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通訊員 李志) 2011年以來,陸川縣按照就業服務工作總體思路,依托“四個抓手”,積極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抓民營經濟。借鑒發達省份發展民營經濟解決就業問題的成功經驗,創造寬松環境,使民營經濟成為擴大就業的主渠道,通過民營經濟安置就業2860人。二是抓第二、三產業。加快發展商貿、餐飲、運輸等傳統服務業,把發展針織和機械加工業作為促進就業的主攻方向,共安置就業1960人;開發社會公益性就業崗位重點安置“4050”人員共81人。三是抓勞務輸出。加強與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勞動力需求旺盛地區的溝通聯系,建立健全跨地區的勞務協作機制,全縣勞務輸出17.3萬人。四是抓靈活就業。針對當地用工需求和下崗失業人員個人特長,提倡非固定單位、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彈性就業和靈活就業,使1530人實現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