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被關注的對象,仍是希臘
在經歷了之前一段時間市場對歐元區通貨膨脹問題的關注后,近期人們的視線又重新轉移到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上。這次被關注的對象仍是希臘。希臘接受歐盟與IMF的1100億歐元救助已一年,仍面臨收入不足和深度衰退困境。在希臘將于6月面臨134億歐元融資缺口之際,各界關注其是否需要重組債務。不過,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和歐洲央行的多位高層官員表示希臘必須避免債務重組,并且要大力推進減赤和私有化進程從而克服該國的債務危機。根據民意調查,大多數的希臘民眾反對采取進一步的緊縮財政政策并舉行全國性的罷工,這無疑是對希臘執政黨的又一次考驗。另外,希臘近期被標普調降3個信用等級,希臘3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攀升至27%。市場對于希臘債務重組的不可避免的憂慮又加深了一層。
這些有關希臘可能重組債務的跡象令投資人感到恐懼,但正如往次一樣,債務重組對歐元的信譽將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如果希臘進行債務重組,那么重組可能擴散,損害整個歐元區的聲譽和經濟一體化進程。無論將希臘債務重組說成重新“調整”、“安排”還是“自愿的債務交換”,都會被普遍理解為違約。希臘一旦違約,包括西班牙在內有債務危機的其他歐元區外圍國家將立即被推到危機最前線。歐元區各國一定會盡力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否則他們此前所作的種種努力將功虧一簣。事實也是如此,5月末的歐盟財長會議堅決否認了希臘債務重組的可能性,德國態度軟化,歐元區開始討論第二輪援助方案。
在希臘問題鬧得沸沸揚揚之前,葡萄牙作為第三個獲得援助的國家,IMF和歐盟在2011年5月總計敲定了780億歐元的援助金額,使得葡萄牙在兩年多一點的時間內可以不必進入市場發售中長債。5月20日,IMF表示將立刻向葡萄牙先發放61億歐元的貸款,以緩解投資者的憂慮。但一切僅是個開始,施援條件據預測會導致葡萄牙今明兩年經濟均萎縮2%,該國必然要經歷一段艱難的調整期——要么直接面臨死亡,要么現在開始動一系列手術。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成因:表面的與深屢次的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產生,表面上看是由于歐盟成員國自身巨額債務引起的,但其更深層次的根源在于歐元區統一的貨幣政策和歐盟的結構性失衡以及難以為繼的高福利制度。
首先,歐元區實行統一的貨幣政策,這就極大地限制了歐元區各國運用經濟政策發展本國經濟的空間與能力。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是—個主權國家調節經濟運行的兩個最主要政策工具,由于歐元區實施統一貨幣政策,整個區域內沒有統一與嚴格的財政政策框架,因而各個國家都盡可能地把財政政策運用到極致。2008年,美國爆發大規模金融危機,歐洲各國為走出衰退泥潭,大都采取了大規模的擴張財政政策來刺激本國經濟,這就導致了主權債務風險的快速積累,并不斷演化成了可能危及全球經濟發展的主權債務危機。
其次,歐元區成員國之間的經濟結構不平衡。在歐元區成立之初,歐元區的各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相距甚遠。根據《穩定與增長公約》的要求,歐元區成員國必須達到下列標準:首先是控制政府開支不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3%,其次是國債必須保持在國內生產總值的60%以下或正在快速接近這一水平,最后是通貨膨脹率不能超過三個最佳成員國上年通貨膨脹率的1.5%。當時真正滿足這一系列標準的成員國并不多。包括希臘在內的許多國家在做出遵守有關財政赤字與債務等限制性規定的承諾后,才得以加入歐元區。另外,近幾年歐盟的過快擴大不僅末能緩解歐盟發展結構性失衡問題,反而更加劇了這種失衡。以歐盟委員會前主席德洛爾為代表的相當一部分人就認為,現在出現諸多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歐盟未徹底消化上次擴大的成果,便又急于吸納新成員國,這不僅破壞了其穩定基礎,還削弱了其向外投射影響力的能力。如果成員國間競爭力差距不縮小,債務問題無法根本解決,勢必成為影響貨幣聯盟穩定的“定時炸彈”。
