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不再在球場上打球,姚明仍是世界的焦點。作為中國的一流高校,上海交通大學曾培養出了錢學森、馬寅初、茅以升這樣的人文及科技名人。如今,他們擁有了一個更有名氣的在讀生:姚明。
在同班同學已經開始學習兩個月后,姚明以插班的形式開始了他的大學旅程。為了讓姚明感覺更舒適,校方為他配備特制的椅子和一對一授課的老師。如果不算那次為滿足球迷和媒體的知情權而舉行的發布會(那也會是姚明大學生活中惟一的一次),上海交大把能做的都做了。在大學層次內,讓學生們感覺到太多地位不平等的做法,都是不合時宜的,哪怕這位受益者是姚明。
姚明從小就是個歷史迷,喜歡聽三國故事,但在進入上海交大之前,姚明并沒有接受正規的教育。要知道,從父母那里遺傳來的巨型身高,讓姚明從13歲起就進入上海大鯊魚青年隊,17歲之后就沒怎么正經上過課,甚至高中都沒有畢業。2008年香港大學授予他的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并不能真正武裝姚明的學識。但姚明非常有求知欲,他不像其他一些名譽校友,上大學只是鍍鍍身份,姚明是真的到學校認真聽講。他在上海交大上學的第一天,共聽了270分鐘的課。整整四個半小時,姚明龐大的身形窩在小小的課桌上,很專注,也反映出姚明一向做事認真的職業態度。
自從今年七月因傷被迫從NBA退役后,姚明就開始運作他在上海交大的求學方式。最終,他選擇了在上海交大安泰經濟管理學院就讀。姚明第一天的課程是《線性代數》、
《大學英語》和《中國近代史重大問題研究》,這只是個起點,在未來幾年內,姚明必須修滿150個學分才能拿到學位。同時在學科設置上,姚明不會攻讀單一專業,而是選修包括新聞、金融等各種學科。這種大雜燴的教學模式,也是姚明自己主動提出的。對姚明來說,學習不亞于當初他來到NBA面臨的巨大挑戰,整個適應過程會非常艱難。“幸好老師非常能體諒我,第一堂課他并沒有給我留家庭作業。”姚明面對媒體記者打趣道。也許姚明惟一駕輕就熟的就是語言關。在美國呆了九年,姚明的英語具備了相當的水準,過四六級應該不能問題。
但是,媒體過度的關注(他的同班同學成為全世界最幸福的微博傳播者)和兩線奔波(他必須經常跟隨大鯊魚隊到客場),讓姚明很難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課堂上。他需要更好地平均分配好自己的時間。但這對于已經習慣承擔壓力的姚明來說,從來都不是一件難事。
這正是姚明未來人生規劃的一部分。和分別成為立陶宛籃協主席和塞爾維亞奧委會主席的薩博尼斯和迪瓦茨不同,姚明沒有選擇政途,他希望未來自己成為一名成功的商人。姚明現在是上海大鯊魚隊的大老板,兩年前他買下了這支自己曾為之奪冠的家鄉球隊,他希望可以用自己學到的知識更好地管理這支球隊,并監督手中數百萬的慈善基金。也許在未來五年內,姚明會成就另外—段商界神話,他將成為中國的“魔術師”約翰遜。
在美國彼岸的NBA球員們還在為停擺糾結時,姚明己開辟了自己人生的另外一塊天地。另外,回家上大學也表明了姚明的一種態度:他的根,至少是事業的根,還是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