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朋友曾經這樣問我“夏天去福州,會不會直接熱死掉!”好吧,至少我沒有,那么多的、一代一代的福州人也沒有。有時我會想,這是因為這座城市的榕樹吧,她幾乎是一座被蔭蔽在榕樹天般傘蓋底下的城市,炎炎夏日,同樣稱得上火爐的福州城,正是因為榕樹那匝地綠蔭,而有了絲絲安逸與從容。
福州熱源起拂曉,太陽剛升起來,空氣隨及變得溫燙起來。細細的汗水無時無刻不存在著,只要走出房間,步行在街上,在無遮無攔的路上真覺得會被太陽殺死。即便是在屋里,地板上蒸騰起來的熱氣也會讓人變得煩躁不堪。
“一條毛巾一把扇,一張躺椅擺門前”,福州人就是一代又一代地這樣納涼過來的。在福州文化底蘊最深厚的三坊七巷,一位老人與我攀談,對于我無法忍耐的福州夏天深感不以為然。他說在他10歲的時候,既沒空調也無電扇。天一熱,就在院子里的天井里,打一盆清涼的井水,放在床前,有了這一盆水,房間里的溫度就比外面低好幾度。然后用井水擦竹席、擦地板。家境富裕的人,用自制竹筒噴水器,將水噴到房頂給屋頂降溫,就像下雨一樣。入夜之前,家里的主人還會用清涼的井水把涼席和竹窗簾打濕。這樣一來,并沒有覺得夏日有多么難耐。
“前人種樹后人乘涼。”辛苦了一天,也被熱浪折磨了半天,入夜,洗過澡,吃罷綠豆湯,像他這樣的“老福州”們會不約而同地選擇榕樹下、天井里、石廊外擺竹躺椅,似乎這里的人把一切生活都搬到了樹底下,男人坐著抽煙、女人聊些閑話,在樹下聽戲、聽評話。評話先生手上的那片鐃鈸一響,榕樹下人會越圍越多,《甘國寶》、《雙玉蟬》、《彭公案》,一出接一出的唱到人漸散去。聽戲的人越聽越入迷,忘記了一身的汗與燥熱。直到夜深,回到濕涼的家里休息,或者直接去江邊睡覺。
我終于了解榕樹存在于這座城市的重要意義。福州市區內據說有16萬多株榕樹。離開喧鬧的干道,遠離繁華的商業區,走在老城的大街小巷上,到處都有榕樹。隨便走進一條小巷,也許路邊庭院中便有榕樹郁郁蔥蔥的枝葉伸出,只此一棵,便帶給了整個庭院一片綠蔭。看著老人在榕樹下納涼,閑閑散散地聊天;又看著小孩兒在樹下蕩秋千、爬樹、掏鳥窩……一棵大榕樹,已足以把生活的閑情逸致收羅其中,這是福州人擁有的財富——榕樹于他們,竟然是如此親切,像是身邊朝夕相伴的家人一樣。
“綠蔭滿城,暑不張蓋”的一城榕樹,庇蔭著福州人的生活,很多的故事都發生在榕樹下,倒是如今高樓多了,榕樹少了,會發生工人熱斃于路旁的事情。
如果有朝一日榕城沒了榕樹將會怎樣?榕樹那自身強大的生命力,早已潛移默化滲透到福州人秉性里。榕城人那種不屈不撓、堅忍不拔的意志力,生命里那一脈根柢,和這滿城榕樹千絲萬縷的根須都緊緊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