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芬尼·哈達威是這20年來第一個隕落的超級天才,也是眾多“喬丹接班人”中最“喬丹”的一個。
我們有必要還原一個真實的“便士”,以便在科比、詹姆斯、麥迪、希爾這些眾多喬丹接班人的名字中區分開來。哈達威最悲情的莫過于難逃天賦被毀的命運,最讓人無法釋懷的事情,是從被景仰崇拜、到被遺忘冷落的寂寞,哈達威經歷了最極端的兩面人生,特別是當那些喬丹接班人一浪蓋過一浪的時候,哈達威就是最先死在沙灘上的翹楚。
喬丹“接班人”
哈達威和希爾的出現讓NBA在1994年失去喬丹之后,經歷短暫的心痛便重回正軌——即便在1996年喬丹第二個三連冠起始的時候,希爾也能硬生生從喬丹那里奪走全明星“票王”的稱號。但相比希爾那種謙謙有禮的紳士做派,安芬尼·臺達威在場上的咄咄逼人更能接近喬丹的神情。邁克爾喬丹說:“他打球鎮定白若而且信心十足,有這種感覺非常難能可貴,如果要我把接力棒傳給下一個球員的話,那將會是他。”
關于“便士”綽號的由來,有兩種說法:第一是與哈達威相依為命的祖母常常驕傲的叫他Pretty,由于老人一口濃重的南方口音、聽起來極像Penny,于是Penny這個名號就在鄰里間流傳開來。第二是傳說哈達威在高中打球時,曾有隊友嘲笑他的球技“一文不值”——不值一美分,所以成名之后哈達威就為自己起了這個綽號,作為勉勵自己的口號。“魔術師”說:“看便士打球就好象是在對著鏡子石自己打球一樣。”麥迪這樣評價:我為什么要選1號,因為我的偶像是“便士”,1號是‘便士’的,永遠都是。我崇敬他,這是個光榮的號碼。我的球風和技術都很接近“便士”,就這么簡單。即便是早期進入聯盟的勒布朗,也是將便士視為偶像的。“我進入NBA后的目標還不能定為23號,我的目標是1號,我要成為下一個‘便士’,恩,當然是早期的‘便士’。”
早期的“便士”是完美的,他甚至骨子里有當年科比年少輕狂的所有元素——當科比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他在索要簽名的時候遭到了哈達威的冷遇,而是奧尼爾給予了他信心。而在科比最初的時光,那分明就是“便士”哈達威的影子。可以說,哈達威為科比麥迪和詹姆斯這樣日后具有代表性的年輕新銳們做出了獨一無二的榜樣——他提供的是如何當一個喬丹接班人,并且提供了避免快速地隕落的經驗。
安芬尼·哈達威在美國田納西州的孟菲斯培養出了強硬的籃球作風和堅韌的意志品質。1990年,哈達威高中畢業“考試”的成績是令人咋舌的平均36.6分、10.1個籃板、6.2次助攻、3.3次搶斷和2.8次蓋帽,他留給了母校一個3039分的校得分紀錄,而進入大學之后,哈達威不僅同時得到了分區“最佳新人”和“年度最佳球員”兩個獎項,還被選入了美國籃球發展隊——“夢之隊”的陪練對手。實際上這個機會正是日后哈達威揚名立萬的開始。當時并沒有NBA經驗的哈達威第一次面對面地感受著“魔術師”約翰遜、“大鳥”伯德和“飛人”喬丹那種巨星的壓力,后來,在雙方的第一場比賽中,哈達威帶領著休斯敦等日后在NBA大紅大紫的球星狠狠地教訓了“夢一隊”的大牌。可以說哈達威是所有喬丹接班人中,第一個具有“喬丹色彩主義”的球員,或者說他更像1987年的喬丹,發狠、無禮而且傲慢。
偶像派
當然,天才最初的情結也都是始于傲慢,而死于傲慢。所以哈達威最初在NBA大紅大紫的時候,還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1993年對于魔術隊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年,他們選中了韋伯之后立即和金州勇士隊換來了“便士”哈達威。來到NBA之后,“便士”成為了聯盟中最炙手可熱的新人,他飄逸,靈活,快速,迅猛,英俊。他逼人的靈氣讓NBA有了一種清新的感覺。1993年,喬丹離開,1993年,便士入主。聯盟開始暗示這種歷史的交接。雖然當年的最佳新秀被韋伯拿走,但哈達威還是在新秀全明星賽上拿到了自己第一個也是惟一一個MVP獎杯。當然,奧蘭多人當時還是對于此交易抱怨不已,認為用一個內線天才換來哈達威實在不值得。“在這個聯盟里,你所要做的就是變得越來越好,不要在乎別人的指指點點,”當時只有23歲的哈達威自信滿滿地說道。早期在奧蘭多的日子是哈達威很少提及的,他需要面對和承受的東西很多——奧尼爾和挑剔的球迷總是讓他如坐針氈,他必須表現得強硬無比。而在一場奧蘭多120比107擊敗金州勇士的比賽中,哈達威和韋伯直接對話。前者拿下23分和8個籃板,后者客串中鋒拿下13分和10個籃板。比賽過后全場球迷起立為哈達威喝彩鳴謝,一群球迷更是打出橫幅,上面寫著:我們選擇對了你(哈達威)!呵哈!
