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U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7-0047-01
摘要:瀝青混凝土路面是現階段我國市政道路的主要路面形式,由于瀝青路面具有開放交通迅速,行車更加舒適安全的特點,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隨著城市內部交通荷載逐步增長,對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市政道路 瀝青混凝土路面 施工
1 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準備
1.1 瀝青混凝土原材料的準備。
瀝青混凝土施工作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瀝青與骨料的準備,由于原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到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對于路面的使用性能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公路瀝青路面施工作業前,必須對瀝青以及骨料等工程材料進行質量檢查,以免在市政道路施工作業過程中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瀝青作為瀝青混凝土的粘結材料,瀝青的性能直接影響到瀝青混凝土的性能影響是非常大的,直接關系到瀝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在瀝青路面施工準備階段,必須對進場瀝青的質量按相關規范進行抽樣檢測,檢測合格后方可進場使用。骨料作為瀝青混凝土的骨架,對于瀝青路面的強度以及穩定性能具有重要的影響,是荷載的主要支撐材料,骨料的各項性能指標例如沖擊值,磨耗值,壓碎值磨光值等必須符合相關規范標準。
1.2 瀝青混凝土的配比設計。
瀝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須由具有相關資質的設計單位設計目標配比以及生產配比,并進行配比驗證。在市政道路施工前,首先根據目標配比調整拌合樓的冷料倉,進而對熱料倉集料取樣進行生產配比設計,確定生產配合比以及生產最佳瀝青用量。生產配比確定后,通過拌和機進行生產并鋪筑試驗段,根據試驗段取芯的空隙率以及壓實度等相關指標確定松鋪系數等質量控制標準。
1.3 下承層質量檢查。
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前必須對瀝青層下的下承層的質量進行檢驗,確定其標高是否滿足設計要求,表面有無松散現象發生,是否平整干凈,如果存在松散骨料以及其他雜物必須清除,確保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前下承層清潔干燥。
2 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過程主要實質瀝青混凝土的生產與運輸,以及運至現場后的攤鋪與碾壓作業過程。由于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主要在城市內部進行,因此,在施工作業前必須對交通封閉路段設置相應的繞行或者改道指示標志,在施工作業過程中,應注意對周圍環境以及居民正常生活的影響,做到市政道路建設和諧施工。
2.1 瀝青混凝土生產運輸。
瀝青混凝土在拌合站拌合生產時,必須嚴格控制混合料的配比,瀝青用量以及溫度三方面。集料以及瀝青的加熱溫度必須按照配比設計資料,避免由于溫度過低導致混合料工作性能差,造成碾壓困難。在生產階段,按照標準及規范的頻次取樣,進行抽提試驗與馬歇爾試驗,以確定混合料的瀝青用量及強度指標符合設計要求。拌合好的瀝青混凝土應均勻,沒有花白料的現象出現。為了盡可能地減少混合料運輸過程中熱量的散失,瀝青混凝土的運輸盡量采用噸位較大的載重汽車,根據施工現場的攤鋪能力以及運距等綜合確定運輸車的數量。運輸車在車廂的地板與內壁上需要涂刷隔離劑,避免造成粘料,裝滿料后需要覆蓋棉被篷布保溫,并盡快運抵施工現場。
2.2 瀝青混凝土攤鋪及碾壓施工
(1)瀝青混合料到場溫度檢查。瀝青混凝土運抵施工現場后,首先應檢查混合料溫度是否滿足施工要求,通常情況下,瀝青混凝土的攤鋪作業溫度控制在110-130℃之間,具體根據設計資料確定,溫度過低容易導致碾壓困難,壓實度難以滿足要求。
(2)瀝青混凝土攤鋪作業。調整好攤鋪機熨平板的仰角以及寬度,并在施工作業前提前進行預熱。攤鋪機的行走速度必須穩定,當氣溫低于10℃或者出現降雨時,停止施工作業。瀝青混凝土攤鋪刮平后對路面攤鋪進行檢查,對攤鋪邊緣不規則或者出現混合料離析的地方人工修補,完成之后開始進行瀝青路面的碾壓施工。
(3)瀝青混凝土的碾壓。公路瀝青路面的碾壓一般分為初壓復壓以及終壓三個階段。初壓階段,一般采用鋼輪壓路機緊跟攤鋪機作業,為了使瀝青路面盡可能的表面壓實以避免溫度降低過快,初壓階段,壓路機的行走速度在2-3㎞/h左右,振動碾壓時,控制行走速度,以免造成路面產生推移或者開裂。控制壓路機撒水量,避免過多造成路面粘結問題或者過低造成粘輪的現象。復壓一般采用膠輪壓路機進行揉搓碾壓,已達到路面設計要求的壓實度,負壓一般4-6遍,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掌握。終壓即收光碾壓,為了保證路標的平整光滑,終壓一般采用鋼輪壓路機碾壓至路面沒有明顯輪跡。
(4)瀝青路面施工接縫的處理。施工接縫處理的關鍵在于接頭的處理,首先利用直尺確定端部的平整度,并以攤鋪層出現高差位置為界限,進行切縫挖除施工,進而新浦混合料,新鋪料采用斜向碾壓結合熱工找平,保證接縫處的平整平順。
3 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
在市政道路施工作業階段以及攤鋪碾壓結束后,應立即進行瀝青路面常規指標檢測,以便于促進施工質量控制管理的完善,避免市政道路瀝青路面質量問題的發生。試驗檢測的指標主要有壓實度平整度,彎沉值以及路面抗滑性能。壓實度是保證路面施工質量的關鍵因素,現階段常用的路面壓實度的檢測方法為鉆芯取樣法,通過試驗檢測芯樣的密度,芯樣的毛體積密度與拌合站取料進行馬歇爾試驗得到的毛體積密度之比即為路面的壓實度,壓實度是瀝青路面施工最為重要的指標,必須滿足施工規范的要求。路面平整度是路面行車安全的重要保證,現階段常用的路面平整度檢測方法主要有3m直尺,連續式平整度儀,激光路面平整度儀與車載式顛簸累積儀等幾種方式檢測。路面彎沉是表征瀝青等柔性路面強度的一項重要的指標,現階段常用的彎沉檢測方式主要由貝克曼梁,自動彎沉儀以及落錘式彎沉儀幾種形式。路面抗滑性能直接關系到路面行車安全,其表征方式主要由摩擦系數以及路面構造深度兩種。路面橫向力摩擦系數主要用于評估雨天行車安全性,通過橫向力系數測試儀或者擺式儀確定,構造深度則表征路面的粗糙程度,通過鋪砂法測定。
4 結語
在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施工作業的順利進行,必須做好施工準備階段的工作,加強原材料質量控制,游湖瀝青混凝土配比設計,在施工作業階段加強管理檢測,對于確保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完善城市市政道路路網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包秀寧.論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方法[J].《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5)
[2] 劉本黨,狄寶才,朱衛華 .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J].交通標準化,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