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D2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012-02
摘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們黨最強大的生命力所在。新時期黨員干部的核心價值觀仍然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服務”的價值觀發生了扭曲,或者說“服務”的價值觀變得越來越淡化了。因此,新時期加強黨員干部的核心價值觀建設已經迫在眉睫。
關鍵詞:新時期 黨員干部 核心價值觀 問題探討
Analysis of the\" service\" is cadre of new period party member 's core values
Li Yuanlin
【Abstract】\" Put one's heart and soul into serving the people\" is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our party, also is our party 's most powerful vitality. Cadre of new period party member 's core values is still\" put one's heart and soul into serving the people\", bu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this kind of\" service\" values distorted, or \" service\" values become increasingly desalt. Therefore, the new period to strengthen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of the core values construction is imminent.
【Key Words】New period the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core values, problems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們黨最強大的生命力所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章規定的黨員干部必須具備的核心價值觀。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服務”的價值觀發生了扭曲,或者說“服務”的價值觀變得越來越淡化了。因此,新時期加強黨員干部“服務”價值觀的建設已經迫在眉睫。
1 “服務”不管在什么時代都應黨員干部的核心價值觀
鄧小平同志針對教育部門的領導提出:“領導就是服務。”但是它同樣適用于各個領域和各個級別的黨員干部。因為各領域、各級別的黨員干部應該成為人民群眾的忠實服務者;按照黨的宗旨要求來說,各級黨員干部是人民的勤務員、是“公仆”,人民群眾是國家的主人。“公仆”的職責就是為社會大眾服務的;按照社會主義的本質來說,“公仆”的“服務”價值觀也是必須的、必然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就是以代表、維護和發展廣大勞動人民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為根本要求,以組織和支持人民群眾當家作主、讓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為根本目的。一方面,各級黨員干部來自于人民,本身就是人民群眾的一員,在經濟上、政治上沒有任何特權,他們是受人民委托而擔任領導職務、走上領導崗位的,其根本利益與人民群眾是一致的。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分工不同,黨員干部肩負著領導、指揮、組織社會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大責任,他們應當是人民群眾負責任的守護者和勤務員。因此,人民群眾的利益,就是黨員干部的利益,“為人民群眾服務”不管在什么時代都是黨員干部的核心價值觀。
新時期,“服務”的價值觀更體現在積極處理各種社會公共事件、突發事件,維護安定團結的社會局面、帶頭執行法律規章,彰顯法律權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引導人民群眾找到正確的致富道路,快步邁向小康社會!“服務”質量的好與壞,要以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為標準。就現實而言,黨員干部“服務”的質量是不令人民群眾滿意的。
2 當前黨員干部核心價值觀存在的問題
當前,黨員干部“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被人民群眾看成是他們應付民眾的口號,那么,現在黨員干部的核心價值觀存在的什么問題呢?
2.1 公家的可以隨意揮霍。這幾年披露的數據: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賭博、公車消費都超過了3000億。特別是公事接待日漸頻繁,據報道,河南某縣級市一年接待各種來訪團體上千次,僅警車開道的重要團體就有500次。辦公大樓豪華超標……這讓人民群眾感覺黨員干部在借“公”字大肆揮霍,讓人民群眾感覺黨員干部不是在“為人民服務”,而是在自己享受,而且是在將納稅人的錢轉換成“公家的”名之后盡情享受!更嚴重的是人們形成了這樣一種價值觀——公家的可以任意揮霍。
2.2 潛規則的作用大于顯規則。黨員干部的人脈關系相對廣泛,家人、親戚辦事方便,如上學、就醫、找工作往往是通過寫條子、拉關系搞定,致使不按法律、制度辦事成為慣例,成為令人羨慕的本事。而黨員干部為群眾辦事,即使是理所應當辦的事,群眾也要千恩萬謝、感激涕林,這使人民群眾感覺“主人”與“公仆”的位置發生了位移,難怪有漫畫反映“主人”要與“公仆”換位的!
