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7-0093-01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用人單位不僅僅注重學生的文化和專業技能,更注重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是否適應本職業,是否具有創新思維、創新素質和創新精神。。因此,就業指導工作在職校教學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它是涉及到畢業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涉及到國家社會政治穩定、涉及到學校教育改革及其發展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如何解決好這個問題,我就自己多年做畢業班班主任及就業指導課教學工作的經驗,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1 積極為學生就業打好堅實的基礎,提高職業素質
1.1 職校應長期開設就業指導課。新生一入學時,學校就要把對學生的職業指導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向學生作專業介紹,組織學生到對口單位參觀訪問,親身感受各種職業對人才素質的具體要求,經常開展社會調查,在對本專業行業發展趨勢及用人需求進行調查的同時,參加學校組織的歷屆畢業生情況追蹤調查。
1.2 要由既有理論水平又有實踐經驗的專職教師任課。而事實上,就業指導工作常由思想政治課教師兼任,雖然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和一定的心理學常識,但實踐經驗少,難免理論與現實脫節。因此,學校應通過對教師的定期培訓,定期參與企業的招聘活動等方法促使教師積極上進、努力求新增加實踐經驗,為培養高水平學生提供有力的保障,為培養一專多能的技術工人提供充分的條件。
1.3 職業學校應校企聯合,結合市場辦學,突出重點專業。加強就業指導和校企合作,加強重點專業的建設,積極開展“訂單”培養,進一步提高中職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和就業率。職業學校應經常性地聘請一些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對在校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應協調各方關系,開展就業市場調查和對外就業聯系,向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和信息方面的服務。同時協助組織學生與本市大中型企業座談會,加強校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培養。
2 專業課程教學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并舉,進行學業指導
中等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目的的教育。專業學習是為就業服務,學生只有掌握了過硬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技術技能,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立足于社會。讓學生懂得“今天求知是為了明天謀生創業”。
我校實行每學期開設就業指導課,就業指導課程由專門的就業指導老師講授,對在校生進行全面、系統的就業指導。一年級重點加強職業意識、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幫助學生認識所學專業與對應職業崗位群的關系,熱愛專業,努力學好專業知識,自學刻苦地參加專業技能訓練,提高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養成職業道德;二年級重點找準差距,即所學得專業知識同職業崗位要求之間的差距,明確努力方向和具體目標,規范自己的行為,從嚴、從難要求,培養專業技術和綜合職業能力,爭取有特色、有絕招、一專多能;三年級則突出擇業謀職創業的方法與技巧,指導學生掌握收集、處理、利用招聘信息的方法;向社會積極推銷自己的技巧;做好面試準備,贏得理解、信任、被錄用的策略等。分階段,突出重點,讓學生學習專業課程的同時又掌握了求職就業的方法與技巧。專業課程教學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并舉,學生的就業水平得到了大大提高。
3 引導學生更新就業觀念,進行擇業指導
3.1 職校生就業難,難在觀念未轉變。學生對待就業,往往有一個意識的誤區。他們不能正確認識自身的價值,眼高手低,這就導致學生失去一些就業機會。因此,職校應正確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分析當前市場形勢,社會發展走向,擺正自己的位置,合理看待就業機會。在就業思路和視野上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把就業的思路和視野由公有制企業、事業、機關擴展到各種非公有制企業,甚至個體。要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就業理念,要從自己的素質,能力,學歷等實際條件出發,找準適合自己的恰當的崗位。
3.2 引導學生處理好“我想做什么”和“我能做什么”的關系,在就業追求上由理想型向現實型轉變。我們的口號是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步步到位”。正如一位用人單位的老板所說,每個成功者都會走過“從奴隸到將軍”的歷程。筆者不斷給學生灌輸一種思想:中職生求職時必須務實,踏踏實實地從低做起。要正確認識社會和自己,就業起點不一定太高,先就業后擇業,從低做起,充分發揮中職生既有專業知識,又有實用技術的特點,踏踏實實地干,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為以后的發展打好基礎。
3.3 指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現在,有些學生在擇業上處于被動狀態表現為擇業時沒有明確的愿望和要求,大多根據教師或父母的意見決定,這是一種“等待型”的擇業心理。有些學生在擇業時雖比較主動,但存在心理障礙,往往也不能進行正確選擇。因此,就業指導應該注重擇業心理輔導,樹立競爭就業意識,在就業心理上由自卑型向自信型轉變,由消極向積極轉變。我們應當鼓勵學生主動出擊,到人才、勞務市場去叩開招聘單位的大門,并組織畢業班學生到勞務市場競爭應聘。使學生在實踐中增強了競爭意識,提高了競爭實力。
4 建立全程化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提供就業信息進行就業指導
4.1 指導幫助學生收集就業信息,提供就業政策、職業咨詢、就業服務。在勞動力總量供大于求的情況下,只有掌握了就業崗位的需求信息,才能掌握就業主動權。因此,學校應建立就業信息咨詢中心,為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就業指導、職業咨詢、網上查詢信息等服務。
4.2 提供就業指導服務。在就業指導的實踐過程中,我發現這樣一些現象:很多畢業生對自己的專業特點、專業的就業方向一無所知;填寫個人簡歷,對工作經歷這一項無從下手;。因此,進行全程化的就業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就業信息咨詢中心要詳細制定各年級學生就業指導方案,對各年級學生的就業指導內容應有側重。低年級側重培養職業意識、鞏固專業思想,了解所學專業相對應職業群的素質要求,樹立正確職業道德和職業理想,高年級和畢業班側重培養職業能力、增強實踐能力、轉變就業觀念、掌握擇業技巧等方面的指導。
4.3 暢通就業渠道,為畢業生謀職就業鋪路搭橋。主動向社會有關企業及互聯網上發布學校介紹和畢業生信息,讓企業了解學校培養目標、專業設置和人才信息,并通過走訪用人單位,追蹤畢業生質量,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加強與就業市場的聯系,及時了解市場的需求,積極向就業市場和用人單位推薦本校的“人才產品”,讓社會各界廣泛了解學校,充分認識畢業生的才華和能力。熱情邀請用人單位到學校參觀指導,進行就業洽談。通過在校內召開就業洽談會有利于學生和用人單位直接見面、雙向選擇,目標明確,針對性強,效率很高;有利于保障學生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有助于學校和用人單位相互了解,建立相對穩定的合作關系。
總之,中職學校就業指導工作對我們來說是面臨的一個緊迫而重要的課題。為了作好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老師要更多地了解社會,而且要鼓勵學生積極深入社會,了解社會職業,結合實際綜合分析,達到正確擇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