哈達威的堅強和樂觀讓他走到了巔峰。哈達威曾在孟菲斯的一個表弟家中遭遇持搶劫案,右腳中彈。當時哈達威被踩在濕漉漉的人行道上,而劫匪用槍頂著他的脖子,所幸的是沒有開槍。“我每天都感謝上帝,”哈達威說,“我感謝上帝讓我活著,給我人生中所有的運氣和成功。”當時他的足部受到槍擊,有三塊足骨受損。然而哈達威依然在場上秀著自己的球技,“就跟新的一樣”,他邊說邊跳證明給大家看。“子彈已經取出。不留任何痕跡。它不會影響我跑步或跳躍。我可真夠幸運的。”他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我和奧尼爾肯定能成為90年代的魔術師和賈巴爾,”兩個人迅速組成了當年最當紅最年輕的雙人組合。在1994·1995賽季,哈達威的技術日漸精進,“便士”哈達威在自己第二個賽季就打出了51.1%的命中率,并且以每場20.9分、4.4個籃板和7 2次助攻的表現首次入選全明星,并代替已經去打棒球的喬丹進入NBA最佳陣容。“飛人”沒有想到這個自己口中接過自己權杖的人會親手葬送自己復出賽季。賽季過半的時候,喬丹復出,全世界在翹首企盼著“飛人”重回巔峰,不過這個愿望最終止步在季后賽東部半決賽中。公牛隊敗在了取得了東部最佳57勝25負戰績的魔術手里,喬丹在最后一場比賽中被“便士”的搶斷成為了那一年永恒的注腳。此時,哈達威接班喬丹是那么的順其自然,一如喬丹在1991年接班約翰遜一樣。
在1996賽季,如果不是無敵的公牛以72勝結束了常規賽,那么魔術依舊會以創隊史紀錄的62勝橫掃聯盟。這是魔術隊最好的一個賽季,特別是哈達威打出了職業生涯最好的一年。“便士”在奧尼爾因傷缺陣23場的情況下,在第一個月就打出了每場27分、5.8籃板和6.5助攻的成績,戰勝喬丹首次獲得“東部月最佳球員”的稱號。哈達威整個賽季表現出了極高的水準,他的投籃命中率是51.3%,并且平均每場貢獻21.7分、4.3個籃板、7.1次助攻和2.02次搶斷,與喬丹起入選了全明星首發陣容。最主要的是哈達威在季后賽中平均貢獻28.3分、6.0次助攻、4.7個篙板和1.7次搶斷。當然,最終他們被公牛復仇,橫掃出局,可魔術隊還是燃燒著希望等待卷土重來。
1995年和1996年是哈達威真正處于巔峰的幾年,雖然很短暫,但是卻引發了當時的“便士”熱潮。他在世界范圍內引起的轟動和影響開始蔓延。在NIKE公司第一雙便士簽名鞋下線生產的時候,引發了一場銷售風暴。當時的哈達威說:“當NIKE公司將他們有關想出品我的簽名鞋的計劃告訴我的時候我非常高興。要知道能在自己打籃球的時候穿上一雙屬于自己的鞋是大多數孩子兒時的夢想。當然了,NIKE公司決定將每部分設計權交付給我的想法更是偉大。這對我來說意義非凡,他們所做的一切不僅僅是我非常喜歡的,同時許多人對此也都很滿意。看著種運動鞋投入生產真的是美妙極了,穿上它打球時的感覺也非常特別,因為這是屬于我自己的鞋子,特別是在它上面還有屬于我的一段標語——‘人的潛能無限量’。”鞋前部印有“AIR PENNY”字樣的球鞋曾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全世界最好的球鞋之一。“AIR PENNY”甚至一度可以和“Air JOrdan”相媲美。在喬17創下紀錄以前,Nike Air Foamposite One在1997年時的售價是179美元,這個價錢放在現在都算是很高的了,而在那個時候更算得上是天價了。真正受到影響的是NIKE的新一輪產品風格都隨之改變。而LilPenny籃球鞋的出現直接改變了運動鞋世界的潮流,可以說那雙鞋是那個年代的一道彩虹。但很多人沒有想到,自那之后,哈達威的命運急轉直下。
隕落
不難想像,在連續兩年殺進東部決賽,一次總決賽之后,魔術隊的球迷給予這支球隊太大的期望,不過1996年的夏天,魔術隊卻從哈達威25的生日之后開始了走向沒落的10年。