2.3 政府公信力缺失。各級黨委、政府大院“重兵把守”,各單位辦公大樓也有保安執勤,人員出入必須登記,衣冠不整者還禁止進入……一方面反映了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負責,但更讓人民群眾感覺到的是對他們的防范、不信任,把他們當成了假想敵,這使人民群眾感覺到黨和政府正在疏離他們。還有政府對人民群眾的好多承諾遲遲不能兌現或者不能完全兌現,或者永遠兌不了現,在這種情況下,政府說什么,人民群眾都不敢輕易相信。
2.4 公務員成為年輕人的首要選擇。
這幾年的公務員考試一熱再熱,三四千人爭考一個崗位已經司空見慣,清華、北大畢業生寧愿去考2000元一月的公務員崗位而不愿去7000-8000元的企業工作是常事,2010年年初還出現了家長逼子女考公務員而導致女兒自殺的案例。難道大學生們真的是想去為人民服務、甘當公仆嗎?起碼不完全是。這叫“堤內損失堤外補”,他得先當普通公務員然后才可能熬到官,等當了官就有可能將年輕時少拿的錢(損失)補回來。原來毛澤東說警惕糖衣炮彈打中我們隊伍中的意志薄弱者,現在看來,可能有黨員干部主動去追糖衣炮彈,生怕糖衣炮彈打不著自己。
2.5 廉恥、榮辱觀念逐漸淡化甚至顛倒。
王朔有一句話:“我是流氓我怕誰?”相類似的就有“我是勞教釋放人員”、“我就是土匪,你把我怎么樣?”這些話反映出人們廉恥觀念的淡化甚至顛倒。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教授周孝正說:中國現在的價值觀是“八無”、“四荒”——無知、無能、無義、無道、無德、無恥、無賴;荒唐、荒誕、荒謬、荒蕪。雖然說得過分了些,但確實存在。網上熱炒的“日記門”、“換偶門”、“性計劃”正說明了這一點。
2.6 婚姻倫理觀念的異化。
家庭是社會穩定的細胞,而現在家庭的穩定程度大大降低,離婚率迅速上升,出現了一次又一次的離婚風潮。1952——1954年間出現過一次離婚風潮,那是要擺脫包辦婚姻,掙脫封建枷鎖,尋求婚姻自主,可以理解;80年代初期的離婚潮是因為大量知青要返城,也情有可原;現在的離婚潮則很大一個程度上是為著享樂、為著時髦、為著尋求刺激。除了離婚潮之外,還有少數多黨員干部是“家里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包二奶、養情人成為時尚、成為能耐!性服務工作、三陪服務、當情人已成為很多年輕女孩的正當職業,甚至是向人炫耀的資本,這不能不說是婚姻倫理觀念的異化造成的。
黨員干部這些價值觀問題的存在一方面是因為市場經濟條件下金錢、美色的誘惑導致的,更重要的則是黨員干部自身價值觀的迷失,精神空虛造成的。面對新形勢、新矛盾,部分黨員干部,怨氣十足,只找客觀困難,不找主觀原因,精神不振,奢靡懶惰,得過且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缺乏“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心。
3 新時期黨員干部必須重新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 的價值觀
新形勢下,黨員干部要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或者要提高人民群眾心中的滿意度的話,就應當:
3.1 重新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念 。清醒自己手中的“權”是人民給的,就必須為人民辦事,而且要為人民群眾把事情辦好,讓人民滿意。有道是:“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讓你坐在臺上。”時刻牢記“領導就是服務”理念,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永遠把自己擺在人民群眾“服務員”的位置上,自然就不會對人民群眾頤指氣使。
3.2 樹立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創業觀念。中國社會的小康建設雖初有成效,但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仍是我們必須堅持的傳統美德,要明白“創業好比針挑土,敗家猶如水推沙”的哲理,清楚“公家的”也有揮霍殆盡的時候.
3.3 樹立正確的義利、得失觀念。充分尊重公民個人的合法利益,遇到危險、困難、利益誘惑的時候,做到先義后利,見利思義,把為人民群眾謀利益作為最大的滿足,以得到人民群眾的贊美肯定為最大的獲得。
3.4 樹立實事求是的務實觀念。堅持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從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把人民群眾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來辦,切實解決人民群眾辦不了、辦不好的實際問題,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
3.5 樹立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觀念,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不到的不亂表態,表了態的想方設法辦到。
3.6 樹立清正廉潔的形象觀念。形象就是生命,黨員干部的形象問題,說到底是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黨員干部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能自我約束、自我反省,保持自身良好的形象,發揮表率作用。
黨員和黨員干部,要正確使用手中的權力,人民給的權力要為人民謀利益,要廉潔奉公,絕不能以權謀私,假公濟私;要通過多種渠道,認真傾聽群眾的呼聲,及時了解群眾的愿望和要求,千方百計地解決群眾提出的問題;要切實關心群眾的疾苦,要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熱心幫助困難戶發展生產,尋找致富門路,盡快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在群眾有危難的時候,要同群眾同甘共苦,敢于挺身而出,為群眾排憂解難,堅決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等等。絕大多數黨員都能夠認真這樣去做,使群眾從黨員身上感受到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總之,新時期黨員干部仍需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核心價值觀。堅持黨的宗旨,樹立為人民服務思想,沒有“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基礎,沒有“為人民服務”的良好形象,“為人民服務”就只能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端正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是黨員干部堅持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基礎。念好“服務”經,打好“服務”牌,確保自己高風亮節,這是黨對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群眾對黨員干部的殷切期望,更是黨員干部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