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的本質是人格塑造,道德教育是培養完善人格的一個必要手段。而現代職高學生普遍基礎素質較差,行為習慣差,且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厭學情緒嚴重。所以,面對現實,筆者認為必須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自尊、自重、自愛、自強的精神,使德性成為自覺的意識、自身的習慣、自動的要求,最終形成正確高尚的道德觀念,從而培養人格健全的中職學生。
關鍵詞:中職學生 道德教育 德性養成
“百行德為首”。道德是社會生活對人們的一種要求。社會離不開道德,人生更離不開道德,道德不僅是對人的行為規范,而且是一種社會批判與建設的力量,它可以使人際關系和諧,可以使人不斷追求崇高,可以使社會和諧,政治穩定,國家安定團結。所以,加強中職學生的道德教育,使他們能應用正確地行為規范去調節個人與自我、他人、社會和自然界之間的關系,成為道德建全的人,是我們教師的神圣職責。
一、“成人”教育離不開道德教育
在教育的領域里,最值得提起的是教育家孔夫子的“有教無類”的思想,一個人雖然有先天秉賦的不同或生活環境各異,但孔子認為每一個人都可以經過教育使他們既“成人”又“成才”,即是說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有道德、有能力的人。但可惜的是,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成人”的教育被忽略了,“成才”的教育也成了單純的“應試”教育。
二、道德教育是新世紀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
教育的本質是人格塑造,教育的根本性職能是開發人的潛能,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而道德教育是培養完善人格的一個必要手段,是一個人既成才又成人的關鍵所在。在我國,黨的十五大提出要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人才,其中大部分都屬于思想道德素質培養的范疇,都屬于道德教育的任務。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強調:“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著力點”。所以,加強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新世紀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
三、職高生的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就是要把人類幾千年來所形成的傳統美德作為道德的內容傳授給道德主體,在重視道德認知和“灌輸”的同時,引導學生加強道德養成,讓學生不僅在課堂上接受教育,而且在社會實踐中自覺培養自己的德性,使德性成為自覺的意識、自身的習慣、自動的要求,最終形成正確高尚的道德觀念。因此,應抓好以下幾點:
(一)重視德性認知教育。加強德性認知教育是德性養成的重要途徑之一。一方面,我們應針對職高學生的思想特點,充分利用德育課程體系,加強德性知識的學習教育,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使德性知識進入學生的頭腦。另一方面,根據職高生的心理特點,使德性認知教育與他們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道德水平相適應,注重開發和調動學生的心理潛能,引導學生實事求是的看待社會,培養其獨立自主的判斷能力,從而使德性從外化轉為內化,形成完善的人格。
(二)增強學生德性完善的自我意識。德性完善就是加強道德認知“灌輸”、文明行為訓練和良好品德的強化,使學生學會待人接物,富有公德心理等,從而達到由外化轉向內化的過程。一方面,由于職高學生基礎素質較差,有很大一部分的行為習慣差,且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厭學情緒嚴重。所以,必須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自尊、自重、自愛、自強的精神,增強其參與意識,發揮其主人翁精神,以此促進學生對人生價值的肯定和對高尚品質的渴望。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的缺點和不足,探索有效的方法來克服自身的弱點,發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作用。
(三)加強滲透、寓教于樂。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是促進德性養成的重要途徑,它不僅填補了職高學生學業負擔不重的空白,同時也為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錘煉德性養成提供了機遇。因此,通過精心設計一些具有社會和個人價值的集體活動,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這是德性認知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渠道,是提高學生德性認知水平和道德活動能力的有效途徑。
(四)以文明教育促進德性養成。文明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礎內容,通過文明行為,文明語言,樹立文明形象的教育,號召學生與文明握手,與陋習告別,加強社會公德修養,從而使學生逐步形成為社會服務,為他人著想的精神和為人民服務的道德品質。具體活動可開展社會公德問卷調查,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開展心理健康咨詢,周日校園活動等,把知識、娛樂、趣味、教育融為一體,通過這些活動,促進學生的德性養成。
(五)加強師德修養,樹立良好德性形象。作為教育基地的學校,應有這樣的格言:“學校無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因此,對教師來講,觀念更新,知識豐富是重要的,但為人師表更為重要。教師應以身作則,追求完善的德性。完善的人格形象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語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取代的一種教育力量,它對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們應加強師德教育,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樹立良好的德性形象,去感染教育學生,使之成為道德健全的人。
現代社會知識經濟的迅速發展,更需要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學校教育必須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合力,協調一致的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養成,才能把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人格健全的,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以上是本人對職中學生加強道德教育的一點思考,供各位參考,有不足之處,共同探討,為提高道德教育的成效,為培養道德健全,學識廣泛的合格人才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朱德全.現代教育理論[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
[2]雷瑩等.思想政治工作新論[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3]唐凱麟,蔣乃平.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