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湖州南潯鎮輯里村曾以出產優質白絲獲1851年英國倫敦第一屆世博會金獎而聞名天下。如今,養蠶農家首次成功飼養了蘇州大學培育并提供的天然彩色蠶種。這種利用天然彩色蠶資源并通過基因轉移和分子改良等技術養育的蠶種,以它的優良繭質和比普通家蠶增加約10%的收繭量讓蠶農喜獲豐收。
據文獻記載,湖州先民早在4700年前就栽桑養蠶,由蠶繭而繅絲,遂盛產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紡織原料—蠶絲,謂之“湖絲”。輯里村自元末開始養蠶制絲,出產的優質白絲因具備“白、凈、柔、韌”的特點,使“輯里絲”成為“湖絲”中的精品,它甚至比一般“湖絲”多掛兩枚銅錢而不斷。從明朝中葉起,“輯里絲”因被指定為制作皇帝龍袍用料而聲名鵲起。1851年以來,“輯里絲”更因它為中國奪得首個世博會金獎而成為海內外蠶絲市場的品牌翹楚。
目前,湖州十萬人家絲綢科技有限公司已生產出以此種彩色春繭為原料的天然彩色蠶絲被。其超過白色蠶絲的柔韌度和較強的抗菌與抗氧化活性,使曾以“輯里湖絲甲天下”著稱的湖州“輯里絲”蠶桑文化續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