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高職公共計算機應用教學已適應不了時代的變化。因此,有必要認真研究高職計算機應用教學的現狀,對計算機應用教學有更新的認識和準確定位。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 計算機操作使用 計算機專業應用
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教學是為非計算機專業學生提供的信息技術知識、能力與素質方面的教育,目標是使學生掌握相關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培養其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質,為將來應用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術解決自己專業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計算機應用教學已成為高職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高數、英語等課程一樣,成為一門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礎課程。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高職公共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已適應不了時代的變化。因此,有必要認真研究高職計算機應用教學的現狀,對計算機應用教學有更新的認識和準確定位。
在信息技術影響社會生活的今天,對高職計算機應用教學的要求更高更多。而許多高職的計算機應用教學仍停滯在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階段,滯后于時代的發展。對高職計算機應用教學的更新的認識和準確定位勢在必行。
一、課程設置問題
高職院校非計算機專業教學中,計算機應用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技能,這里的“技能”包括對計算機的基本操作使用技能和學生在自己本專業中應用計算機技術的技能;以能力為本位的模塊化教育模式來看,高職計算機應用教學的能力模塊可以劃分為計算機操作使用能力和計算機專業應用能力兩個模塊。其中計算機操作使用模塊是計算機的入門課程,是各專業的公共基礎課程;而計算機專業應用模塊是計算機在各專業中的應用課程,應該結合專業特色開設。
(一)計算機操作使用模塊
計算機操作使用是高職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普及性教育課程,設置的教學內容必須以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使用水平為出發點,教授計算機的操作方法、常用軟件使用、辦公文件的管理和計算機網絡等方面的內容。另外還應該了解一些有關計算機文化的基本概念。
在教學中,應注意到以下幾點:
(1)摒棄傳統的計算機原理等屬于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范疇的教學內容。對于這些非計算機專業普及性教育不需掌握的東西,可少講或不講。
(2)放棄程序設計語言等程序員或計算機專業人員任務內容的教學,作為普通的高職學生,現階段應該掌握的是計算機軟件的操作使用而不是軟件的設計的基本原理;
(3)在迅速掌握操作系統的的前提下,掌握辦公軟件等實用軟件的熟練操作。
在教學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確立以培養計算機“操作”能力為主的原則;
(2)計算機應用技術教學先進性與可行性相結合的原則;
(3)突出實踐技能(實用性、操作性)的原則。
在教學目標上,應達到:
(1)學會使用操作系統(程序), 具有熟練操作、使用計算機的基本能力;
(2)學會使用一些應用軟件來完成某項具體工作任務的能力。例如,學會使用word進行圖文排版,會使用Excel進行數據處理等等。
在能力培養上,要充分體現信息時代的特點:
(1)具有信息處理的基本能力素質,即具有獲取、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具有不斷獲取信息技術新知識和形成新技能的自我學習能力。
(二)計算機專業應用模塊
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應用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是計算機在一些專業領域的具體應用,應有針對性開設一些計算機應用課程。
各專業的計算機專業應用的教學,應該學習并掌握本專業的計算機應用軟件的操作使用方法,并結合相應專業課程進行實習、設計或實際應用,為這些課程安排一定時間的計算機應用課程設計或課程實習。例如機械專業開設的Auto CAD,除了學習和掌握基本的軟件的操作使用方法之外,還應結合專業課程進行針對某一教學內容的設計實習,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更好地把計算機應用與專業特點結合起來。
在教學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以培養計算機“專業應用”能力為主的原則;
(2)計算機教學與專業教學相結合的原則。
在教學目標上,應達到:
(1)學會使用一兩種本專業常用的設計或制作軟件, 具有熟練操作使用軟件進行簡單設計或制作能力;
(2)具有運用計算機解決專業實際問題的意識、習慣與能力。
二、計算機教師的重新定位
在進行計算機應用教學的時候,也應注意到對計算機教師的重新定位。在計算機應用教學的最初階段,計算機教師作為公共課教師,在高職院校中沒有一個既定的考核標準,處于一種不受重視的地位。現今,計算機應用教學已經像高數、英語一樣,是一門重要的文化基礎課程,成為高職院校的文化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學生意識到計算機應用教學的重要性,對計算機教師進行重新定位,是對計算機教師工作的肯定,有利于提高計算機教師的積極性,充分發揮計算機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更有利于計算機應用教學的開展。
三、計算機應用教學層次問題
高職的計算機應用教學必須從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觀念等方面著手;高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應集中在計算機操作使用和計算機專業應用兩個層次。
在計算機操作使用的教學中應以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為中心,教師應該使用直觀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課時安排上,盡量增加學生上機操作實習的機會,提高學生計算機的實際操作能力,不流于形式。在計算機操作使用的實際教學中,還要培養學生計算機的綜合操作水平和使用能力。特別是在計算機軟件更新換代日益頻繁的今天,更要求學生在學會一兩種軟件的操作使用的教學中,既然要培養具體軟件的操作使用技能,掌握常用軟件使用的方法,也要注重培養學生操作使用計算機和計算機軟件的綜合素質。
在計算機專業應用課程的教學中,應該根據專業的特點安排相應的專業教師擔任計算機專業應用的教學,特別是相應專業的計算機專業應用課程設計或課程實習必須要有專業教師的參與和指導。這對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專業教師既然懂專業知識和計算機操作使用方法,還要熟悉計算機在本專業領域的應用方法。
此外,應對計算機教師有一個科學而客觀的定位,以提高計算機教師的積極性,使計算機教師能更好地適應專業發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