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406.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7-0034-02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項目實施作業成本法的意義,并指出在建筑工程項目中應用作業成本法的基礎準備及應遵循的原則,然后具體地分析了實施作用成本法的具體方法和過程。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 成本管理 工程項目
1 在建筑工程項目實施作業成本法的意義
建筑工程項目常常由多個活動所構成,它們所占用和消耗的資源成本構成了項目的總成本。當前我國的建筑工程中沒有采用基于活動的成本控制方法,而主要是通過定額的成本結算,結合項目進度來把住結算關口,主要是控制項目資源的價格及消耗的數量,注重記賬、算賬、結算和項目成本的反映。但當前建筑施工企業面對激烈的競爭,使得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文明施工、環保費用及廣告宣傳等方面的間接費用,并且各項目之間、各單項工程之間間接成本分配也發生了改變,此外,施工企業的業務范圍也越來越廣,經營活動較為復雜,作業環節增多,使得傳統的成本控制模式難以對建筑工程項目實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施工單位要想有效控制支出節約成本,就應以項目活動作為項目成本控制的直接對象,從根本上改進和完善作業的過程和方法,消除和減少不必要和不合理活動,實現對項目成本的有效控制。故在建筑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中采用基于活動的成本控制模式-作業成本法,將會給項目的成本控制帶來許多積極的意義。
2 在建筑工程項目中應用作業成本法的基礎準備及應遵循的原則
2.1 應用作業成本法的基礎準備:
①強化全員成本管理意識,樹立全面成本管理的理念,提高管理素質;②培養專業管理人才;③建立成本管理小組,明確成本管理責任;④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組織機構扁平化;⑤編制可行的施工組織方案,完整準確的做好原始記錄;⑥推行作業成本法,策劃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與體系。
2.2 應用作業成本法時應遵循的原則:
①開源與節流相結合的原則;②實時動態控制的原則;③全過程成本管理的原則;④組織、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原則;⑤封閉循環管理的原則。
3 建設工程項目成本管理中應用作業成本法的方法及實施過程
3.1 工程項目施工作業活動分析。
3.1.1 確定項目施工過程所包含的最低層次活動,即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的具體活動過程(工序)。
3.1.2 對初步確定的活動與過程進行界定和分析,可根據不同的分類準則,將各種活動區分為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有附加值的活動和無附加值的活動等,以便后面對部分活動予以消除。
3.1.3 結合前面分析和確定出的活動和過程,進一步確定各項活動的合理性,如:該活動或過程中是否存在著無效活動?該活動與過程是項目所必需的嗎?該活動是業主或內部下游部門所要求的嗎?
3.1.4 確定出活動與過程的層次模型和活動圖,運用WBS(工作分解結構)分解系統,得出活動與過程的層次模型,將施工中的各個具體過程所包含的具體活動、活動的實施者或責任人、活動的時間等信息編排在一個圖表中,形成活動圖。
3.1.5 編制項目施工工程活動分析文件,其不僅包括前面得出的層次模型和活動圖,還應有項目具體活動的說明圖表及項目全部施工活動的清單。
3.2 確定工程項目施工作業活動成本。
3.2.1 根據作業分析的結果,明確各活動的內容及步驟,并得出該活動的輸出結果。
3.2.2 確定具體活動成果的度量指標體系,因活動所消耗的勞動量、實物量、價值等,都需要科學合理的指標來進行度量,所以度量指標體系是對成果進行評價的基礎。
3.2.3 確定具體活動的成本動因,由于產品的成本產生是因其消耗了一定的作業,隨即消耗了一定的資源,但成本動因是一項活動成本的真正自變量,所以確定具體活動的成本主要是要確定好成本動因。
3.2.4 確定具體活動所需要的資源和能力,作業成本的大小取決于活動所消耗資源的多少、能力的大小,所以要確定具體活動所需要的資源和能力。
3.2.5 確定具體活動所占用的資源和能力的價格。對于一次性消耗的資源,可根據市場行情確定單價,對于人員的能力、場地、設備等的單價則可根據商業性咨詢機構或政府性造價管理機構發布的信息確定。
3.2.6 根據以上得出的信息,確定具體活動的成本。
3.3 項目施工作業成本的計算。
確定了項目各活動的成本后,結合活動分析文件和層次模型,將項目施工的各個活動成本匯集成成本費用清單,其內容包括活動的名稱、活動總量、活動的目的、成本動因及單位活動成本等。
建筑項目施工作業成本的計算首先應確認、計量資源耗費,如材料、人工、機械、水、電等,并將其歸集為不同的資源庫;然后建立作業庫,按照資源動因(資源被各作業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將資源庫中資源分配到作業庫中;再將作業成本庫中的價值按照作業動因分配計入產品,然后匯總,就得到整個項目的施工成本。
在此過程中應該注意:①作業成本法適合對間接成本進行合理分配,故資源庫匯集的是部分間接費用耗用的資源;②施工企業以往對間接成本的分配采用兩階段的分配方法,首先是將全部間接費用在不同類別的工程間進行分配,然后再將第一次分配到各類工程的間接費用再分配到本類各成本核算對象中去,這種兩次的分配方式可能會放大成本分配中的偏離現象,不能細致準確地分配間接費。而采用作業成本管理方法,通過多個動因對間接費進行分配,將作業作為聯系產品和成本的中介,可使計量更加準確,使得成本核算結果也更加準確。
3.4 項目成本控制。
運用作業成本法進行建筑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的過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對項目中的各項基礎環節,結合業主的要求、合同要求、設計圖紙等對工程項目的成本做好具體的內部管理預控指標,對施工過程的成本控制起指導作用;事中控制是根據預控指標及作業成本信息對施工過程進行動態的控制;事后控制即是將監控得到的信息及時進行反饋和對比,并不斷地調整控制指標,達到優化作業流程,控制作業成本的目的。
4 結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傳統的項目成本管理方式越來越難以適應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需要,因而企業應不斷嘗試采用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如在建筑行業大力推廣和靈活地采用作業成本法,提高建筑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阮凌云.應用作業成本法加強建設工程項目成本管理[J].2009(10)
[2] 姚林珍.工程項目管理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