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再現那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并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由長春電影集團、上海電影集團等26家單位聯合出品,投資1億多元的大型史詩式獻禮片《辛亥革命》鎖定9月26日的國慶黃金檔,在國內外各大影院同步上映!
70多位明星全力參演
《辛亥革命》影片根據以孫中山、黃興為首的同盟會,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于1911年發動武裝起義的史實創作,并在尊重史實前提下有重大突破,是全景式展現辛亥革命歷史畫卷的一部大型獻禮影片。編劇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片《建國大業》編劇王興東、陳寶光,總導演是國際電影巨星成龍,執行導演是著名導演張黎;總制片人是浙江寧波籍的著名電影人王浙濱,她的先生就是該片的編劇之一王興東。
影片生動刻畫了孫中山、黃興、徐宗漢、秋瑾、黎元洪、袁世凱等63個重要歷史人物,且都由內地和港澳臺的明星出演。其中成龍父子均在片中披掛上陣,成龍扮演華興會、同盟會主要創始人黃興,成龍的兒子房祖名則飾演“武昌起義”中的年輕軍官張振武。父子倆在劇中打打殺殺,特別出彩。
孫中山無疑是《辛亥革命》中的一號核心人物。被觀眾譽為“最帥最像孫中山”的臺灣演員趙文瑄,自1993年機緣巧合被香港大導演李安看中,通過電影《喜宴》進入了影視圈。那時的他還不知道,在他此后將近20年的演藝生涯中,結緣最深的角色竟然是兩岸人民都景仰的一代偉人——孫中山。趙文瑄從1995年的電影《宋家皇朝》至今,已經三度在重要影視劇中扮演孫中山。在電影《宋家皇朝》中,他被觀眾稱為最帥氣的孫中山;在2001年播出的電視連續劇《孫中山》中,他飾演人物經歷最完整的孫中山;在2006年上映的電影《夜#8226;明》中,他演觀眾心目中最真實的孫中山,因此他是演孫中山最好的演員。而此次趙文瑄出演電影《辛亥革命》中的孫中山,他力求全力打造出最神似的孫中山。在50歲的時候第四度扮演孫中山,一直是趙文瑄的心愿。趙文瑄的父親是孫文學說研究學會的會員,畢生都在宣揚孫中山的理論。因為家庭的影響,趙文瑄和哥哥是從小讀著孫中山的書長大的,可以說趙文瑄一家都是孫中山的崇拜者。有著很深孫中山情結的趙文瑄一直期待有一天能演出最神似的孫中山,而這次的史詩式革命影片《辛亥革命》,無疑給了他一個最好的舞臺。
美女明星李冰冰在劇中飾演黃興的妻子、女革命家徐宗漢。關于徐宗漢扮演者人選,競爭非常激烈。此前曾傳出由章子怡扮演,然后是蔣雯麗、還有鞏俐出演,最終確定由李冰冰飾演。這次李冰冰有三重身份,不僅是演員,而且是聯合出品人和監制,李冰冰以片酬的方式投資《辛亥革命》,成為該片聯合出品人。《辛亥革命》也是成龍、李冰冰繼《功夫之王》之后的第二次合作,兩人上演了一段動人的“革命浪漫戀曲”,為全劇增添了許多情趣。
著名演員孫淳在《辛亥革命》中飾演袁世凱一角,孫淳曾在2003年與導演張黎在電視連續劇《走向共和》中有過良好合作,該劇中他所飾演的袁世凱成為全劇最獲好評的角色之一。上次為力求與角色神似,孫淳還特意增肥數十斤。這次張黎導演邀請他再演袁世凱,孫淳毫不猶豫選擇二度增肥,每天多吃了許多魚肉。
余少群在劇中飾演青年時期的汪精衛,也有新的突破。在以往的影視劇中,汪精衛是個大漢奸。而在辛亥革命時期,汪精衛還是個進步青年,他手上沒有多大的權力,也沒跟日本人接觸,而是積極地投身到辛亥革命運動中去。所以余少群在表演中把這個時期的汪精衛定位為一個追求進步、風華正茂的青年人。他說:“汪精衛雖然后來當了漢奸,但人不是一生下來就分好壞的,而是分階段發展變化的,如果按臉譜化去表演,那就不真實了。”
此外,被稱為中國影視界“五朵金花”之一的陳沖在劇中飾演隆裕太后,另一朵“金花”寧靜則扮演鑒湖革命女俠秋瑾。胡歌飾演林覺民,王亞楠扮演袁世凱的兒子袁克定,可以說個個手上都有絕活。據初步統計,該片有200多位演職人員參與拍攝,陣容相當壯觀。
戰爭戲在海州露天煤礦中拍攝
