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筠
《突尼斯,左望滄海,右擎流沙》
■ 資深旅行媒體人、攝影師
■ 撒哈拉的起伏沙海和寸草難生的礫石曠野,很讓我們領受了洪荒年代的地球風貌。在方圓數百公里壯闊嚴酷的不毛峽谷穿行,仿佛我們才是降落在這片星球的外星族類。某天,如果在荒漠公路行駛中突然發現某地停了四五輛越野,或者突然間人影螞蟻樣游移,九成概率,這個地方就是影迷追逐的電影外景地。現實與科幻、真實與虛構,nonfiction的突尼斯于是部分演化成fiction的電影突尼斯,“星戰系列”、《印第安納.瓊斯》、《英國病人》、《布萊恩的一生》、《拿撒勒的耶穌》……就是突尼斯“電影大餐”的一道道菜肴。
本刊編輯部
《無博餅,不中秋》專輯
■ 廈門一向有“小春節、大中秋”之說,八月的廈門,稱得上“骰子之城”,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里,滿城盡是骰子聲,至于廈門人,他不在博餅桌上,就在去博餅的路上。
本刊編輯部此次并沒有太多去關注博餅的歷史,因為僅僅關于這個,已經讓民俗專家們爭吵到不行,也沒個結果,我們只需曉得,博餅是廈門的“專利”。
我們也不過隨意在廈門的街巷尋一些普普通通的在廈門生活的人,對每個人問了同一個問題:“能講個你的博餅故事嗎?”幾乎每個人都在三秒以內,脫口而出一個真實生動的故事。因為如此,我們明白,對于廈門人來說,無博不廈門,無博不中秋,如果你在農歷八月的時候來到廈門,不參加博餅,就枉來了,博餅使得你可以一種喧鬧、有趣的方式,自然地貼近廈門和廈門人。在擲出骰子之前,你需了解一些規則,知曉可以去哪些地方博餅,這些內容在本期博餅專輯中均有體現。
萬十三
《有一種幸福叫成都》
■八零后,居成都,資深雜志人
■ 巴適這個詞,大意相當于北方人酒足飯飽之后的一聲“舒坦”,但比舒坦的上鏡率高得多。來一兩怪味面是巴適;拿一碗五塊錢的素茶打發一下午的時間是巴適;天氣悶熱時出租車司機笑瞇瞇地擰開了空調也自言巴適;一到周末出城方向的公路擠得水泄不通,終于車龍緩緩向前挪動了,也巴適。它近乎一句口頭禪,用以形容小富即安的滿足感,不作他想。“巴適得扳”的最后一個詞是動詞,與“蹦跶”類似,意思是,舒服得都想蹦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