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黨校政治理論教育工作后深入思考,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提高政治理論教育效果必須堅持教材串講與專題講授相結合,理論教育與思想教育相結合,口頭面授與課件教學相結合,言教與身教相結合。
關鍵詞:黨校 政治理論 教育效果
面對新時期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黨校的作用將會更加突出,黨校的地位將會更加重要。要建設一支有很高的理論素養,有很強的執政能力,有很好的廉政作風,經得起風浪考驗的高素質的黨員領導干部隊伍。就必須進一步加大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力度,扎扎實實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他們的頭腦,用黨的紀律、黨的作風去規范他們的言行。搞好對黨員領導干部教育和培訓,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顯得意義重大。它將關系到能否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實現十七大提出的宏偉目標的成敗。對此,黨校有責,黨委也有責。高度重視黨校工作,實際上也是我們黨一貫以來的優良傳統和重要經驗。各級黨委和黨校必須充分認識到,面對著新的歷史時期的新形勢、新任務,黨校工作只能更加重視,不能有任何忽視;只能大力加強,不能有絲毫削弱;只能創新提高,不能止步不前。我們一定要把黨校工作放到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中去認識,去把握、去部署,增強做好黨校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認真研究和解決黨校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使黨校真正發揮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主陣地、主渠道作用,為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做出積極地應有地貢獻。
一、政治理論教育必須堅持教材串講與專題講授相結合
黨校目前學歷班開設的政治理論課,由于講課時數的限制,很難把一本教材從頭詳細講到底。如果面面俱到依章節順序一一講來,不僅達不到該課程的教育目的,而且會因照顧內容的系統性而講得枯燥乏味?;谏鲜鲈?,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尚可采取全書輪廓式串講與抽出重點問題專題講授的辦法(全書串講和專題講解都應符合有關要求)。這一方面可以使學員對教材內容能夠總體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學員對重點問題能夠深刻把握。若按照這個思路考慮,就必然對任課教師的理論功底提出更高要求,教師不僅要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教材的內容,而且要善于取舍并能抽出重點問題。教師對教材的熟練是日積月累地學習和講課鍛煉的結果。其熟練的標志是能夠把“厚書講薄”和“薄書講厚”。教師要做到這一點,尚需花很大氣力。至于教材內容的取舍,應遵循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則,做到取舍的合理恰當。總之,黨校政治理論課實行專題講授寓于教材體系串講之中,必能收至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政治理論教育必須堅持理論教育與思想教育相結合
學校和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教書是用恰當的方法傳授理論知識,使學生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工作技能;育人則是運用科學理論啟發學生提高思想覺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黨校的政治理論教育應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始終不渝地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人、引導人,把思想品德教育貫穿于政治理論教育的全過程。考察政治理論教育的效果,不僅要看通過一系列政治理論教學環節,學生對政治理論知識掌握的程度。而且要看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提高的程度。一個合格的政治理論教師,既能善于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講清理論本身,又能善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把理論轉化為指導學生改造主觀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這一點,對青年學生的教育尤為重要。而搞好思想教育和思想育人工作,就必須提高教學的感染力和針對性,必須恰當地聯系實際,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當前,政治理論教學聯系實際的重點應當放在理想信念、“三觀”以及黨性黨風建設上面。至于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思想動態的方法可有許多,比較重要的有觀察法、談話法、問卷調查法等。筆者的基本觀點是: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政治理論教育之中,是提高政治理論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也是黨校教育應著力抓好的重點之一。
三、政治理論教育必須堅持口頭面授與課件教學相結合
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隨著電子計算機的廣泛運用,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張嘴巴包打天下的教學形式。逐步被圖文并茂、視聽結合的教學形式所取代。政治理論教學介入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課件教學,將會大大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提高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可以增加學生信息汲取量,為學生提供可靠的實證資料,拓寬其知識視野,開闊其想象空間。如:在“三觀”教學中,選擇一些成功人物的典型事例進行分析,在時事政治教學中運用圖像、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把社會發展的總趨勢以及事物發展的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的規律通過圖像展示出來,易于用生動逼真的圖像和確定無疑的數據揭示深奧的哲學道理,易于抽象的理論講話,易于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這樣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和辨別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不言而喻,政治理論教育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會對教師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制作課件的知識和技巧,而且要用大量的精力索取、精選教學內容。筆者認為,寓課件教學與口頭講授之中,并使二者有機結合,是提高政治理論教育效果的基本途徑。
四、政治理論教育必須堅持言教與身教相結合
黨校要增強政治理論教學的說服力,教師除了精心組織講授內容外,必須在日常各種活動中,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做到言教與身教的統一,寓身教于言教之中。尤其在學生面前的所有言行,須表現出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政治覺悟。學校全部工作乃至所有教職工的言行,都應在外部形態上展示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一個人的覺悟和精神境界高低,不僅看其如何說,而更重要的是看其如何做。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理論上的馬克思主義者。而且更需要實踐中的馬克思主義者。如果教育工作者、理論工作者心口不一,言行相悖,只用馬克思主義說教別人,而不用來武裝自己,那就很難發揮政治理論教育應有的說服力,很難使教學活動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目前的政治理論教育之所以缺乏感染力,原因固然很多,但與政治理論教育效果的實踐證明不足有直接關系。理論與實際的兩層皮、兩脫節、甚至兩裂、兩對立,是造成政治理論教育效果不好和缺乏說服力的最要重要根源。黨校的職能作用要求她在轉變不良風氣上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黨校教師應當不斷加強理論修養、思想修養和品德修養,不僅在理論教學上成為受人尊重的師長,而且在實踐中也應成為學習的楷模。教師通過言傳身教來證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巨大力量,這必將對提高政治理論教育的效果產生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