《辛亥革命》劇中有許多戰爭鏡頭,這些場景放在哪里拍攝最好呢?攝制組為此煞費苦心,派出多路人馬到全國多個地方尋找合適的外景地,最終踏破鐵鞋得來的戰爭戲拍攝地是遼寧省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礦。確切地說,是在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礦改建成的國家礦山公園里。《辛亥革命》主創人員千挑萬選最終選中了這里,主要原因是在這個巨型礦坑里搭景拍攝,非常符合辛亥革命時期那種荒蕪的場景,可以完全避免鏡頭穿幫現象。
據總制片人王浙濱介紹:1960年版人民幣的圖案上有一個露天煤礦,就是阜新海州露天煤礦。該煤礦于1953年建成投產,是當時亞洲最大的露天煤礦,同時也是全國第一個現代化露天煤礦。2005年,海州露天煤礦因資源枯竭關閉,在城市中心區遺留下一個長4公里、寬2公里、深350米的廢棄人工礦坑。從2009年7月27日起,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礦變身為工業遺產主題公園,名曰國家礦山公園。攝制組在巨大的礦坑里拍攝,礦坑四周恰好形成了天然屏障,在這里拍攝,就不可能像某些歷史片那樣突然在背景中冒出一座現代建筑,這就解決了一直困擾歷史片拍攝的一大難題。
2010年9月15日,《辛亥革命》劇組在海州露天煤礦正式開拍全部戰爭戲,所以這里是該劇的主要外景地。阜新市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劇組的拍攝,如協助搭建場景,為劇組供飯送水,總之為拍攝《辛亥革命》這部獻禮片提供了多方面大力支持。半個月后,劇組在阜新的戰爭戲拍攝完成后,就轉戰武漢、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地,大部分是內景拍攝,或在影視城里拍攝。此外,《辛亥革命》劇組還前往英國、法國等國拍攝孫中山、黃興等革命者當年在那里生活的場景。
演職員拍攝異常刻苦認真
《辛亥革命》戰爭戲在廢棄多年的海州露天煤礦拍攝,這給演員大大增加了難度,現場的風沙非常大,加上多場戰爭戲讓現場硝煙滾滾,眾多的爆炸場面讓所有的演職人員都“灰頭土臉”,往往一天拍攝下來回到住處,首要事情就是洗澡。由于拍攝現場比較偏遠,所以在拍攝間隙,想用手機和外界聯系也成了大問題,喜歡上網的房祖名在現場暫停拍攝的時候,常常會拿起自己的手機,到處尋找信號,此舉被工作人員打趣是在“與外星人聯系”。不過房祖名說:“這樣真實場面拍攝出來的戲,觀眾一定會喜歡。”
主要片場是在深入地下幾百米的底層坑道中,條件非常艱苦,拍攝過程中,成龍、李冰冰等演員吃盡了苦頭。拍攝時成龍在煤堆里滾來滾去的,簡直成了個“煤包蛋”,他一天洗3次澡都洗不干凈,睡覺時用手一掏耳朵或鼻子就會掏出煤屑來。有一場下著大雨為革命烈士收殮遺體的戲,身穿掛著紅十字標志白色護士服的李冰冰跳進冰冷的水里一拍就是好幾個小時。李冰冰飾演的徐宗漢,她在滿地泥污和雨水中奔走,將犧牲的革命烈士的遺體抱起來、背起來,并為烈士遺容擦去血跡和泥污,把其帽子、衣服整理好,然后送去掩埋。雖然又苦又臟又累,現場的逼真讓李冰冰心里感到甚至有點怕,但事后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參演《辛亥革命》的經歷令人難忘,電影的拍攝過程雖然是辛苦的,但氣場很偉大,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我覺得非常榮幸,非常值得。”
《辛亥革命》中唯一一場打戲,讓成龍發揮出了武打的特長。這場戲講的是20世紀初,孫中山(趙文瑄飾)首次回國,在船艙里。時任副元帥的黃興(成龍飾)建議孫中山穿上軍裝好威武一些,他倆于是交換了身上的服裝。眾人在歡迎孫中山時都沒有注意到危險來臨,惟黃興時刻保持危機感,他察覺到孫中山身邊有刺客后,立即與兩名刺客展開了一番你死我活的搏斗。在搏斗現場,扮演黃興的成龍頭戴禮帽,身穿剛從孫中山身上換下來的西服和風衣,一人對付兩名刺客奮力打斗。在近身肉搏中成龍甩掉了風衣,帥氣猶如當年《上海灘》中的“小馬哥”,勇猛地將兩名刺客擒獲。在這帥氣的背后,成龍經受的是拍戲中造成的傷痛。為了讓場面真實感人,他和以往一樣堅持不用替身,雖然他身手依然敏捷,應變能力依然無人能及,但手還是不幸被“刺客”扭傷且迅速腫了起來。成龍非常敬業,忍住疼痛堅持拍攝。為了精益求精,這場戲竟然重復拍了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