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TU7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7-0075-01
摘要:建筑過程中由于各種問題以及失誤的存會出現業主方的施工索賠現象的出現。筆者結合前人的研究經驗以及自身的工作經驗對施工索賠的概念以及基本原則進行總結。此外,根據現實的工作經驗對規避施工過程中的主方施工索賠行為進行管理。希望能夠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有效的避免此類行為的發生。
關鍵詞:主方施工 索賠 管理 建筑工程
1 建筑工程中業主方施工索賠的概念
在施工索賠中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我們正常所說的業主對承包商的“索賠”,而另外一種是承包商對業主的索賠,也叫“反索賠”。而業主為了減少索賠量,阻止索賠,以及進行較為有利的反索賠,會積極進行合理的索賠工作管理。
對于施工索賠的定義,則是合同的一方在進行施工工作時,若受到不可預料及不可控的經濟等損失,以合同為依據,按照合同簽訂的協議,做出證據取證,再進行一系列的程序,由己方向對方提出合理的補償要求的合法行為。
2 建筑工程中業主方施工索賠的基本原則
2.1 恢復受損方的地位。
在經濟上使得因為違約而受到損失的一方恢復到原先合同執行應該有的位置是違約損失賠償的一種最為基本的原則,當然該方能夠合理地預見到的可能由該違約造成的損失并在合同上生效的作為賠償的底限。
2.2 不得通過違約而獲利。
評判應該貫徹不應讓違約方通過違約而獲利的原則。一個重要的因素需要被考慮在決定是否讓受損方獲得賠償時,即這個違約是不是有意的。如果發現違約方因為認為執行合同不如違約賠償更能獲利而進行故意違約,判處違約方時就要更加嚴厲。
2.3 受損方減輕損失的義務。
合同法詳細規定到,如果合同當事人有一方違約了,另一方應該履行減少違約造成的損失的義務,當然法律并不苛求另一方付出過多的支出或者冒很大風險,蒙受很多委屈來減輕因違約而造成的損失。也就是說,另一方可以不付出“超出能力”范圍的努力進行“合理的”工作以盡量的減少由對方造成的損失。而所獲賠償的也不能以可以避免的損失為依據。對于減少損失的工作,包含以下內容:
(1)保護沒有完成的工程;
(2)繼續進行及時合理的采購工作;
(3)為減少損失,及時有效的取消一些不必要的訂單;
(4)對工作組和機械設備的工作時間進行合理調整。
2.4 損失賠償不應導致經濟的浪費。
損害賠償是為了達到讓受損方能夠回到在合同履行時它應當的經濟地位的目的,當然也不是一定要它能達到與原先一模一樣的切實地位,法律也不是通過浪費經濟的方法來進行衡量和彌補損失。即采取因違約而蒙受損失的一方重新回到在經濟上處于合同得到充分執行時地位的一般損害賠償原則,如果會造成經濟上的浪費,就應該采取更加經濟的方式來彌補而放棄這個原則。
2.5 無損失不賠償。
盡管合同一方違反了合同,但如果該違約行為并沒有給另一方造成損失,該違約方就不負向另一方賠償損失的義務。
3 建筑工程中業主方施工索賠預防管理
3.1 保存完整的工程記錄:
工程記錄是作為業主處理合理的索賠工作時的必要憑據,包括兩方面的:監工工程記錄和業主工程記錄。
盡管承包商在上報索賠報告時會附有證據,但并不是所有的證據都通過業主代表和監工的審查,譬如設備使用記錄,用料的記錄等等。在實際的處理工作中,這些證據很大一部分都是承包商自己提供的,若不進行合理的記錄,則在處理時無法對虛假的信息進行合理反駁。另外,施工進度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管理的決策依據也需要通過施工記錄來實現。譬如若業主在工程時,想通過時差改變一些施工方面的調整,就需要分析該路線上的時差是否可以利用。
故而,保證完整,全面的記錄施工工作就十分的必要了。
3.2 建立嚴格保證合同的施工原則。
施工合同包括以下文件:合同通用條件,專用條件,協議書,承諾書,投標書,圖紙,備忘錄,技術規范和工程量清單等。
在我國的實際工程中,承包商進行承接,施工,和竣工的工作時會出現“脫節”現象,就是管理,利益,人員三方面的脫節。就是業內所熟悉的“三個階段三個臉皮”。例如承包商的經營部門人員在投標時,面對同行之間的劇烈競爭,為了爭取工程項目,往往向業主在很多方面作出了有利于業主方的承諾。而工程中標后,承包商就顯得比較強硬。特別是在工程施工階段,他們的施工項目部人員不是將合同條款束之高閣(當然,除付款條款以外),就是利用業主方急于順利完成工程項目的心理,對曾經的眾多承諾通常大打折扣,甚至不予理會。但是在竣工決算階段,為了達盡快決算結賬要錢的目的,他們的決算人員又會惺惺作態,整天滿臉笑容的賠不是。這種現象不只在一些小的承包商中出現,甚至在一些當地乃至全國同行中有名的施工單位都出現這些現象。對于這種現象,就要求業主方在招標投標時,要仔細設置合同,盡量把合同的內容做到細致周全,不要有所紕漏;對于施工階段,如果承包商出現了不遵守合同行為予,應堅持根據合同嚴肅指出他們的錯誤,反索賠工作要主動有效地開展;到了竣工決算階段,防止承包商弄虛作假趁機索賠的現象,更應當堅持合同為基礎,有一說一。因此,在總體地工程進行中,為了整體工程的順利開展以及預防和減少施工出現的索賠現象,應當要以合同為本,堅持合同的權威有效性,尊重雙方的良好意愿。
3.3 加強監管避免失誤。
監理制的實施對工程建設是十分必要的,我國在建筑法有相關規定。監理人員的工作就是在受到業主委托的情況下,幫助業主對工程的進度,質量,投資等有明確的了解和進行合理的管理控制,和業主共同參與對承包商進行監察管理工作。在某種程度上,監理還擔當者第三方的重任,在協調業主和承包商二者的矛盾,緩和調節二者之間沖突方面,作為二者相互溝通的橋梁等方面有著根本的作用。從發達國家的成熟經驗來看,隨著建設工程監理制度的不斷完善,監理方對于在整體工程投資嚴格控制的前提下,確保工程項目保質保量、如期完工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為建設工程的項目管理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業主沒有能力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參與具體的項目施工技術管理。業主作為根本投資商,他的目的在于通過最短的時間,利用合理的投資,得到符合其要求的建筑物或產品。如何讓建筑物滿足業主進度,質量,投資這三方面的要求,就是監理的工作。繼而,如何調動監理的積極性就就對工程至關重要了。
參考文獻
[1] 任立坤.建筑企業施工索賠問題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石油大學,2007
[2] 栗曉明,高貴然,董利琴,耿軍偉.建設工程施工索賠和反索賠的探討[J].市政技術,2007,(3)
[3] 肖輝.淺談施工企業項目成本控制與施工索賠[J].山西建筑,2007,(29)
[4] 楊益山.淺談監理工程師對建設施工索賠的預防及處理[J].山西建筑,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