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交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性、服務性、公益性的設施。隨著公路建設步伐的加快,公路供給總量日益增加,如何管好面廣量大的公路,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效能,成為公路交通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本文介紹了南通市在推進公路管理過程中探索性開展的“路政合格鎮(村)”創建活動,詳細闡述了其含義、標準、實踐以及初步成效,同時,結合南通的實際,分析了當前存在的問題,并對下一步創建工作提出了意見對策。
關鍵詞:公路管理 路政管理 合格鎮(村)創建 探索與思考
公路交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性、服務性、公益性的基礎設施,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人民群眾安全出行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截至“十一五”末,江蘇省南通市公路總里程達17474公里,公路密度由“十五”末的171.7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218.4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級以上公路占全社會公路總里程比重達15.8%,初步構建了一個總量充分、密度超前、覆蓋全市的公路網絡。隨著公路供給總量的持續增長,規模的日益擴張,路網密度,通達深度的不斷提升,公路日常管理,尤其是路政管理的任務日漸加重,難度也日益增加,公路行業管理的工作重點也正逐步由以公路建設為主向建設管理并重轉移,如何管好路,充分發揮其暢通物流的功效,成為擺在公路交通部門面前的一大難題。
從2007年開始,江蘇省南通市在大力推進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在全省率先探索性地啟動了“路政管理合格(鎮)村”創建活動,經過近年來的逐步實踐和努力探索,基本形成并構建了具有南通特色的創建模式,對進一步提升區域公路交通通行能力,全面優化通行環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路政合格鎮(村)創建的含義及標準
路政管理是為保護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屬設施,維護公路秩序所進行的行政管理行為。《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第二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公路保護工作的領導,依法履行公路保護職責。”《江蘇公路條例》第四條規定“國道、省道由省和設區的市公路管理機構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縣道由縣(市、區)公路管理機構履行監督管理職責。鄉道的路政管理由縣(市、區)公路管理機構具體負責。” 第八章《附則》規定“村道的管理和養護工作,由鄉級人民政府參照本條例的規定執行。”從以上法律條款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公路管理的責任主體是各級人民政府,政府相關部門及公路管理機構要在政府的領導之下開展工作。路政合格鎮(村)創建活動,正是將政府及相關部門,公路管理機構以及社會力量有效整合,有機結合的一項載體活動。它是一項自下而上的路政管理活動,它把鎮(村)作為創建活動的主體,通過“以村促鄉(鎮),以鄉(鎮)促縣,以縣促市”的方式達到路政管理目的和效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國務院《公路安全保護條例》以及《江蘇公路條例》的相關規定,南通市結合自身公路管理實際情況制訂了詳細的創建標準。路政合格鎮創建標準:領導重視、規劃控制、路容路貌、綠化管理、交通秩序、路況質量等六個方面。路政合格村創建標準:組織網絡好、建筑把關好、路容路貌好、綠化管理好、交通秩序好、產權維護好、檢查督促好等七個方面。
二、路政合格鎮(村)創建活動的實踐
1、健全機構,強化領導,形成行政推動力。“路政合格鎮(村)”創建活動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須緊緊依靠各級政府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才能形成面上的強大的創建推動力。南通市交通局在2008年出臺《關于在全市開展創建“路政管理合格鎮(村)”活動的意見》,明確了創建標準、時段、考核細則等內容。各縣(市)政府相繼成立了領導小組,將活動納入與鎮政府簽定的《年度工作目標責任狀》,如皋市設立120萬元專項基金,海門開展“萬人簽名”活動,組織動員107個村開展“百村同創”。南通全市108個鎮(場、開發區)參加了創建(其中73個參加干線創建活動,35個參加農路創建)。
2、廣泛宣傳、深入發動,營造濃烈的創建氛圍。群眾是“路政合格鎮(村)”活動的主體,也是活動的最終受益者。南通市把提高群眾的路政管理意識,增強村組路政自我管理能力作為創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通過多種橫幅、標語、廣播、電視、網絡等直觀、形象、生動的方式,主動向沿線村民、企業開展公路路政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十分濃烈的創建氛圍,進一步提高了沿線村民愛路護路意識,積極引導社會大眾廣泛參與到創建活動中來,贏得了創建主動權。
3、政府牽頭,部門聯動,形成強大的創建合力。長期以來,各部門整體聯動管理鎮村兩級公路基本處于空白狀態,公路部門“單打獨斗”的管理占較大比例,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治效果。創建活動開展以來,各縣(市)對照創建標準,由政府牽頭,組織交通、公安、建設、城管、國土、工商等部門對轄區內所有公路進行綜合整治,路域環境明顯改善。各縣(市)政府還積極鼓勵鎮與鎮之間“結對子”,充分發揮各鎮黨委、村支部在路政管理中的作用,發動公路沿線群眾自覺參與路政管理,實現由部門行為向社會行為的逐步轉變。
4、強化督查,嚴格獎懲,構筑創建長效管理機制。創建是手段,整治是目的,長效是根本,要將創建成果持之以恒地保持下去,就必須積極探索長效管理機制。南通市在全面推進“路政合格鎮(村)”創建活動的同時,也在建立創建活動的長效管理機制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市級公路管理部門與縣(市)交通局、縣(市)政府與鎮政府、鎮政府與村(居)、街道、公路沿線企事業單位分別簽訂長效管理責任書;市督查考核組每季進行督查考評,召開點評會;將創建工作列入各鎮“三個文明”建設目標考核。市公路管理部門及各縣(市)政府依據考核標準,組織考核驗收,頒發“路政管理合格鎮(村)”牌匾,并根據管轄里程長短給予各鎮(村)兌現獎懲。
三、路政合格鎮(村)創建成效、存在不足及對策分析
經過近年的創建實踐,效果十分明顯。公路路況明顯好轉,依法治路取得明顯成效,群眾愛路護路意識明顯增強,同時,路政管理的意識、基礎、水平和效果明顯提升。“政府牽頭、交通主管、公路主辦、社會參與”的“四軌并舉、群防群治”的大路政管理日現雛形。但從總體上來看,創建活動還存在一些不足,如各縣(市)、鎮村間的重視程度、創建進度、創建成效等方面還有差距,還不平衡;創建活動的標準還不夠高,要求還不夠嚴;考核手段還有待優化和改進;考核獎罰制度還有待完善;創建成果還須下大力氣維護和鞏固。對下一步創建工作的三點對策建議:一是強化大路政管理理念。路政管理不僅僅是一個部門、一個機構的事,而是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全社會的事情,要通過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和全社會共同抓好路政工作。二是構建創建工作機制。尤其是縣、鎮政府層面要形成一整套的政策、機構、制度、經費、隊伍、考核、效果、表彰、獎勵等創建機制,并確保卓有成效地運行。三是充分發揮資金的杠桿效應。市級公路部門要加大資金投入,增加獎勵額度,充分利用經費的調控和引導功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地方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胡偉民,杜杭君.淺談公路路政管理[J].民營科技,2009,
(12)
[2]張淑梅.公路路政執法管理探析[J].中國經貿,20010,(8)
[3]春嶺.路政管理工作中幾個亟待解決的問題[J].交通世界
(運輸車輛),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