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錢!圈錢!圈錢!中國股市自誕生之日起就被深深地刻上了圈錢市的烙印。中國股民一開始肩負為國企脫困重任,后來又為銀行全面改制輸血,再后來擔起了喂養中小企業,維護安定團結的重擔。
中國股民付出巨大,損失也巨大。據Wind的數據顯示,1990年至今,國內A股累計融資4.3萬億元。而1990年末到2010年末,A股累計完成現金分紅總額約1.8萬億元。按普通投資者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超過30%,其所分享的紅利最高不過0.54萬億元。也就是說,花費4.3萬億元真金白銀參與上市公司融資活動的普通股東所獲得的分紅額不超過0.54萬億元。如果再扣除普通投資者背負的“印花稅”、交易傭金等,紅利已然為負。
雖然,近年來由于政策約束,進行現金股利分配的公司數量有所增加,但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依然不在少數。2010年,在2175家上市公司中,虧損的有117家,但既不分紅也不送股的公司高達798家。
中國股市跌跌不休,漲少跌多,有人戲稱,這是對圈錢市無言的抵抗。不僅讓無數股民黯然神傷,也令諸多業內人士“恨透了股市”,稱其已經喪失投資功能。天相投資董事長林義相更是直言:“不要投資中國股市。”
有人認為,中國股市是個“賭場”,股民就是賭民,應該愿賭服輸,政府不應該救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蘇培科對此極不認同,稱零和博弈的賭場里有贏有輸,贏輸總體平衡,但在A股市場這個“賭場”里股民幾乎都是輸家,顯然股民并非賭民,而更像是“韭菜”,一茬又一茬被割。
對此,“重新定位股市功能,改圈錢市為投資市”成為市場人士的共識。世界上任何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其基本功能定位都是一個投資和融資并重的市場。如今,除了要充分肯定中國資本市場對中國經濟推動作用的同時,在未來的5到10年里還應考慮加快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步伐,進一步明確定位,變融資市場為投資和融資并重的市場。
經濟學家韓志國建議,建立上市公司的強制性分紅制度。上市公司給投資者的回報要作為一個硬指標來約束企業,特別是要改變上市公司通過送股或轉增這種金融幻覺來欺騙投資者的行為,以建立起合理和有效的市場分配制度。這也有利于改變投資者只能短期炒作的無奈。
林義相提醒稱,應對如何保護投資者做出更多的制度設計。長期以來,中國股市顛倒了投資、融資功能的因果關系,過分強調股市的融資功能,輕視或者說忽略了股市投資功能的培育。主要表現在對投資者權益考慮不周和保護不力,表現在對侵犯中小投資者利益的黑莊、大機構和不負責任的上市公司的監管打擊不力,而中小投資者往往成為被指責和被教育的對象。其結果是,投資者損失慘重,信心和熱情一次又一次地被傷害,長此以往,遠離股市就會成為他們必然的選擇。
雖然上市公司“圈錢”現象深受詬病,但卻一再延續,即便在股市深幅調整的當下,多家巨型IPO仍在推進,幾千億元的再融資也未止步。究其原因,在于資本市場定價機制不合理。雖然在2009年證監會啟動新股發行時,淡化了窗口指導,新股定價進一步市場化,但是,目前A股市場在詢價和配售的對象上,同國際市場相比,依舊差得太遠。
此外,諸如造假上市、股價操縱、內幕交易等問題的存在進一步動搖了投資者對股市的投資信心。這都擺在了證監會新掌門郭樹清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