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園林,小橋流水,亭臺樓閣之間,一代宗師趙孟
與其弟子揮毫潑墨,吟詩作對。正在文人雅集之時,才情橫溢、風流倜儻的青年黃公望,施展才藝,受眾人夸獎,墨娘一見傾情,當即以畫筆為信物,定情終身……
新編越劇《山水黃公望》一開場,便帶著觀眾穿越時空,來到了600多年前的元朝,再現了一幕當時文人的風雅生活。國寶級名畫《富春山居圖》的傳奇經歷,以越劇的藝術形式在舞臺上得以全新詮釋。
“畫猶如此,人何以堪?”2010年3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兩會”新聞發布會上談到《富春山居圖》分藏兩岸,并表達了希望二者能早日合璧展出的愿望。一語激起千重浪,一時《富春山居圖》牽動著兩岸人民的心,成了2010年度最受關注的文化熱點之一,在臺灣、大陸乃至世界各地都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和共鳴。同年4月,杭州市就著手準備越劇《山水黃公望》的創演。
黃公望是中國元代著名大畫家,但除了畫作之外,留下的關于他的記錄并不多。有“畫中蘭亭”之稱的《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晚年精心創作的巨幅畫作,被業界公認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7月22日,“越劇王子”趙志剛的新作越劇《山水黃公望》在杭州首演。這出戲從出本子到定角色再到排練、合成,歷時半年,其間一直備受媒體關注和粉絲們的期待。當晚的演出現場座無虛席,梨園名流與越劇戲迷們濟濟一堂。有幾位手捧鮮花的粉絲,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他們表示:“期待這出戲已經很久了。”
新編越劇《山水黃公望》以兩岸《富春山居圖》合璧展出為背景,以黃公望和墨娘的凄美愛情為主線,闡釋“師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諧愿景。在劇中,黃公望因官場連累而慘遭入獄。為不連累墨娘,黃公望忍痛寫下一封休書。愛妾墨娘卻不離不棄,賣身為他進京伸冤昭雪而不幸身陷青樓,后因不愿黃公望見其受辱而赴死。這坎坷命運讓黃公望大徹大悟,他在道士無用師的引導下,歸隱富春,用了四年時間畫就了傳世名作《富春山居圖》。
墨娘的深情打動了太多人。于是,編劇和導演給這部愛情悲劇的結尾,加入了浪漫元素,《富春山居圖》畫成那夜,墨娘乘風而至,在云霧中,與黃公望攜手入畫。這一夢幻般的場景,不由讓人想起現實中《剩山圖》與《無用師卷》在分離數百年后,于臺灣合璧展出的盛景。
演出結束后,100多名觀眾擁到了臺前,久久不愿散去。他們只是想多看一眼臺上還未離去的演員。其中,也有不少年輕人。
該劇創演班底十分強大,由杭州市藝術創作中心特聘編劇、著名劇作家衛中擔任編劇,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李建平執導。據李建平介紹,從越劇的角度出發,這部戲還是會顯得戲曲化,在音樂、表演、唱腔、舞美、服裝等多個層面上,都是根據越劇的特點來設計的,充分體現了越劇的美學特征,“與傳統的才子佳人戲相比,這部戲會顯得更典雅、唯美、抒情,來突出劇作的文化品位,使得戲劇格調與《富春山居圖》相得益彰?!?/p>
該劇的靈魂人物黃公望,自然是由“越劇王子”趙志剛出演。俊美扮相,再加上他圓潤厚實、韻味雋永的嗓音,讓現場觀眾陶醉其中。趙志剛說,黃公望是他演過的難度最大的角色之一:一個性情中的普通人,從追求仕途到縱情山水,前后反差非常大——這也是他喜歡這個“寧靜天真一畫癡”的原因。趙志剛飾演的黃公望在劇中的形象刻畫得頗為豐滿,既有儒雅、才情、傲骨、頓悟,也有好酒、攬美、斗氣等細節和性情的表現。
劇中的虛構人物墨娘一角,由趙志剛的夫人陳湜扮演。這是“趙氏工坊”去年落戶杭州之后,趙志剛第一次和妻子陳湜同臺演出。年初首演的《蝶海情僧》,陳湜本來是女主角,可臨近演出,卻因為身體原因換了角。雖然這只是一個虛構的紅顏知己,但她對愛情的無私奉獻,讓觀眾唏噓不已。在劇中,她為了這個男人可以賣身,可以去告御狀,最后還為他殉情在富春江畔。最出彩的是“金殿陳情”一場戲,陳湜將墨娘的聰明、機敏、風趣、冷靜都演繹了出來,她幽默地將杭州方言中的兒話與越劇結合,唱了一出兒話小曲,終使黃公望化險為夷。戲里她感動了仁宗皇帝,現實中她更打動了觀眾,獲得滿堂喝彩。
既然是與《富春山居圖》有關,那舞臺設計也就離不開水墨元素。幾幅巨大的山水畫陳列在舞臺兩側,眼尖的觀眾一眼就看出,這就是《富春山居圖》的一些局部?!皩庫o致遠”的水墨意境立刻表現出來,真是一曲唱罷,人在畫中游。
對于情節上的設置,也有觀眾發出不同的聲音,認為戲中有的情節設計與歷史實際還有距離。
據了解,《山水黃公望》杭州首演后,將作為兩岸文化交流項目之一于9月初赴臺演出。到時候,這出充滿水墨意蘊、江南情懷的越劇,也將與《剩山圖》一樣漂洋過海,讓兩岸戲友共享。
(本文照片除注明者外均系富陽越劇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