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成帝死時,正當(dāng)45歲的盛年。死后,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專寵十余年”的顯赫地位遭到了無情的顛覆:以大司馬王莽為首的專案組,秉承皇太后的旨意,呼應(yīng)“民間歸罪趙昭儀”的社會輿論,展開了徹查行動。迫于壓力,妹妹趙合德自殺;姐姐趙飛燕因立太子有功,不僅被繼位的漢哀帝赦免,而且被封為皇太后,漢哀帝死后,被王莽廢棄,亦步其妹后塵自殺。
趙飛燕和趙合德,這兩個出身寒微的宮人,身負異秉:被父母拋棄后三日不死。在陽阿公主家學(xué)習(xí)歌舞的趙飛燕,因體輕如燕,被稱為“飛燕”。恰逢漢成帝微行,見到趙飛燕的美貌和舞姿,一見傾心,遂召入宮中。趙飛燕又把妹妹趙合德介紹給成帝,二人都被封為婕妤,俱得寵幸。
鴻嘉三年(前18年)冬,漢成帝廢掉立了14年的發(fā)妻許皇后。兩年后,立趙飛燕為皇后,封趙合德為昭儀,地位僅次于皇后。
立趙飛燕為皇后的過程一波三折。因為她出身微賤,皇太后很不滿意,頗有刁難。于是,趙飛燕求助于太后的外甥,時任侍中、可以自由出入禁中的淳于長。淳于長說通了太后,先封趙飛燕的父親為成陽侯,解決了出身問題;一個月后,才立趙飛燕為皇后。而淳于長,這個漢成帝的男寵,因為遂了成帝的心愿,也被封為定陵侯。
遺憾的是,姐妹倆專寵十余年,竟然沒有生出一個孩子。為了保住榮華富貴,姐妹倆接受了定陶王祖母傅太后的賄賂,勸說成帝,最終立定陶王劉欣為太子,是為漢哀帝。《漢書·成帝紀(jì)》載:元延元年(前12年),“昭儀趙氏害后宮皇子”。而《漢書·外戚傳》對趙合德誅殺皇子的記載更豐富,更富于文學(xué)性,宛如班固親見。王莽專案組,司隸解光的調(diào)查報告披露了這樣生動的細節(jié):許美人懷孕后,趙合德大吃其醋,用手捶墻,用頭撞柱子,從床上摔下來,哭著絕食。漢成帝也只好跟著絕食,然后命人抱來許美人的孩子,和趙合德一起弄死了他。
這是一個不合常情常理的故事,成帝絕非變態(tài)到居然連自己的皇子都親手誅殺的地步。即使成帝對趙合德因愛生畏,但是在皇位歸屬正統(tǒng)的重大問題上,成帝也絕不會妥協(xié)。這是皇權(quán)社會最重要的問題,具有無可置疑的惟一性。
如此一來,事情就變得可疑起來。
查《資治通鑒》,從漢成帝即位到趙合德害皇子的20年間,朝野一直都在為成帝無子的事實困擾和焦慮著。即位第三年,即有大臣“以為后宮女寵太盛,嫉妒專上,將害繼嗣之咎”;第四年,有大臣甚至勸成帝“廣求于微賤之間”,放棄皇室至高無上的尊嚴(yán)來解決繼嗣問題;第五年,“中外皆憂上無繼嗣”;第九年,“時上無繼嗣,體常不平”;第十三年,“上始為微行”,未嘗不是“廣求于微賤之間”的意思;第十四年,大臣痛言“今即位十五年,繼嗣不立”;第十九年,“上以無繼嗣,頗好鬼神、方術(shù)之屬”,等等,可見成帝枉有后宮三千卻無一子的事實是當(dāng)時朝野的頭等大事。
其實,繼嗣的問題,在成帝還沒有即位、還在做太子的時候就顯現(xiàn)出來了,發(fā)妻許皇后流產(chǎn)兩次,都沒有生出子女。無獨有偶,一度受寵的班婕妤“有男,數(shù)月失之”,也流產(chǎn)了。從醫(yī)學(xué)的角度說,如此頻繁的流產(chǎn),只能歸罪于成帝本人的生理缺陷。這是正史不愿面對和承認的事實。一個承平時代的皇帝,年富力強,體格健壯,又擁有無數(shù)國中最美麗的女人,耗費將近30年的時間,居然無一子嗣,除了生理原因,難道還能有另外的解釋嗎?
