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大美青銅。吉金珍品,舉世推崇。
五千年前,石破天驚。黃河流域,肇始制銅。
仰韶刀具,最早器形。禹制九鼎,自古傳頌。②
青銅時代,夏晚始興。商代繁盛,西周頂峰。
春秋末期,壯麗轉型。千幾百載,青史稱雄。
國之重寶,王權象征。勢力財富,鼎食鐘鳴。
禮樂兵器,制不厭精。飲食雜具,各司其能。
彝壺簋爵,子孫寶用。鬲尊鑒缶,彰顯崢嶸。
觚斛觶觥,鉞鐃鏡。盤盨,甗瓿甑瓶。
種類繁多,難盡其型。美哉壯哉,琳紛呈!
大河上下,太行西東。茫茫九州,皆鑄青銅。
殷墟婦好,精器集中。司母后鼎,體碩最重。③
周岐扶風,窖藏成坑。形制豐富,貴在多銘。
風格怪異,廣漢三星。人物造像,驚詫鴻蒙。
曾侯乙墓,出土編鐘。氣勢恢宏,大音希聲。
采礦冶煉,浩大工程。范模之法,三代皆用。
銅錫合金,赤黃白青。設計鑄造,鬼斧神工。
紋飾抽象,夸張變形。饕餮夔龍,兇悍猙獰;
獸首雷紋,怪異威猛。帝使鳳神,天人溝通;
棱脊波曲,華美莊重。內賞其韻,外贊其形!
青銅鑄銘,漢字盛行。金文鐘鼎,千秋傳誦。
懷賢祭祖,賞賜載功。或記策命,或書約盟。
銘文最長,當屬毛公。散盤盂鼎,書體彪炳。④
古樸沉雄,妙至化境。宛如游龍,翩若翔鳳。
考古斷代,猶顯其重。歷史謎團,文助澄清。
春秋之后,失蠟法興。分鑄焊接,創新應用。
諸侯列國,品類爭鳴。奇巧綺麗,雕刻玲瓏。
蓮鶴方壺,復雜臻精。蟠螭虺紋,繁細鏤空。
冰鑒尊盤,透雕多層。寶劍百煉,誰與爭鋒?
錯金鏨銀,鑲玉嵌紅。光華燦爛,巧奪天工。
古往今來,至寶青銅。夢寐以求,珍藏者眾。
齊魯之戰,為索饞鼎。太宗舉鑒,善惡分明。
徽宗雅愛,廣集為榮。金石之學,興起北宋。
真品偽作,歷代紛爭。奇聞逸事,層出不窮。
奪寶護寶,離合情濃。撲朔迷離,唏噓嘆詠!
每賞珍寶,幽然動情。神會古賢,遙思匠工。
深山鑿石,烈火煉熔。精雕細琢,血汗凝成。
青銅風格,英雄品性。干將莫邪,可泣可頌。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屈子劍歌,寧折不從。
吉金青輝,秉直剛錚。民族精神,氣節光明。
國寶國粹,大道大同。青銅文化,輝映碧空!
編纂詞典,旨在傳承。數載艱辛,月落三更。
眾人幫助,付梓殺青。有幸作賦,禮贊青銅。
奉與先賢,敬其匠工。獻給讀者,吹簫引鳳。
且為后記,詞陋意誠。錯疏之處,揖謝匡正。
2010年8月于北京
注:①此賦為《青銅詞典》一書的代后記。
②夏禹時天下分九州,用各州貢金鑄九鼎,每鼎萬余斤,以定天下。
③司母戊鼎出土于殷墟,重875公斤,為商周青銅器之最重者。
④毛公鼎銘文共499字,為單體最多銘文者。
(責編:魏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