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7-0152-01
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的主課題。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學科教學的落實。語文學科,在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質和能力乃至學生各種素質上起著重要的作用。素質教育的小學語文教學是依據國家的教育方針,著眼于學生及社會長遠發展的需要,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宗旨,以注重培養學生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主要特征的教育,體現主體性、全體性、全面性、基礎性和發展性原則。它主張學生自主地生動活潑地學習語文,它要求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方法,使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它以培養能力,提高文化素質、文化修養出發,它不僅注重課堂教學,而且重視課外語文活動。這樣內外結合,“雙軌”運行,全方位多側面地學習語文,教師不是讓學生在做大量的應試篇章或練習冊,而是積極引導學生多讀課外書,多寫課外筆記,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呢?
1 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是實施素質的關鍵
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是語文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學科,擔負著為提高民族素質打基礎的重要任務。小學語文教學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學生觀及教師觀,做到教與學的統一,通過語文知識經驗的傳遞去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引導學生主動發展,幫助學生形成主動發展的機制,不斷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教會學生學習及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的目的。但人是有差異的,從現實上講,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只有揚長避短,發展優勢,人才能成才。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了解學生,發現學生,不僅提高學生的智商,而且要提高學生的情商;不僅要開發學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除把學生培養成為四有新人外,還要在傳授知識過程中著力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使學生成為身心健康的人。要做到這一點,小學語文教師不但要有科學的頭腦、高尚的人格、先進的思想、淵博的知識,而且要有熱愛學生、了解學生的心理,成為學生的朋友,同時用自己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去培養求真求善求美的一代新人。
2 改革課堂教學,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把被動接受的“要我學”轉變為主動進取的“我要學”,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主地,積極地參與教學過程,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3 面向全體,因材施教,重視個性的技能發展
素質教育作為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是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我們抓住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因材施教,以不同層次知識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因此,語文教學過程的設計、教法的安排,要適應于受教育者的不同層次、不同情況,讓有能力的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接受知識,從而實現全面育人的目標。
在語文教學的具體實施中,我采用異步教學法。使各類學生能經常體驗到進步和成功的喜悅,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使他們都能在一個寬松的環境中學習。對于成績優秀的學生,除指導他們超前學習之外,課堂上我還讓他們展開思維,從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問題。而在課堂教學中,我盡量照顧中下生,讓他們在40分鐘內有較大收獲,并注意信息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節奏,以中下生理解弄懂會做為前提,針對他們的思維力,多啟發提問,對于他們的閃光點則給予充分的肯定,作業的難度要適中。這樣使上層學生的潛力得到發展,下層學生也能逐步提高,品嘗進步的快樂。總之,我們要創造條件,給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使之在表現中增強興趣,逐步把他們引導到教學目標上來。
4 堅持整體性原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柳斌同志說:“育人是素質教育的根本。”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教書育人的教學目標。語文教育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教書,最終目標是育人。在語文能力訓練的同時,進行思想教育,達到教書育人的目標。由于學生的個性鮮明,可塑性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學內容,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進行施教,恰當地運用教材,講求教學藝術,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把思想教育寓于知識教學中,就能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創造。
然而,今天仍有人片面追求“智育”的應試教育,把語文教育看作是教會學生識字、讀書、作文的語文技巧訓練,拼命追求分數,一切為了應試,淡化了思想教育,這實質與素質教育的目標背道而馳。21世紀教育的發展趨勢是由知識型向發展型轉化。發展型的教育是以人的發展為核心,又以人的發展為最終目標的教育,強調學習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活動,學會認識、做事、生存、共同生活是教育的四大支柱。語文教學要適應現代化社會的需要,就必須以人的語文素質的發展為目標。
素質教育的實施是我們民族振興的關鍵,也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重大課題。因此,作為實現基礎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的語文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顯得尤其重要。我們只有齊心協力,堅持在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大膽摸索教學規律,促進學生全面協調發展,使學生具備社會發展需要的優良素質,提高適應社會需要的素質,為培養21世紀的建設者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