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是一位古錢收藏愛好者,又是《收藏界》的熱誠讀者和積極支持者,在《收藏界》成立十周年之際,特撰此文,以示慶祝。
一、《收藏界》在讀者心中的威望
《收藏界》雜志立足于讀者,設立的書畫、玉石、瓷器、紫砂、古玩、錢幣等欄目內容豐富,近年來越辦越好,辦出了特色,威望也越來越高,受到了國內外廣大讀者的熱愛。
通過閱讀《收藏界》,我的收藏認知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尤其熱衷于“老董泉苑”,千余篇一錢一議的論述文章極大地展現了我國歷代古錢幣中的珍品瑰寶,并且在探討中國錢幣文化的研究方面成績卓著。目前,筆者存有《收藏界》雜志55本(2007年開始每月一期從不間斷),通過董大勇先生實踐經驗的指導和解答有關問題,讓我受益匪淺。
二、解讀總編視線與短評
一心為讀者服務的總編董凡在每一期的“總編視線”中的親切美文,有如畫龍點睛一般。“老董泉苑”也有很多精彩文章,不可不讀,如《羅伯昭先生藏泉五十大珍趣聞》。眾所周知,羅伯昭先生所收藏的錢幣不僅包羅中外古今,其收藏質量之高也是屈指可數的。丁福保先生曾評價說:伯昭在同好中年較幼,好泉較晚而癖嗜之,深搜羅之勤,余嘆不如。其所藏雖不逮(張)叔馴、(陳)仁濤,然篋中不乏新穎可喜之品,兩宋鐵范,尤為可觀。此文為我們披露了羅伯昭先生一些不為人知的收藏趣聞,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羅伯昭先生不僅是一位收藏大師,而且對錢幣學素有研究,所撰所述,無不顯示出真知灼見。欄目主持人董大勇先生的一些慷慨激昂、催人奮進的語言,難能可貴,使泉友們對中國錢幣學文化更多了一些積極探索的熱情。
文章《羅伯昭先生藏泉五十大珍趣聞》的資料是由羅伯昭先生之親屬提供的,經筆者撰稿完成。此文與原中國錢幣博物館館長、中國錢幣學會秘書長戴志強先生的新著《解讀中國錢幣市場》一文同時發表在“老董泉苑”上,充分顯示了《收藏界》對錢幣學文化展現的一個新亮點。
筆者及時把這期《收藏界》親自送給了在蘭州的羅伯昭先生之女—羅炯女士,她和愛人邢玉珂先生喜出望外,對此高度贊賞了一番,認為《收藏界》雜志辦得很有中國特色。
三、筆者專程拜訪董大勇先生
十年前,董大勇先生在《收藏》主持錢幣專欄時,筆者就是一位熱誠的讀者,還購買董先生的錢學著作來學習,深入探索古錢幣的收藏與研究,使筆者在對古錢幣的收藏、整理、分類、裝冊以及學習應用方面打下了基礎,繼而收藏質量大大的提高,還發表過一些錢學文章。
收藏盛世,盛世收藏,全國各地的收藏熱一直持續升溫,古錢亦屬其中之一。由于古錢幣增值較快,故收藏者越來越多。不過專項研究者卻比較少,贗品充斥著市場,有好多收藏者以假當真,吃盡了苦頭。基于此,筆者于2007年10月慕名專程拜訪了董大勇先生,先生熱情好客,誠實忠厚,學風謙虛,錢學知識博淵,對筆者的問題一一給予解答,讓筆者乘興而歸,大勇先生不愧為當代錢幣學大師,深得讀者青睞。
董大勇先生出身錢學世家,先父董三策老先生在世時精通金石、書畫、泉學等,也是西安著名收藏家。大勇先生繼承先父遠大志向,在改革開放新時代,獻身于《收藏界》開辦錢幣學專欄,推陳出新,百家爭鳴,辦出了成效,為我國錢幣學的“收藏、研究、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不得不令人由衷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