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國內汽車行業一片紅火,這無疑給我國的駕校市場帶來了繁榮的契機;但是,如雨后春筍般一涌而出的規模大小不一、質量參差不齊的各色駕校也加大了該行業的競爭力度,為駕校的生存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本文從駕校市場面臨的主要挑戰和機遇入手分析了駕校市場的現狀,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相應的策略來提高駕校自身的競爭力。
關鍵詞:機遇 挑戰 競爭力不經意間,私家車開進了尋常百姓家,這使得機動車駕駛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能;同樣的不經意間,城市中一下子涌出了眾多駕校,各種各樣的駕校廣告充斥著報刊雜志的各個角落,駕校作為一種新事物開始逐漸被人們熟悉和關注。調查發現,目前我國駕校市場“機遇與挑戰并存,練好內功,抓住天時,方能穩操勝券”。
一、駕校市場面臨的挑戰
(一)高強度的行業競爭
五年之前的駕校行業連續多年排在我國十大暴利行業前列,僅次于生物制藥、通信技術和房地產行業。然而,伴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各個行業的利潤呈現出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描述的那樣,即資本必然會從低利潤行業轉移到高利潤行業,最終各行業獲得平均利潤。大量其他行業的資本流向駕校市場,導致駕校行業的競爭強度越來越大。高強度的行業競爭使得駕校在廣告促銷、員工工資、內部管理等方面的開支持續上升,駕校行業的利潤空間日益縮小。
(二)低檔次的硬件設施
首先,駕校的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目前來看,存在大量的駕校出于節約成本的考慮,在教學車輛的選擇上偏向于低檔車輛。并且部分車輛使用年數較久,檢修不嚴格,甚至存在安全隱患。
其次,駕校的教練員整體素質不高。同樣是為了節約成本,許多駕校聘用的教練員文化素質普遍不高,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對相關政策不夠熟悉,管理不夠完善,流動性較大,對學員不夠負責。這種急功近利的經營理念直接影響了駕校的教學質量,進而影響了駕校的長遠發展。
(三)低水平的內部管理
駕校的主體是學員,所以駕校的內部管理要以學員的利益為基本出發點。但是目前的駕校市場卻無視學員的利益,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內部管理水平極低。低水平的內部管理具體表現如下:第一,理論教學環節:教學內容缺乏全面性、系統性和有效性,與實踐嚴重脫節;在教學方法和課時安排上表現不太合理,不利于初學者理論知識的掌握和提高;更有甚者,部分學校完全忽視課堂理論教學,只依靠學員的自學,效果較差。第二,部分駕校和學員存在“錢證交易”的潛規則。這是對學員的極端不服責任,學員技術不過關,再優秀的證件也只是一張廢紙。久而久之,駕校的信譽度逐漸下降,新學員越來越少,駕校的經營越來越困難。
二、駕校市場面臨的機遇
(一)國家政策的支持必然能保障駕校行業的生存
現階段我國關于駕照申領的政策是:申領駕照必須通過駕校報名,不受理個人申請。這一政策無形中給了駕校行業一頂可靠的保護傘。只要有人想開車就必須報名參加駕校的培訓學習,這是駕校得以生存的根本保障。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化,行業競爭的日益加劇,國家政策會不會打破這種平衡還難以說清楚。目前看來駕校市場的利空政策已經顯現:2007年11月6日,深圳市南山區法院的一紙判決書載入了我國當代行政的史冊。判決書的主要內容是:在深圳市,公民不上駕校也可以參加駕照考試,成績合格者可領取駕照。這一記警鐘使得各個駕校必須抓住當下還算優越的政策環境,提高辦學質量,搶先占據更大市場,即便將來政策改向,亦能立于不敗之地。
(二)汽車市場的紅火必然會帶動駕校行業的繁榮
改革開放30余年來,我國逐步實現了幾代國人夢寐以求的國強民富。高增長帶來高收入,進而帶來了高消費,私家車市場一路狂飆,蒸蒸日上。2010年我國的汽車產銷量雙雙突破1800萬輛,位居全球之首。巨大的汽車需求必然會帶動駕校市場的繁榮,駕校市場這塊“蛋糕”瞬間被做大。這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質優價廉、服務齊全的高水平駕校必能抓住機遇,更上層樓。
三、提高駕校市場競爭力的策略分析
(一)加快形成新穎的競爭策略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各行各業的競爭以及應對競爭的策略也呈現出了新的特點。處于新形勢下的駕校,面對高強度的行業競爭,應毫不猶豫的摒棄傳統的價格戰,避免出現兩敗俱傷的慘烈場面;同時,駕校應堅決杜絕觸犯法律法規的不正當競爭,避免出現鋌而走險的盲目行為。新形勢下的競爭,已經由產品轉向了服務,由有形轉向了無形。駕校間的競爭有也不再單純地體現在車輛、練車場、教練員和學費等硬件方面,現階段學員更看重駕校的課程安排、培訓方式和培訓效果。因此,新形勢下的駕校應加快形成新穎的競爭策略:真正做到以人為本,把學員利益置于首位,優化服務態度,提高培訓質量。
(二)加大硬件設施的投入力度
第一,提高教練員的綜合素質。毫無疑問,教練員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駕校管理水平和培訓效果的優劣。因此,駕校應不間斷的對教練員進行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使其理論知識扎實、專業技能過硬;此外,駕校應對教練員展開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練員的職業道德,使其對待工作時認真負責,不敷衍學員,不搞腐敗行為。
第二,優化學校的基礎設施。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完善培訓設施和教學環境,逐步實現現代化、規范化和專業化的駕駛培訓基地。駕校應盡量采用現代化的管理設施和手段,最大限度的利用電子樁考儀、監控系統和夜間照明燈,努力為學員營造舒適的學車環境。
(三)加強駕校自身的內部管理
提高駕校自身的內部管理關鍵在于監督力度和懲罰力度。因此,駕校不應當僅僅依靠自身的自覺監督,還應該與交通運營等專業部門結合起來。當監管部門定期對駕校的培訓內容、培訓課時、設施配置、教學場所、師資力量等各個環節進行監督審查時,駕校應主動配合,對存在的問題積極改進,盡快完善。一旦態度消極,面臨的將是監管部門極大的懲罰,使駕校不敢肆意妄為。只有這樣,駕校才能真正下功夫徹底改善自身的內部運營管理模式,使其更富科學性和現代性,更具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江繁.淺談當前形勢下駕校的挑戰與機遇[J].產業.2011.
[2]趙洴.淺談駕校市場競爭力的自我提高策略[J].華章.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