1996年7月18日,哈達威迎來了自己25歲的生日,當他拿起切蛋糕的刀之后,另一邊的奧尼爾正在拿起筆和湖人簽定了一份7年1.21億的合同。當時奧尼爾特地把“便士”哈達威請到自己家里,在
通告別演說之后,他冷冷地告訴“便士”自己去意已定,“洛杉磯給我7年1.21億美金,‘魔術師’把他在大西部論壇球館的私人停車庫讓給我
”哈達威回憶當初的情形依舊記憶憂新,“我當時被嚇呆了,持續了數天不想和任何人交談。”奧尼爾要得只是尊重,當奧蘭多脫貧致富的帽子全部手幾在哈達威頭上的時候,有沒有人想過,場場爆滿的觀眾有多少在吹著口哨等著奧胖扣碎籃筐。當然,哈達威在那個時候足夠出色,不過他不該叫囂著自己場均能拿到40分,喬丹當時失望而平靜地說:“場均40分就意味著你每節需要拿到10分,你知道這有多難嗎?”
擠走奧尼爾,逼宮主教練,大放厥詞,哈達威便開始了迅速而又令人心碎的沉淪,速度之快令人驚嘆。“當一切沒有落實之前,不容許我做義無反顧的表態,因為萬一有機會被換走,我對球隊的效忠只是一廂情愿的想法,現在我可以告訴大家,自奧尼爾離開的那一刻,我已經清楚自己要付出何等大的代價,既然成為了其對存亡的決定因素,我是不會眼巴巴看他沉沒的。”不過哈達威顯然低估了這樣的代價,在奧尼爾離開魔術的賽季他只打了19場比賽,而2001年他只為太陽打了4場比賽,在2006年為尼克斯效力的最后一個賽季,他也只打了4場比賽。當他為了到各個球隊試訓而拼命練習的時候,依然沒有球隊愿意收留他,這樣的境遇實在讓人唏噓。實際上從1998年、他的第一次手術便開始了他悲情人生的序幕,從那天起,聯盟中最具才華的組織后衛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在太陽,然后去了紐約,總共出戰688場比賽,場均拿下15.4分、5.1次助攻以及4、5個籃板,兩次成為全明星先發球員,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中代表美國男籃獲得奧運會冠軍……慢慢地,人們開始說起希爾,說起科比,然后是麥迪,詹姆斯,AI……沒人記得哈達威是誰了?哈達威?你說的是1997年入選聯盟第一陣容的“甲蟲”哈達威嗎?“便士”?對不起,那些最好的東西都過去了,人們總會珍惜眼前的人。他只在人們的視線里停留了6年多,然后就消失了,沒人知道傷病在他心里成為了永遠揮之不去的痛。
哈達威的人生從大紅大紫,到暗淡無光的衰敗,是所有傲慢天才最終悲劇的寫照。簽約熱火是哈達威在作為職業球員最后時刻經歷的一段相當“不光彩”的橋段——充當了一次抱大腿的垂垂老矣的過氣老將。在曼哈頓中城第五大街的一間高層公寓內,當時哈達威最喜歡的事情就每天早晨推開窗簾,看看街對面的洛克菲勒中心。‘看到孩子們在洛克菲勒中心的溜冰場玩耍,感覺自然年輕了許多。”對于那些曾經把他視為偶像的孩子來說,他們現在已經成為了聯盟中的頂尖高手,包括他曾經身邊的隊友馬布里。不過便士已經是過去時了,雖然這話很殘酷。“Penny、Penny,”哈達威一邊自言自語,一邊把地上印有“1號便士”標簽的護肘拾起來,甩了甩,放回衣柜,“掛著Penny的品牌,這玩意就不好賣了。你要是擠進去了,也不會過我這邊來吧。”當有人告訴他詹姆斯也崇拜他的時候,哈達威笑得有些苦澀,“真高興他還記得我,干嗎把目標定在我身上,他的鞋子賣得可好了,不像我的……如果讓哈達威重新選擇,他是不會如此去選擇的。失去之后的遺憾始終彌漫在哈達威的心里。人生若只如初見,哈達威會更加珍惜相聚和在一起的日子。那張青澀的面龐和靈動的身影,如風一樣柔軟地吹過我們年少輕狂的日子,而最終鐫刻在的青春墓碑之上,不可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