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股市反彈難以一蹴而就,雖然目前還有較大的概率出現中級反彈,但市場也需要休整,需要整固。而11月份將可能是強勢震蕩整固的過程。
10月股市出現了彈升行情,尤其是10月24日上證指數創出新低2307點之后的彈升力度較強,由此市場上對當前的行情是反彈還是反轉?反彈的力度到底能有多強存在著無限猜想。
10月大盤絕地反擊
10月無疑是多事之秋。不論是國內國際,都是大事不斷,多空交織。10月初公布的物價指數并不理想,海外市場依然受到希臘違約壓力,西班牙等國的主權評級繼續被下調;而國內也開始公布三季度GDP和CPI數據,加上匯金在資本市場出手、文化體制改革、地方債問題、增值稅調整等,可謂此起彼伏,應接不暇。
不過,如果仔細思索其背后的邏輯或者主線,其實可以看到,10月份整體環境已經開始逐步轉暖,不再是內憂外患,而是喜憂參半,憂中有喜。
東莞證券費小平分析師對《小康#8226;財智》記者說:“經歷了慘烈的第三季度之后,10月份大盤絕地反擊,終于迎來觸底反彈行情。然而見底和回升的過程也是充滿艱辛。月初一度下探到2319點下方,雖然之后由于匯金出手導致指數出現一波強勢反彈,但中旬卻再度陷入探底過程,指數更是下跌至2307點,再創新低。然而,最終還是峰回路轉,在2300點艱難守住后終于在月末迎來強勢反彈,指數也一路上行,順利回到2400點上方,并一度收出五連陽,沖擊2500點關口。最終月K線上漲4.62%,止住了連跌勢頭。”
宏觀政策喜憂參半
行情的轉暖,除了海外市場回暖,國內對于政策預期微調的言論也是重要因素。
國家對四季度或者11月份的政策定調,應該是以政策性微調為主,但不會出現全面的大幅放松,還需靜觀國際經濟和國內房地產調控態勢,或者視國內的資金鏈壓力而定。當然,如果看得更遠一點,則需關注國務院召開會議對于四季度的工作部署。而年底更有明年的經濟工作會議,將對明年政策定調。
行情雖然轉暖,政策面雖然有一些定向寬松,但仍有些因素對于大盤走勢起到壓制作用。市場對于政策放松或者歐債危機的解除是否過于樂觀?
歐債危機在后市仍存在反復,因此海外市場的強勢不見得持續很久,也面臨適度震蕩。
融資的壓力也不容忽視。市場的走暖似乎在為后市大盤股的融資發行鋪路,這可能誘發新股的加速發行。而新任證監會主席是否會在融資方面有大動作還有待觀察。
國信證券分析師閆莉接受《小康#8226;財智》記者采訪時說:“目前上市公司三季度業績增速下降,預計全年業績增速將繼續保持低速增長。如此反差,可能出現業績和估值同時下調,對股價構成強勢沖擊。這些都有可能壓制大盤的上漲。”
11月大盤壓力大
11月份到底走勢如何,則要看大盤在融資、估值和政策微調等方面如何取得平衡。“正常來講,11月份難以有大行情。就像10月份在超跌之后才出現反彈,反彈幅度也僅為4%。而隨著近期的反彈,做多動能已經釋放較多。期望大盤一路攀升,直達2600點或者更高位置,經濟面難配合,資金面難配合。”費小平說。
整體來看,反彈難以一蹴而就,雖然目前還有較大的概率出現中級反彈,但市場也需要休整,需要整固。而11月份將可能是強勢震蕩整固的過程。即上下空間不會太大的強勢震蕩行情。
費小平表示,正常情況下,短線可能出現回檔,但預計2380點附近維持將會獲得支撐,而隨著整固完成,市場將可能重啟小幅反彈走勢,有望突破60日線和2500點,挑戰2600點,預計突破的概率不大,還需要看當時的量能變化以及一些催化劑因素。
“我們對于11月的行情依然保持樂觀,最悲觀的時刻已經過去,但需要注意沖高后的回檔節奏。最為理想的情況是大盤在目前位置出現100點以內的回檔,隨后能夠重新企穩,則后市醞釀中級反彈的概率極大。”閆莉表示。
板塊分析
環保板塊估值溢價正在恢復,平均交易區間2012年市盈率將回升至29-30倍。中金公司小盤組調研認為,因2011年項目訂單、業績落實低于預期而對環保行業產生的悲觀情緒,在環保大會召開之際將有所緩和,預計在后續配套脫硝加價、地方政府年度減排指標的明確而得到根本改觀,看好相關領域優勢企業的業績成長能力。
同時中金公司的分析師陳俊華告訴《小康#8226;財智》記者,他們看好環保市場快速成長: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環保總投入將達3.7萬億元以上,同比“十一五”增加71%。分行業來看,預計廢水、廢氣治理投入均在 1萬億元以上,合計占到總投入的2/3;固廢處理投入達到8000億元,為成長最快的子領域;土壤修復及監測設備等投入達到6000億元。
比較各治理領域的投資路徑、政策配套程度,陳俊華表示最為看好廢氣治理領域的脫硫、脫硝市場爆發,對于擁有實踐經驗的企業將最先分享該市場的發展;同時看好污水提標市場的全面啟動,對于擁有先進技術的企業市場拓展能力最強;固廢、土壤修復以及監測設備市場仍待政策完善,盈利模式尚在探索階段。重點推薦龍源技術、碧水源;審慎推薦首創股份、國電清新;關注桑德環境。
個股分析
龍源技術:★★★★☆
行業類別:鍋爐及原動機制造業