即使在王莽專案組的調(diào)查報告中,也能看出這一蛛絲馬跡。
司隸解光的奏折中說:元延元年中,中宮史曹宮自稱生的是成帝的兒子,卻被成帝賜死,還說:“不要問是男是女,是誰的兒子!”然后當(dāng)此兒未死時,成帝賜藥給曹宮,讓其自殺,可笑的是,曹宮臨死前居然還以為是趙合德姐妹欲擅天下,而且自辯兒子像孝元皇帝——即成帝的爹——卻不說像成帝,毫無疑問是拉大旗作虎皮,搬出成帝的爹來壓成帝,以求保全性命。成帝當(dāng)然知道自己的生理缺陷,所以才不問“誰兒也”而一律誅殺——既然我知道不是我的兒子,你就是搬出我爹也不頂用,你為什么不說像我?因為你知道絕對不是我的兒子!況且班固記載“掖庭丞吏以下皆與昭儀合通”,既然這些人能與趙合德私通,為什么就不能與許美人和曹宮等人私通呢?
還有一條佐證。成帝是猝死,即毫無征兆就死了;如果成帝不自知生理缺陷,在沒有子嗣,而且身體健康的情勢下,絕對不會馬上立非嫡親的侄子為太子,而是要等到自己的皇子出生。可是,這一不可能的情況卻恰恰發(fā)生了:綏和元年(前8年)春,立定陶王劉欣為太子;僅僅隔了一年,綏和二年三月,成帝就駕崩了。如此緊鑼密鼓,恰是成帝自知生理缺陷的鐵證。
趙飛燕和趙合德二人“害皇子”的所有罪證,全部出現(xiàn)于司隸解光的調(diào)查報告中;而司隸解光,恰恰是王莽專案組的成員。合乎邏輯的推演結(jié)果,只能說這是王莽授意的誣陷。
王莽為什么要誣陷趙氏姐妹呢?其間與淳于長干系極大,因為趙飛燕當(dāng)皇后幾乎完全得力于淳于長。綏和元年(前8年),即成帝駕崩前一年,大司馬王根因病免職,而淳于長居九卿之首,按照慣例,應(yīng)當(dāng)接任王根所遺之職。此時王莽任侍中、騎都尉、光祿大夫,當(dāng)然爭不過淳于長,于是,王莽派人暗中窺伺淳于長的行動,終于被他捉到了把柄。原來淳于長此人耽于聲色,和廢棄的許皇后寡居的姐姐私通,娶為小妻。許皇后通過姐姐賄賂淳于長,想恢復(fù)婕妤的位置。淳于長垂涎于許皇后的國色,通過其姐給許皇后傳遞情書,極盡調(diào)戲之能事,過足了意淫的癮。沒想到工于心計的王莽早已埋下伏兵,偵知了這一情事,馬上向病榻上的叔叔王根告密,并說:淳于長見您久病不起,非常高興,自以為可以取代您輔政了,已經(jīng)向人封官許愿了。王根聞言大怒,將淳于長處死。王莽遂除掉了最大的政敵,順利地升遷大司馬,時年38歲,正當(dāng)年富力強。
可是,萬萬沒想到,漢哀帝感激趙飛燕立自己為太子的功勞,不但不治趙飛燕的罪,反而尊趙飛燕為太后;不僅如此,哀帝的母族成了新的外戚,原來的王氏家族遭到了重大打擊,大司馬、新都侯王莽也被遣回家中。
漢哀帝僅僅在位六年,元壽二年(前1年)六月駕崩,年僅26歲。他的侄子繼位,是為漢平帝,時年九歲。太皇太后征召王莽為大司馬,王莽隨即展開了對已經(jīng)升任皇太后的趙飛燕的瘋狂報復(fù):首先貶趙飛燕為孝成皇后,一個月后,又迫不及待地把趙飛燕廢為庶人,當(dāng)天趙飛燕就自殺了。至此,王莽終于徹底肅清了成帝的殘余勢力。
九年后,王莽篡國,建立新朝,漢嗣中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