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據職高生的學情,本著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就如何讓職高生成為數學課中的主角,提出了讓學生認識數學的重要性、聯系實際生活教學、表演教學、啟發學生自主學習、分層次教學等一些看法,使學生能認識數學,產生對數學的興趣,愿學,主動學,成為數學課中的主角。
關鍵詞:職高 數學 主動 主角
現在有不少的職高生總認為他們到學校只是為了學習職業技能,學得一技之長便可立身于社會,至于其他文化課學與不學都無所謂,文化課既難學又不適用,尤其數學更是他們反感的科目。這種 “數學無用論”不僅在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中普遍存在,就是在中等職業教育工作者中也有不少人持有這種觀點。這是一個令中職數學老師十分尷尬的現象。在數學課上,學生不愿學習,被動學習,老師和學生的情緒都十分低落,沒有激情。那么,怎樣讓職高生喜歡上數學,自覺主動地去學習數學,成為數學課上真正的的主角呢?這是職高數學教師面臨的一個嚴峻的問題。也是所有職業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思考的一個問題。筆者在數年的教學實踐中,本著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就這個問題作過一些探索,有一點感悟,現把它付諸筆端,就教于各位同行前輩和后秀。
1、明確目的,認識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要讓職高生喜歡上數學,自覺主動地去學習數學,成為數學課上真正的的主角,首先要解決認識上的問題,人的一切行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認識是行為的源頭,只有把源頭問題解決了,其它的問題也就解決了。只有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明白進入中等職業學校后為什么還要學習數學,才能使他們產生愿意學習并主動學習數學的愿望。為什么要學習數學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循循善誘,去開啟學生的心扉。
1、學習專業知識的需要。數學和語文一樣,都是工具性學科,許多專業課程,尤其是理工科專業理論課程更是離不開數學。這要求數學老師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基礎,能列舉出大量的實例來說明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心服口服。比如,在計算機專業課中,必須要有一定的數學基礎,在程序設計時要借助數學方法來建立模型,再用程序語言編輯完成;電子、機械、財會專業甚至旅游專業都能找到很多的實例來說明需要數學知識。
2、高考的需要。(這個理由只適合有升學需要的學生)對于要參加高考的部分學生來說,高考要考數學,因為高考是要選拔文化綜合素養好、專業理論基礎扎實的學生升入高等院校深造。要升學必須得學好數學。
3、學習數學的思維方式。數學知識不一定全都能用,但是數學的思維方式卻是處處能用、終生能用。學習數學重在感悟數學思想。
數學思想的精髓是:通過建立數學模型,把紛繁復雜的事物簡單化。
數學思維的方式是:通過觀察 — 分析 — 建摸 — 推理(或計算)— 發現規律。其中“建摸”是關鍵。
學習數學可以提高人的思維能力,使人變得聰明,把工作做得更好。比如,有幾個老人旅游團隊同時到同一個景點游玩,為了防止回來時人員走失或走錯,導游小姐會囑咐大家記住自己原來的座位,回來時還是坐自己原來的位子。其實這就是數學中“對應”的思想。
4、現代社會公民都需要具備基本的數學讀寫能力,這也是衡量現代文盲的標志之一。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經濟、文化的發展都十分迅速,社會人的職業流動性越來越大,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那種認為有一技在身就走遍天下的傳統人生觀已經過時。今天的一技之長明天可能就被先進的工藝技術所淘汰。今天的就業者可能就是明天的失業者。所以,學習數學以及其它文化課程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基本文化素養,學會終生學習的方法,以適應未來職業的變更、創業的需要和我們自身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2、聯系實際,認識數學的“生活化”
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讓學生熟知的、親近的、現實的生活數學走向學生視野,進入課堂,使之產生親近感,誘發學生的內在知識潛能。從學生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事物開始,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學生才能真正認識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做到每一個新知識都從具體的生活實例出發,從直觀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
從豬圈圍墻用材最少的計算引出“一元二次函數極值”等等。使學生從生活中學到他們所認為枯燥單調的數學定義、概念,由此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和興趣,增強其學習數學的主動性。
3、自主學習,學會終生學習的方法
著名的教育家布魯納認為,課堂教學的目的是要教會學生一種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的方法,教是為了不教。其實,這就是我國古代教育家所說的授之以漁。數學教學是思維活動的教學,學生的思維活動過程,應該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的探索、發現和建構的過程,學生從參與這個過程的體驗中獲得樂趣。
4、表演教學,增加情趣
教師不再是以往的“教書匠”,就在于每一節課都是“新”的。為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的角色要發生轉變,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學生活動的導演者、學生能力的教練者。平淡枯燥的數學內容,經過教師生動恰當的描述,再配上適當的肢體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充滿激情的富有表演性的教學儀態極具親和力,可以拉近師生情感,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里長時間的保持注意,愉快的學習。
5、分層教學,各有所獲
職高學生數學基礎參差不齊,很多學生的數學基礎太差,以至于他們感覺自己只是數學課上的配角。教師應該先按照層次高低不同,在一兩個基礎較好的同學旁邊安排多個基礎不好的同學。教師在提簡單問題時,可選基礎不好的同學回答,增加他們的信心;布置作業時,也可給他們相應的降低,先只做簡單的題,讓他們也感受到數學課上有收獲,自己也是數學課的主人。對于基礎較好的同學,多留一些思考題,擴展他們的思維,使他們有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譚平.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分析及應對措施[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No.03:7
[2]賴寧豐.談數學課堂的引入[J].福建中學數學,2008年第三期:3O一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