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帕慕克散文集《Other CoIors》里的幾段文字,忍不住笑起來,暗暗對自己說,這就是了,這就是我為什么幾乎已經不碰Kindle(一種電子書閱讀器)的最關鍵理由了,我自己沒法說得精準,可是經由帕慕克輕輕寫出,一切即成具體。
感謝好作家,他們總能把我們能夠感受卻沒法言傳的愛恨情緒抓住、呈現、放大。好作家是我們的心靈探射燈,我們存在,他們發現。
他寫道:“成功的封面有如一條輸送帶,能夠第一時間把我們帶離眼前平淡尋常的現實世界,把我們推進書本的小宇宙。”“一間書店不僅用書來誘惑讀者,而更用封面。”“書名是人的名字,幫助我們把一本書從幾百萬本書里區分出來,而封面則是人的面容,或提醒我們閱讀書本時的快樂,或對我們許諾一個有待探索的喜悅地帶。我們之所以經常熱情地審視封面,猶如欣賞面容。”
是的,就是這樣了。盡管我能因購買電子書而省下若干鈔票,盡管電子書閱讀器能夠替我省下極多極多的藏書空間,但我始終沒法從閱讀器獲得慣有的滿足和愉悅,只因我沒法享受書本的封面顏色、照片、設計、質感……
當我啟動捧在手里的閱讀器,不管我選擇讀的什么書,閱讀器是千篇一律的形狀、外貌、厚度和冰冷,那必是悲哀的,我覺得自己失去了很大的閱讀樂趣。
我的Kindle已經藏有幾十本電子書了,但只有兩三本被我讀完。《Other CoIors》我亦買紙本,我喜歡那封面那質感那重量,閱讀終究不同于瀏覽,前者,畢竟包含了藝術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