最后,盡管歐元區成員國經濟實力差異較大,但隨著歐洲—體化進程的推進,各成員國均形成了以高福利為主要特征的社會保障制度。特別是希臘,遠遠脫離其自身經濟實力水平的高福利制度使得希臘財政不堪重負,但為了維持民意支持率,政府又不得不延續這種高福利制度,并通過發行債券來獲取施政資金,致使主權債務風險不斷積累,最終釀成歐洲債務危機。
歐債危機將何去何從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持續擴大,不僅威脅著歐元區甚至整個歐洲的穩定,而且也威脅著整個世界經濟的復蘇進程,已成為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最大誘因。
從本質上來說,歐洲根本走出債務危機有賴于經濟的全面復蘇,如果歐洲經濟增速放緩,將令歐盟各國削減財赤的壓力陡增。另外,歐元區成員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差距也比較明顯,一方面是以德國和法國為代表的核心成員國正在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另一方面,是西班牙、愛爾蘭等外圍國家因緊縮措施而逐漸落后。經濟復蘇勢頭的不均衡不僅難以縮小歐洲內部發展的不平衡,反而會加劇歐洲內部失衡問題。此外,歐元區高福利社會制度下財政支出方式的不合理性仍將是擺在歐盟面前的棘手問題。為削減財赤,歐盟觸碰了社會福利這塊“奶酪”。目前,緊縮政策已導致多國官民對立加劇,激進勢力抬頭和政局不穩,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
但歐盟也在積極尋求解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蔓延的方法,并陸續出臺了多項措施。歐盟委員會5月12日正式出臺改革建議,擬完善歐盟層面上的經濟治理,通過強化財政紀律和加強成員國間經濟政策協調等措施防范希臘債務危機重演。另外自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爆發以來,根據與歐盟及IMF的救助協議,希臘政府將削減300億歐元赤字,保證2014年赤字占GDP的比重下降至3%以內。葡萄牙、西班牙等國也相繼推出了一系列財政緊縮計劃。近期德國在提出一項建立中期的、全面的穩定計劃中,強調希望將歐盟成員國的財政鞏固措施納入其中,歐元區“財政聯盟”的議題也成為市場議論的熱點。
雖然歐盟改革的道路并不平坦,歐洲債務危機也將會是歐盟長期必須面對的問題。但總體而言,目前鬧出債務問題的歐洲國家的GDP僅占整個歐元區的5%,整個歐元區的預算赤字占GDP的比重大約在6%,遠低于美國以及日本。未來我們需要更多關注歐元區經濟增長問題,這是解決歐洲債務問題的根本后盾。如果經濟增長出現大的問題,則是真正擔隴的開始。
歐債危機下的歐元走勢
近日,希臘債務危機再度襲來,歐元在經歷了將近3個月的上揚后戛然而止。人們對歐洲央行加息的熱隋似乎也隨著惠譽威脅將希臘評級被調降至c而逐漸淡去。近期在布魯塞爾舉行的財長緊急會議中,歐元區成員國未能就德國有關希臘債務持有人將承擔新援助包裹中的成本問題達成一致。而歐洲央行警告稱,此舉可能造成歐元區首起主權債務違約案例。歐債危機就像是套在歐元頭上的緊箍咒,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就會體現在歐元的下跌上。但就像我們剛才分析的那樣,歐洲的經濟復蘇是解決歐債危機的根本途徑。最近半年歐洲經濟逐步走上了復蘇的道路,GDP與CPI都有所上揚,失業率也在穩步下行,這些都會為解決歐洲債務危機起到積極作用。而且歐盟不斷推出新的措施來緩解歐洲債務危機,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歐洲債務危機對歐元的影響。雖然在近一段時間內還會以震蕩調整的走勢為主,但從長遠來看,只要歐洲經濟能持續好轉,歐元的未來還是值得我們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