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163-01
常言道:“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和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狀態,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 因此,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讓學生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并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完成新課程標準要求的任務,在實踐中我有幾點感悟。
1 融洽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
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一種真誠的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的課堂氣氛。”著名教育家贊可夫也說過:“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這樣良好的教學氣氛,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揮作用?!绷己玫膸熒P系是形成“無拘無束”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高昂學習興趣,挖掘學生創造潛能的直接因素,它不僅會引起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和信任,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對教師的愛遷移到教師所講授的學科上來。
2 積極鼓勵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激發興趣
濃厚的興趣可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激發起他們強大的學習動力,促使他們頑強拼搏、努力學習。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學生達到“樂學”,必然要使他們有成功感?!扒蟪晒Α笔侨祟惖墓灿械奶煨?。即使是一點一滴的進步,也使學生感到愉快,是學生愿意繼續學習的一種動力。學生學業取得進步時,教師對學生的成績給予正確的評價,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會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光榮,產生積極學習的動力。在課堂上教師經常使用鼓勵性語言,可以激發學習成功的動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對回答問題好的學生說: “Well done!”“Very good”、 “ Very clever”、“Great”,有時還可借助同學們的掌聲進行鼓勵。學生聽到這些肯定和贊揚的聲音,就會洋溢在歡樂之中,他們的大腦皮層就會處于興奮、活躍的狀態,學生學習興趣也就會有效地激發出來。
3 豐富教學方法,寓教于樂,在快樂的學習中培養和激發興趣
單一的教學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個好的方法,經常用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保持學生的興趣,鞏固學生的興趣,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付出心血,不斷地探索,不斷地追求。
在多年的英語教學中,我利用“畫”、“唱”、“演”、“玩”等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畫”。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這是一種最直觀、最有效的教學手段。因為它有著特有的信息溝通作用,能提示語言與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系。且可以提高學生學英語的濃厚興趣,教學效果也十分好?!俺?。英語歌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增添濃厚的學習興趣,還能加深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感情?!把荨?。表演是一種讓學生熟練掌握句型,增強運用詞匯的能力,提高口語表達水平的有效活動。在介紹課文時,教師進行示范表演,是一種導入新課常見的教學方法,學生喜歡看教師表演,在教學詞匯時,老師也可以加入表演動作,使課堂生動又充滿趣味?!巴妗?。將游戲帶入課堂教學中,不僅可以進行知識的傳授,還可增進師生間情感的交流。例如,在教數字時,可以進行開火車的比賽,還以進行跳繩比賽,學生一起為參賽者用英語計數,并評出優勝組。在教學where句型時,可先讓一名學生看幾件物品,然后出教室,再請室內同學將之藏起,然后,讓外面的同學進來,試著用,Where is the …?來詢問。
4 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 組織課外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提高興趣
我們中小學生學習英語 ,大多都在課堂上完成,絕少有應用英語的實際環境。如在教學中增加一些課外實踐活動,學生感到英語的用處,學習英語就會更有動力,更有興趣。課外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要不拘一格。通過這樣多種的實踐應用知識,感受到學好英語確有“用武之地”,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自然就會越來越濃。
4.1 讓學生制作教具,激發學習英語興趣。 對初學者,直觀教學尤其顯得重要。由于條件限制,學校缺乏必要的掛圖,我就發動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學習中常用到的圖片,并在紙片的背面寫上圖畫所表達的單詞及其音標,教學中一些“作品”被運用在課堂上。這樣,學生在課外興趣盎然地制作圖片,課上他們都期待著自己“作品”的出現。開展圖片展示活動,其意義已經超出圖片的本身,它讓學生體會到成功,這種成功的喜悅大大激發了學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愿意來上英語課。此外制作圖片,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繪畫能力,開發他們的智力,也讓他們先熟悉新課內容,達到預習的目的,真是一舉多得!
4.2 自編短劇,調動學習積極性。學習要“學以致用”,而英語的學習更是如此。我們要讓學生學了英語后,要會開口說英語。為此,每節課,我都花五分鐘左右時間讓學生到講臺前表演他們自編的課本劇。具體做法如下:上課前,由當天的值日生,先用英語作Duty Report.內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況、天氣等。然后由這兩個值日生,或者他們再邀請別的同學一起,表演他們課前已編排好的短劇,劇情可依照已學過的課文情景,也可自己創設情景,并用上已學的句型。這樣就對已學內容進行了復習,而這種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而一種創造,是語言的活用,從而加深對已學內容的理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自編自演課本劇,讓學生在笑聲中既復習鞏固了舊知識,又加強了口語的練習。既能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3 開展競賽,調動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有進取心和榮譽感,尤其在市場經濟競爭的熏陶下,學生的競爭意識更加激烈。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教學中來,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們可以將日常口頭操練用語變化成競賽用語;問答可以來一個“搶答”;拼讀學詞,來一個拼“單詞大王”競賽,以及書寫比賽,猜謎語大賽,傳悄悄話競賽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再用積分法,給予鼓勵效果更佳。課堂上適當的競賽,學生樂于參與,樂于爭先,樂于學習,這就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英語知識,而且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要引導有術,激發有方,讓教師教的有趣,學生學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