催化因素:低碳燃燒的領軍企業
投資亮點:
1.專注于清潔煤粉燃燒技術的服務商:在電廠普遍虧損及脫硝要求日益趨嚴的背景下,其節油、高效煤粉燃燒、低成本爐內脫硝三位一體的功能使得公司占據等離子點火90%的市場分額,在行業內擁有技術絕對領先地位。
2.進入電站余熱回收新領域:2010年公司與集團內電廠簽訂利用熱泵技術回收電站余熱供熱合同1.6億元,2011年上半年確認收入1.4億元,預計此次項目完成后,將有望在國電系統內獲得推廣。
3.脫硝電價出臺將帶來低氮燃燒設備訂單的井噴:預計隨著近期配套補貼電價的最終出臺、電廠脫硝改造步伐加快,公司的低氮燃燒系統未來將繼續保持在脫硝改造市場中的領先地位。
【業績報告】2011年第三季報:基本每股收益0.4600元,主營業收入4.40億元,同比增加67.40%,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0.73億元,同比增加47.16%。
【風險提示】脫硝補貼電價政策出臺低于預期。
碧水源:★★★★☆
行業類別:專業、科研服務業
催化因素:兼備技術和商業模式雙優勢
投資亮點:
1.公司擁有MBR膜技術,較傳統污水處理出水水質高,順應“十二五”污水處理產業發展的需求。預計這將帶來 MBR膜系統約400億的市場空間。
2.擁有膜技術一體化產業鏈,利潤率優于同行。1)公司通過上市融資建成年產200萬平米的超微濾膜生產線,不僅新增公司利潤貢獻點;同時自產膜的低成本也提升了公司膜組器、污水處理整體解決方案等業務的毛利水平。2)公司超募18.79億元,為后續持續擴張提供資金保障。
3.以合資公司為平臺快速實現異地擴張。公司已在云南、江蘇、湖南分別布點與地方政府合資成立地域型水務發展平臺。考慮到公司仍有超募資金近9億元尚未使用,預計布點仍將繼續。中長期內,公司將通過自身的膜產品生產和分享合資公司盈利兩方面來奠定長期增長空間。
【業績報告】2011年第三季報:基本每股收益0.2500元,主營業收入3.68億元,同比增加66.16%,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0.81億元,同比增加28.62%。
【風險提示】異地擴張步伐低于預期。
首創股份:★★★☆☆
行業類別:公共設施服務業
催化因素:污水處理業務的二次擴張
投資亮點:
1.看好公司在污水處理領域的二次擴張。首創股份與各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公司在中西部的污水處理能力累計達948萬噸/日,占公司存量污水處理能力的 75%,看好公司在中西部地區污水處理能力的二次擴張潛能。
2.積極探索新業務,進軍固廢處理業務。2011年公司完成收購香港上市公司新環保能源股份。2010年末,新環保能源股份擁有固廢處理能力3625萬噸/日,考慮在建產能,2012年末,其固廢處理能力將提升至6425萬噸/日。短期該公司尚在業務整合中,預計 2013年后將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新動力。
3.充足現金流業務為公司持續擴張提供資金支持。除主業自來水銷售和污水處理業務外,公司擁有高速公路業務帶來的穩定現金流,年均產生經營利潤2億元,占公司經營利潤的20%,為公司實現規模擴張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
【業績報告】2011年第三季報:基本每股收益0.4600元,主營業收入4.40億元,同比增加67.40%,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0.73億元,同比增加47.16%。
【風險提示】中西部城市污水處理費回收困難。
國電清新:★★★☆☆
行業類別:專用設備制造業
催化因素:脫硫運營領域的先鋒
投資亮點:
1.十二五政策環境有助于公司業務擴張。公司是目前唯一一個擁有特許脫硫運營經驗的上市公司。脫硫特許運營更適合“十二五”環保政策要求。
2.技術優勢和資金實力確保其長期發展。1)公司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旋匯耦合脫硫以及從德國WKV引進享有排他性使用權的活性焦干法脫硫兩項技術。較傳統脫硫技術,前者擁有低造價優勢:比常規脫硫造價低15%-20%;后者擁有節水優勢,為公司爭取西部缺水地區的脫硫工程提供優勢。2)2011年公司上市,超募資金8.43億元,目前負債率為24%,充足資金為公司持續擴張提供支持。
【業績報告】2011年第三季報:基本每股收益0.2800元,主營業收入3.17億元,同比增加50.68%,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0.77億元,同比增加71.70%。
【風險提示】脫硫運營收購低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