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7-0103-01
所謂“素質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把最復雜的東西變成最簡單的語言進行教學,而學生學習時表現的心干情愿的、積極性、獨立性特征的總和,是從事創造性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能動狀態。
1 激發學生獲取知識的興趣
小學生的特點是:有求知欲望強,但學習不刻苦,聽課時間不能持久,愛動,精力不夠集中。為了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教師在講課時,要善于用生動的語言,恰當的比喻,直觀的演示、形象的畫圖,啟發性的提問,變化多樣的教學方法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教育教學要徹底改變重結果,輕過程的錯誤傾向,使教學本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更重要的在于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極思考,使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中懂得如何學習;使學生在概念、法則、公式的推導過程中,體會學習知識的來龍去脈,從而培養其主動學習的興趣。
2 在生活中去體驗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認識興趣,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可以這樣設計:先把學生進行分組(4人一組),每組一張紙或一個蛋糕,并仔細聽老師要求,一定要平均分,然后做。先讓學生自已動手分。問他們分到多少,是不是一樣多,你得到了多少,怎么表示?一種新的數(分數)的學習,成了學生自身的欲望。
3 使用學具,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算理
如是數學研究客觀世界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在數學中相互滲透,相互轉化。數學家華羅庚指出:‘數缺形時少直觀,形缺數時難入微。’這就要求在研究數學問題時,把數、形等知識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從數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進行抽象思維,從形的方面進行形象思維。通過學具的操作,可促進這一過程的完成。
4 用電腦課件直觀地進行教學
譬如在學習數學廣角時:
電腦顯示,在天平左邊的四個橘子和一個蘋果,右邊的兩個橘子和兩個蘋果,這時天平平衡,還知道一個蘋果是200克,問一個橘子是多少,課件直接顯示左邊的兩個橘子和一個蘋果等于右邊的兩個橘子和一個蘋果是,那么左邊有兩個橘子,而右邊有一個蘋果,這說明兩個橘子和一個蘋果是一樣重的,所以一個橘子重100克。電腦顯示很直觀,易懂。
右譬如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時,教師引導學生用數學方格和割補法證明這兩個圖形重合,從而由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5 學生討論,交流也不可少的
把學生自由組合,每4人一組,老師巡視,觀察,幫助有困難的學生理解完成老師提出的問題。
再如課堂數學中,讓學生自己活動,把三根長短不等的小棒圍成不同類型的三角形,并在擺弄過程中,很自然地知道三角形是由三個角,三條邊和三個頂點組成的。然后,可讓學生來回拉動三角形學具,從“手感”的比較中發現三角形在固定不變的特點,這樣,使教學活動在動態中進行,使兒童把外顯的動作與內隱思維活動和諧地結合在一起,順應兒童好奇、好動的特點,集中了兒童的注意力,激發了兒童學習的興趣。
5.1 師生互動。
有個別學生上課精力不集中,你可以采取提問的方法,還可以故意出一些比較明顯的錯,讓學生指出。
在完成作業時,不要過多,盡量在課堂上完成,家庭作業能完成多少是多少,但要認真,自己做,這個是很重要的,檢查作業時要查是不是自己做的,那些做不起,板講和個別輔導相結合。
5.2 以人為本,和學生做朋友。
用老師的愛和認真的態度去感化學生,讓他們覺得不做作業,不認真學習是對不起老師的,當然這需要時間,盡可能的去幫助孩子們遇到的困難,噓寒問暖。
5.3 千萬不要打題海戰術。
每個老師都當過學生,最不喜歡的老師就是話多,作業多,告狀多,其實只要和學生處好了,什么事都不是事。
總之,興趣的是良師益友,處理好師生關系是重中之重,這就是我對素質教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