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7-0112-01
摘要:師德是教師職業的靈魂,它主宰和統帥著一個教育者整個的教育教學工作。西方現代教育家羅素說過: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他的話向人們提示,尊重、關心和熱愛學生對做好教育工作十分重要。熱愛學生不僅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礎,而且是做好教育工作不可忽視的重要條件。
關鍵詞:教師 關愛 學生
教師作為負有社會重托的教育工作者,應正確處理好對學生的關愛和嚴格要求之間的關系。
1 熱愛學生就是要全身心地愛每一個學生
教育的本質是情感與情感的交流,是生命與生命的碰撞。師生關系是學生學習生活中最主要的人際關系,是教師與學生在理智、情感和行為諸方面進行的動態人際交往。和諧的師生關系,即教育的主客體之間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處。許多教師沒有把學生作為一個有獨立個人權利的社會人來對待;經常有意無意地侵犯學生的個人權利,特別是侵犯學生人身方面的權利和自由以及學生文化教育方面的權利。
熱愛學生要求的不是對少數學生的愛,不是對個別學生的愛,而是愛每一個學生,愛全體學生,這種愛不是出自教育對象門庭的高低,家庭的貧富,也不是出自教育對象學習的好壞,而是出自為社會培養人才的責任感,是出自對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成長的渴望。他們都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祖國未來前途的命運都要靠他們來把握,祖國的明天主要靠他們來支撐。熱愛學生不是只關心學生學習的好壞、成績的高低,不只是能否在各類比賽中拿名次、獲大獎,而是要全面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做人的素質,關心學生德、智、體等各方面的發展,促進各方面發展的和諧性。在現實情況中,愛優秀的學生容易,愛成績差品行的學生難,差生之所以差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的許多行為不能被教師所理解。
每一個學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自尊、有不同個性的人,尊重他們,真誠地鼓勵他們,愛護他們,他們就會覺得學習是件快樂的事,這種學習的快樂會激發求知的欲望和創造的沖動,從而發掘出每個人本已存在的潛能。
2 熱愛學生要用發展的觀點去認識學生
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可造就的,一定要用發展的觀點去認識學生,相信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不能凡事都由教師包辦代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對于通過自學就可以學會的知識,就要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其自己學習,自我發展,對于學生自己不能解決的那部門內容再去幫一把。學生是處于發展中的人,教師應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更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改正錯誤,促其進步和發展,對任何學生都應滿腔熱情地對待。
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相信學生的主體能力,改變專制作風,認真把握學生的特點,為其構建廣闊的活動空間。傳統的教學中,科學文化知識被看成了遠離學習者的客觀存在的真理,知識成了教學的核心。隨著認識的深入,人們逐漸意識到,知識的深化、能力的培養需要學生自己的體驗,離開了學生的主動在參與體驗,所獲得知識是表面的、淺層次的,甚至是死的知識。從本質上講,現代的課堂教學,首先不是知識的傳遞過程,而是教師組織學生學習的過程。拉爾夫泰勒說:“學習是通過學生的主動行為而發生的,學生的學習取決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師做了些什么。”
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就要求我們教師從走進教室的那一刻起,就要時刻牢記住“學習首先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學習必須靠學生自己來完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架在學生和教材之間適于通行的橋梁。
3 熱愛學生要與嚴格要求緊密結合
熱愛學生與嚴格要求是相對的、矛盾的,但又是統一的。“熱愛學生有兩個相互聯系的基本方面:尊重愛護和嚴格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最大的尊重愛護,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具有綜合素質的一代新人。這就包含著向他們提出嚴格要求,否則,尊重將成為放任自流,愛護將成為嬌寵護短。教師向學生提出嚴格要求,是尊重愛護學生的具體表現。”《教育學》的這段論述,從教育學理論的角度闡明了熱愛學生與嚴格要求的一致性。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同嚴格要求相結合,嚴格要求學生則是對學生更真誠的愛。中國有句古話,“嚴師出高徒”。任何時候對學生嚴格要求都是正確的,必要的。“嚴是愛,松是害。”教師只有嚴格要求學生,才能使其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打好堅實的知識基礎,也才是對學生盡責,對家長、社會負責。
教育學家蘇霍姆斯基說過:“教師既要激發兒童的信心和自尊心,又要對學生心靈滋長的一切不好的東西采取毫不妥協的態度,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這兩方面結合起來,這種結果的真諦就是對學生的關心,也只有這種關心才能如水載舟,載起我們教育界稱之為嚴格要求的那條很難駕馭的小舟。沒有這種關心,小舟就會擱淺,你用任何努力也無法使它移動。”教師對學生的愛應當同合理的嚴格要求相結合。一方面,在關心愛護學生的過程中嚴格要求學生,這是教書育人責任的重要體現,學生還是成長中的不成熟的孩子,天真單純加上膚淺沖動,使他們的言行中總是表現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果在教育中教師對學生沒有嚴格要求,他們就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另一方面,尊重關愛學生和嚴格要求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兩個相輔相成的必要條件,沒有尊重關愛學生的嚴格要求,容易使學生產生情感障礙,缺乏嚴格要求的尊重關愛,容易造成學生行為上的放任。因此,教師對學生要做到尊重關愛,也要做到嚴而有理、嚴而有度、嚴而有方、嚴而有恒,即要對學生提出的要求比較合理,又不能超越學生身心發展水平。
學生的發展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對學生發展的影響不僅表現在知識上和智力上,更表現在思想上和人格上。熱愛學生,是一個教師永遠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質。教師熱愛學生有助于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養,有助于增強學生從事各種學習生活的動力,有助于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敬重,為培養新世紀創新型人才服務。因此,熱愛學生,讓學生在嚴格要求與熱情關愛中健康成長是我們新世紀師德永恒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