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7-0094-01
摘要: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其教學思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相應同步進行改革。
關鍵詞:思想政治 教學 改革
在我國新課程改革推行實施以來,在課堂中出現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我們教師在課改的浪潮中,要不斷探索,不斷的實踐,總結出自己的有效地教師方法,從而使自己在課改的浪潮中能夠脫穎而出。而在新課程改革中,政治課教學要求理念的體現、課標的落實以及新教材的運用等都是通過教學實踐展現出來的。這就要求教師具有很高的教學技巧和豐富的經驗,為了我們教師能夠站住腳,教師也應該加緊自身的學習,適應于新的改革。
筆者在從事多年的一線教學實踐中,探索出一些成功的教改思路。認為要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教改優化:
1 優化教師形象,提高教書育人的可信性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教師的表率作用,孔子是最早提出“以身作則”的教育原則的人,認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五十年代曾提出:“身教最為貴,知行不可分。”所以,一個政治教師如果自己沒有堅定的政治信仰,沒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沒有嫉惡如仇的正義感,沒有嚴格的紀律性,沒有廣博的知識和扎實的專業基礎,沒有嚴謹的治學態度,便向學生灌輸思想政治的有關理論常識,想叫學生誠學之,篤信之,躬行之,恐怕是異想天開。
2 優化教學模式,體現教法的新穎性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可見,哪怕是最先進的教學模式,不看實際一律套用,搞一貫制也會僵化。所以,我們應盡可能地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課型,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以新穎的最合適的教法,來求得學生最佳的學習狀態、濃厚的學習興趣,取得最好的教學實效。
3 優化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創設賞心悅目引人入勝的教學環境、氛圍,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的效率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作為一名授課教師應注意在教學中創設輕松愉快的情感氛圍,創設新穎的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自覺思考的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探求的能力。
4 優化“講”的方法,提高講課的藝術性
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最基本手段是“講授”,但怎樣講卻大有學問。同樣的內容,不同的人,不同的講法,效果會大相徑庭。毛主席曾把“語言無味,像個癟三”列為黨八股的一大罪狀,但時至今日,這種“癟三”還不少。諸如照本宣科,羅羅嗦嗦,平鋪直敘,有氣無力等,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我們的一些課堂中。所以,優化“講”的方法十分必要。講課的藝術是沒有止境的,但是至少應做到脈絡清楚,重點突出;舉例典型親近;說話精煉。總之,既要把教材講活,又要將知識落實。優化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現代學習方式特別強調問題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因此優化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也就顯得十分重要,優化問題情境首先要為學生創設敢想敢問的環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4.1 鼓勵求異。它可以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求知欲,擴展學生思路。例如,在講到“法律的特征”時,問:陳良宇案說明了什么?課堂里頓時活躍起來。有的同學說,說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有的同學說,陳良宇忘記了黨的宗旨;有的同學說陳良宇忘記了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等,當然也有一些過激的言論,如我國存在嚴重的腐敗現象等。對于這些不同的想法,教師都要積極鼓勵,及時引導,熱情支持,使學生思維得到升華。而對一些過激的言論,教師一方面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要實事求是地幫助學生加以分析。通過求異,開拓了學生的思路,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培育。
4.2 鼓勵質疑。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教學活動中應努力創設活躍、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特別愛護和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他們大膽發言、積極思維。引發師生之間的爭鳴,培養學生的求索精神。
例如:在“公民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教學中,有個學生閱讀到“縣級及其以下人民代表實行直接選舉”這一內容時,聯系到本地正選舉人大代表的實際情況,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既然是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實行直接選舉,為什么選民只能對限定的幾個侯選人投票選舉呢?假如該侯選人不是人們了解的、信得過的代表,也只得投票嗎?這能說是公平選舉嗎?等等。要激勵學生敢想敢說,敢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雖說所提問題顯得有些幼稚和欠思考,但這足以說明學生在閱讀教材時是用心地思考了,這本身便是一種成績,是“學思結合”的體現。這樣的閱讀質疑,不僅極大地調動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明辨是非,培養了能力,提高了政治素養。
這就告訴我們,對所授的課題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問題,激發學生認識結構上的矛盾,能使整個課堂充滿積極思維的氣氛,從而激發學生積極向上創新熱情。
5 優化考試方法,提高學生迎考的主動性
由于中考逐步重視出活題,考能力。所以,思想政治課教學正在逐步走出死考知識的窠臼。不少教師也在探索新的思想政治課考試方法,如把筆試、口試、行為評價結合起來,或者采取知識考試加小論文、社會調查、發言稿等方式。這些形式初步體現了知識、能力、覺悟相統一的教學原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迎考的主動性,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實效。
總之,改革課堂教學的結構和優化教學方式可以轉變師生的教學觀念與學習方法,使教師更能適應當前的教學形勢的重要,也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識的內容切實提高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學會求知,從而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