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夏夜,最適合納涼。一入夜就涼起來,單車的鉸鏈聲在胡同里響著,熟悉的人都在某個路燈下,彼此和對方閑聊著,拖著長長的尾音,只可惜胡同和大雜院越來越少。
南方的夏天,熱像只幽靈,無處、無時不在。空氣像是胡亂纏在身上的絲,扯不開。幾個朋友去吃宵夜,在煩悶的夜里推杯換盞,慢慢我才知道,原來在南方、城市,納涼就是坐在街頭的排檔里吃吃喝喝。
過長江,夜宵成了一種態度,無論暑寒,往往一條街的大排檔,都是不重樣的口味。我曾很歡喜喝粥。粥里放上點豬雜或者蝦,再蘸上點辣椒圈,味道很好。而在杭州,春天只有幾天,夏天卻可以足足有半年。
巴蜀和湘鄂,夏天的晚上是小吃的天下。麻辣和冰啤是永恒的主題,吃到嘴里的辣混合著扎啤,下到胃里是那樣的爽快。在成都,兩塊錢來個兔頭,一邊啃一邊喝雪花。在長沙,街道上是路燈、小吃、古惑仔一樣的小青年、水靈靈的女孩、穿著汗衫的老人、隨便搭起的麻將桌、霓虹燈閃爍下的洗腳城、遍地的冷飲攤。在綿陽、都江堰、宜賓……去碼頭邊的茶館喝茶,聽著汽笛聲,看著霧氣蒼茫,到小巷的門口坐坐,看人們擺龍門鎮、下棋、打牌,收音機里放著的是李柏青。大夏天也隔三差五就要吃火鍋,就著白酒,喝起來吱吱響,小孩兒被花椒麻得拼命吐舌頭,滿頭大汗沖個澡,再往巷子里跑。在武漢,花兩塊錢,坐坐武昌到漢口的輪渡,看長江被太陽炙烤得像要燒起來,躲在船中陰涼處,想想江岸上在酷暑中穿行的人們,漢正街正熙熙攘攘,而某個瘦高的女孩,是否正在江對岸望著我……
有位朋友發給我西安夏天的照片,老式居民小區里包裹著一排平房,一群老人,搖著大蒲扇在吃飯。西安人夏天要吃涼粉、涼皮、涼面,雖然都帶上“涼”字,但那畢竟是面,涼不到哪里去。只是,這個“涼”字讓我憑空覺到一種古意,心境為之一涼。
不知新疆的夏夜是什么樣子。沙漠氣候涼得快,晚上應該有些冷,烏市的朋友說,人民廣場上的烤羊肉,十塊錢就能吃個解饞;如果往南疆走,維族朋友在家里給你唱木卡姆,可以鬧上一整夜。
是啊,每個城市都有一種夏天的樣子,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段兩段與某個地方牽連在一起的夏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