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被認為是中國“十二五”期間在經濟領域最重要的任務,然而“十二五”開局之年過去一半,高耗能產業卻頗有抬頭之勢。
2011年7月8日傍晚,國家能源局對外發布消息稱,今年電力需求增長的1 2個百分點中,電力、鋼鐵、建材、有色、化工和石化等六大高耗能行業拉動了5.1個百分點,從目前看,六大高耗能行業仍然是全社會用電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
在國家能源局近日召開的媒體通氣會上,該局電力司司長許永盛在談及今年部分地區出現“電荒”時即表示“從深層次看,(電荒)很大程度仍是經濟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式粗放、過多依賴能源資源消耗和體制機制尚待完善等問題所致。”
而在此前國家發改委召開的2011年全國電力迎峰度夏電視電話會議上,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也指出,當前工業生產特別是部分高耗能行業增長較快,必然帶來能源需求的快速增加,加劇迎峰度夏供需矛盾。
云計算顛覆全球產業發展模式
從今年的SlNOCES(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看,單是“聯動世界云籌未來”的主題就已經赫然將云計算這一新的產業發展趨勢提升到了戰略應用層面,隨之而來的將是全球產業游戲方式以及競爭格局的巨變。應該說,云計算的興起將改寫此前以硬件資源為基礎要素的全球產業競爭秩序,重新構建一種基于“云”的軟件與硬件相結合的綜合競爭體系。
在云時代,全球產業界的行業界限被打破,整個產業自然地分成了基礎硬件生產商、平臺服務供應商和軟件服務供應商三大主體,新的產業分工方式的出現也顛覆了原有的產業價值分配體系。可以預見的是,在新的產業價值體系下單一硬件制造商的產業地位將迅速衰落,其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中的地位也日漸式微。
由此看來,云計算的快速發展有望成為第三次技術革命浪潮中最具創造性的一大事件。在云計算時代,所有的信息數據都將集成在云端之上,人們通過不同的硬件設備及網絡連接方式接入散布信息數據的云端,人、終端設備、網絡、“云”組成了全球產業的新角色。
上半年汽車出口增逾五成
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獲悉,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企業出口實現38.11萬輛,同比增長56.99%。其中5、6月連續-創月出口量新高,僅6月出口量超過8萬輛。
“世界經濟逐步恢復將有利于我國汽車產品的出口,今年汽車出口有望超過金融危機前水平。”中汽協助理秘書長朱一平表示。海關進出口數據顯示,1-5月全國汽車商品累計進出口總額為535.36億美元,同比增長29.47%,其中出口金額248.85億美元,同比增長32.44%
物聯網“十二五”規劃課題組核心成員日前透露,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導的《物聯網產業“十二五”規劃》已完成起草工作,現已呈交工信部進入最后論證階段,其基本構架已成型。
中國工程院院士、物聯網“十二五”規劃課題組首席專家鄔賀銓還介紹,“十二五”期間,國家不會指定大型企業進入物聯網產業進行產業推動,而是將細分領域的具體應用項目進行公示,鼓勵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和研究機構申請。
“物聯網產業‘十二五’規劃除了會對未來的整體構架作出規劃外,還會針對物聯網產業涉及的具體應用領域分門別類進行專項規劃,每個專項都會對一個特定的應用領域進行細致規劃。”上述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細分專項規劃在我國“五年規劃”中并不多見,說明國家對物聯網產業發展給予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