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我們精心打造的現代戲《柳河灣的新娘》參加第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11日、12日在上戲劇院的兩場演出,上海觀眾和諸多媒體給予了熱情贊譽和極大關注,作為西安秦腔劇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我心中十分激動,倍受鼓舞。
回想我們創排這部作品走過的四年歷程,可說是精打細磨、不斷提高、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過程。
2008年,我們創排了《柳河灣的新娘》,《柳河灣的新娘》繼承和發揚中國戲益傳奇性的傳統,將傳奇性、抒情性、史詩性融入宏大的敘事之中,情節大開大合,人物命運大起大落。在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家族矛盾相互交織,傳統勢力、傳統舊觀念跟新思想、新文化激烈碰撞的厚重時代背景下,刻畫了一個美麗、善良、忠貞又忍辱負重的女性形象。該劇剛一搬上舞臺,就在2008年第四屆中國秦腔藝術節上一舉奪得六項大獎;10月在第五屆陜西省藝術節上榮獲劇目大獎并囊括所有單項獎11月被中宣部選調進京參加“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全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院團優秀劇目匯報演出”;2009年5月榮膺第十一屆陜西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9月又獲第十一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劇中女主角柳葉的扮演者惠敏莉也因此劇榮獲第二十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幾年來,我們先后組織了九次規模不同的劇目研討會,聽取不同層面專家和觀眾的意見,八易其稿,使劇目日趨成熟。特別是2009年聘請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盧昂加盟主創團隊,從劇情、音樂、表演、人物把握、演出節奏、舞臺調度、舞美等多方面進行提升和深度打磨。2010年3月《柳》劇完成全新改版,確定了清新質樸的演劇風格,全劇空靈、飄逸、凄美、寫意、抒情,舞臺調度開合有度,富有畫面感;劇中突出了關中民俗,使得該劇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演員表演追求刻畫人物心理與外在形體表演的統一,力求唱念做舞俱佳,載歌載舞、舒展細膩,形成了傳統與時尚完美結合的獨特藝術風格。唱腔設計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的原則,主要人物的唱腔仍沿用了傳統聲腔和結構,突出易俗社唱腔特色在創新中突出劇種特色、韻味和激越、慷慨、深情、細膩、渾厚、奔放的特點。音樂創作中對全劇音樂結構做了大幅度的調整和創作,改寫了柳葉的主題音樂,更加突出了人物的質樸、深情、委婉、凄美。
2010年12月,《柳河灣的新娘》入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資助劇目。目前,該劇正在沖刺“全國十大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真心希望《柳河灣的新娘》在精打細磨、不斷提高、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