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工程,事關重大
珈碩
面子工程,事關重大,不僅關系著你的外表,更反映著你身體的健康狀況!你知道面部也和足底一樣,擁有掌控全身的穴位嗎?你知道如何通過中醫的望診和西醫的全息醫學,自己進行面部診療嗎?著名人體反射區研究專家,反射療法師胡嘉榮將為你介紹面部全息反射區診療的方法與應用,讓你自診自療不求人。
Q1 本書所講的是一種面部全息反射區治療保健方法。何謂全息反射區療法?
全息醫學是近20年才發展起來的科學,是介于祖國博大精深的中醫學和現代生物醫學之間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中醫學中并沒有“全息”這一表述與概念,但中醫理論強調局部與整體的辯證統一,中醫中的“望聞問切”,都是以局部探求整體信息的診斷方法,這其實就體現了全息醫學的思想。
接受過足療的人都知道,足底按摩解決的不僅僅是足部病痛,更能解決全身的問題。足療是通過腳底局部按摩來調整全身的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達到保健治病的目的,這就是全息反射區療法的一種。除了足部以外,面部同樣也能夠進行這一療法。
人的面部氣色變化,反映了五臟的相應改變。運用全息醫學理論,結合中醫基礎,分析人體內部出現的問題,再通過面部相應反射區進行調整,可以對很多疾病進行治療或預防。
Q2 全息反射療法蘊涵了豐富的中西醫理論,那么這一療法的操作方法是什么?一般人能夠輕松學會嗎?
操作方法主要以按摩為主,手法非常簡單易學。面部相對于手部、足部,面積更大,分區明確,治療起來會更方便。基本是以手按壓面部反射區,通過對面部皮膚及末梢神經進行刺激,達到活血化淤、疏通經脈等目的。常用的按摩手法有按、揉、點、掐、推、摩、抹等。
Q3 我們是否可以隨時隨地都能進行面部診療呢?在治療時,有什么注意事項?
一般來說是可以隨時進行的,但是也有很多注意事項。治療前應該洗凈雙手,并保持雙手溫暖。按摩的方向應與肌肉紋理走向一致,一般按由上而下,由內而外的規律進行治療,動作要平穩有節奏。體質虛弱者,節奏要慢,男性要比女性節奏快,老年人和兒童相對要慢。按摩的力度也并非越大越好,要介于痛與不痛之間。每個反射區按摩的時間,因人、因病、因反射區有別而不同。一般每個反射區按摩的時間是1~3分鐘,年輕人、慢性病者、頑固性疾病患者按摩時間要長。而年長者、急性病者、病因單純者,按摩時間要短。面療結束后,還要注意保暖,1小時內,不宜用冷水洗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