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理論的提出者熊彼特是一位關注社會與經濟發展變遷的宏觀經濟學家,因此他對創新的定義也比較抽象。他認為創新是一個將生產要素重新組合,最終經過生產經營體系創造利潤的過程。從微觀層面看,創新有五種途徑,也就是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資源配置創新和制度創新。
微創新是對熊彼特創新理論的精細化和現代化,它在創新的基礎上發生了一些分化和演變,大體可以分為:技術型微創新、功能型微創新、定位型微創新、模式型微創新、服務型微創新以及整合型微創新。
技術型微創新
盡管微創新高舉“忘記技術,體驗為王”的大旗,但無可否認的是,技術仍然是直接改變用戶體驗的一個要素。
上海漕河涇開發區一家專門從事手機周圍芯片研發的企業,在國際上手機核心芯片的技術還是為高通、英飛凌等巨頭所壟斷的背景下,專注于手機周圍芯片的研發。針對部分手機用戶希望手機喇叭聲音大這一體驗需求,他們大力生產支撐山寨手機“大喇叭”的芯片,隨著大喇叭手機暢銷能歌善舞的非洲用戶市場,這類芯片銷售得非常好。這家公司從零起步,不到3年的時間年銷售額已經達到4000余萬元。
與十年磨一劍式的“大創新”的技術驅動力如CDMA技術、藍光技術等相比,微創新中強調的技術要素,不是耗時長久的研發,更多的則是一個微小的點上的突破,或是對已有技術與眾不同的創新性應用。從滿足用戶的某種需要,或給用戶帶來某種能夠投其所好的獨特體驗出發,進行周期短、應用快的技術創新、改良或運用,才是技術型微創新的核心。
功能型微創新
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的地鐵出口和很多商場你常常可以看到一群排著隊的年輕人,手里拿著一張張印有各種卡通圖案、麻將牌大小的手機鏈卡片,在類似ATM的感應區一揮,屏幕上就顯示出包括麥當勞等商戶的LOGO,點擊選擇后,機器就會打印出一張優惠券。憑借這張券,他們可以在附近3公里內的某家麥當勞就餐時得到優惠。這種基于RFID技術的“維絡城”卡推出于2007年,經過4年的發展已經在北京、上海、天津等7個城市擁有500萬維絡卡持卡會員。在過去3年中,公司的收入也以每年100%的速度增長。取得這樣輝煌的成績,只是因為它抓住了消費者愛優惠打折“討便宜”的心理,并在這基礎上結合先進的技術進行了一次創新。這種通過開發某種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或服務功能,制造出獨特的用戶體驗的創新活動就是功能型微創新,其本質是發現并滿足用戶對產品功能的需求。
功能型微創新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例如“維絡城”卡、團購等,創造出一種具有全新功能的產品或服務的微創新。另一種則是在原有品類的基礎上搭載全新的附加功能,或對品類原有功能進行組合調整的創新。
2008年,SNS社區開心網憑借著搶車位、買賣奴隸的免費小游戲,迅速在中國的白領階層中流行起來。后來,開心網又推出的偷菜、釣魚等游戲,甚至一度成為一種文化現象。這種植根于人脈的免費小游戲,就是開心網為SNS添加的新功能。依靠持續性的“微創新”,在短短兩年的時間理,開心網就從0躍升到全球Alexa排名前100的網站,擁有數千萬的注冊用戶,每天數億的頁面瀏覽量。
定位型微創新
在家長普遍將網絡游戲視為影響少年兒童學習和成長的洪水猛獸時,淘米網卻將自己定位成了兒童互聯網娛樂產品的提供商,推出了國內首個兒童網絡虛擬社區《摩爾莊園》,國內相當受歡迎的兒童太空探險虛擬社區《賽爾號》等多款面向5~15歲不同兒童用戶群的線上社區產品。
通過對產品或服務進行獨特定位,并針對這一定位進行產品設計,達到創造獨特用戶體驗的目的,這就是技術型微創新的核心內涵。跨界與錯位,是定位型微創新常用的手段。
招商銀行的信用卡應該算是定位型微創新的又一典范。根據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招商銀行將信用卡分為了YOUNG卡青年版、酒店航空系列卡、餐飲娛樂系列卡、時尚女性系列卡等14個類別,每種卡型都有著與之相對應的特殊服務。這樣的創新不僅方便了客戶,也使得招商銀行信用卡的開卡人數逐年遞增。
模式型微創新
商業模式創新作為一種新的創新形態,其重要性如今已經不亞于技術創新。模式型微創新即通過引入新的商業模式,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獨特的用戶體驗,從而占領擴大市場的過程。
2010年3月,美團的上線,開創了中國電子商務的團購時代。由網站作為發起者,組織團購,為消費者發現值得信賴的商家,以規模采購的優勢讓消費者享受超低折扣的優質服務;同時為商家找到合適的消費者,成為給商家提供最大收益的互聯網推廣。美團網開創的這種采購模式,在中國互聯網領域迅速掀起了一場戰火綿延至今的“千團大戰”。
至今為止,中國的團購網站已經發展到了2000多家,這直接導致了一個問題——因為選擇太多,消費者根本不知道哪一個產品是最適合自己的,于是這也造就了團購行業的第二次微創新。團購搜索引擎就是這次微創新的產物,它很好地解決了前面提到的問題,同時也使得中國團購行業的發展軌跡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很多消費者不用再去記住哪個網站的服務最好、折扣最低,需要的只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在搜索引擎上尋找最適合自己需求的商品或者服務。由此可見,這次的微創新屬于功能型的微創新。
服務型微創新
能創造出獨特用戶體驗的,其實并不是產品本身。在這個用戶至上的年代里,企業提供服務的質量與方式,也同樣是用戶體驗的決定性要素。通過貼心、周到而有特色的服務,營造出良好的用戶體驗,是服務型微創新的本質。
1995年,招行推出“一卡通”時,并不是一個強勢品牌,而如今的它卻擁有著銀行界“極具創新力”的名號,改變這一切的只是柜臺前的一顆糖。走進任何招行的大廳,你都會發現它柜臺前總擺放著一些糖果,有些大廳還擺放著沙發座椅,甚至在一些分行里還能看見咖啡和牛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用戶專享的。這種做法讓人備感溫暖,打動了千萬顧客。
整合型微創新
如果說單一類型的微創新就是商業競賽中的單項創新比項,那么整合型的微創新則像是十項全能。具有整合型微創新特性的產品,也許在某個單項上有所創新和突破,也許在單項上只是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良,但卻能夠針對需要實現的用戶體驗,用最適合的方式將各種微創新元素進行整合,統一在產品當中,最終達到打動用戶的目的。
整合型微創新是一種持續性的微創新,根據用戶和市場的反映,通過對各種微創新元素、各種產品、服務及營銷上的細節進行調整和改良,使產品具有持久的引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