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的時間里,國內已有30多檔相親節目,有些節目離開了,更多的節目登場了,不管是上星衛視還是地方臺,都想來分這塊蛋糕。節目形式上無非是男女之間的相互選擇,想玩出花樣,必然要花上一些心思。下面讓我們來盤點一下相親節目的種種“最”狀。
最長壽節目《相約星期,六》《相約星期六》開播于1998年1月24日,每周一期,創辦至今己將近13年。《相約星期六》是上海東方電視臺最早的電視婚戀節目,與胡瓜主持的《非常男女》、湖南衛視的《玫瑰之約》屬于同一時期,聯手打造了相親節目的第一波收視熱潮。雖然節目不在衛視播出,卻擁有一批忠實、固定的觀眾,收視率在上海始終穩居前三位,它的長壽絕對有理由。《相約星期六》是一檔以愛情為主題的綜藝節目,從這一類型定義上可以看出,該節目具有那個時期典型的綜藝特質,會設置一些游戲環節。但是它的服務功能依然不可忽視,節目開播13年至今,通過節目結為連理的有700多對,也誕生了不少“相親寶寶”,相約第一寶寶今年已經11歲。參與者大多為時尚都市男女,節目也會不定期地舉辦中老年專場等特別節目,既吸引了青年男女去了解同齡人對愛情、婚姻以及其他時尚話題的看法,也讓關心子女婚姻大事的中老年嘉賓通過節目了解了青年男女的戀愛觀、婚姻觀。也許很多觀眾不知道,現在央視的主持人董卿也曾經是該節目的主持人。
說到最長壽的節目就不得不提一句國內最早的相親節目之一《今晚我們相識》,開播于1991年,開播前4年節目非常紅火,受到觀眾的廣泛關注。開辦9年之久,曾被譽為北京電視臺名牌欄目的京城電視“紅娘”。后因受到諸如《玫瑰之約》、《非常男女》等同類型節目的極大沖擊,于2000年停播。
最樸實節目《選擇》
沒有華麗的舞臺,沒有濃妝艷抹、精心打扮的美女帥哥,更沒有作秀、炒話題,來到《選擇》節目的,都是抱著尋求真愛、尋找幸福這樣的美好愿望。2009年初,北京電視臺生活頻道就開辦了一檔相親節目《選擇》,每期有三男三女六位嘉賓,在主持人、專家的指導下進行互動了解、相互交流,最終進行愛情“選擇”。這檔節目開播在“相親熱”之前,它的目的很單純,就是服務性節目。節目最初定位是為喪偶或離異的老年人征婚。發展到現在,嘉賓己沒有明確的年齡劃分,幾乎涵蓋了所有年齡段、所有有婚姻需求的人群。在北京這檔節目擁有很多觀眾,特別是主持人王芳,一直以主持情感類節目為主,特別受到中老年觀眾的喜歡。該節目是一檔受到觀眾信賴的節目,小編的朋友和同學都曾參加過這個節目,他們的目的就和主持人王芳說的一樣——“牽手”。在電視相親節目愈加娛樂化的今天,《選擇》明顯無法與新形式的相親節目抗衡。但是,正如王芳在采訪時她所說:“我相信《選擇》可以走得更遠,5年甚至10年,因為只要有人相親,只要有人想結婚,我們的節目就能生存下去。”
其實,從節目內容、環節設置或者功能性等方面來說,地方臺的相親節目不輸衛視,反而更具特色,比如浙江民生頻道的《相親才會贏》,可以算是首檔2.0版的相親節目,節目充分挖掘和發揮媒婆紅娘的職責,首創相親特派員環節,給雙方牽線搭橋,同時也不忘給予男女雙方絕對的溝通自由,在多檔相親節目擠壓之下,該節目依然以其足夠的草根和親民路線,贏得中低端收入年輕人群以及中老年人群的持續關注。像這樣采用以紅娘身份為嘉賓尋找另一半模式的節目,還有湖南經視的《幸福來敲門》、廣東公共頻道的《電視相睇》。
最愛“秀”節目《誰能百里挑一》“我秀氣骨感,我風情萬種,你值得擁有”,《誰能百里挑一》里的女嘉賓無疑是最愛秀出自己的。節目的一開場,表演嘉賓(多是來自往期節目的嘉賓)帶來的開場秀火辣、挑逗,這是在其他相親節目中很少見的一幕。8月4號改版后的節目模式大致是這樣的,這里“百里挑一”主要是指女嘉賓能不能得到由50位親友團和50位在線男嘉賓的青睞,如果票數在70以上,就可以獲得一份禮物。而這與她即將面對的8位男嘉賓,一點關系都沒有,不知道這樣的安排有什么用意,是否只是為了迎合節目的名稱?該節目的噱頭主要體現在女嘉賓可以一直選擇不摘下面具,直到最后一個環節;而她不僅要選擇自己心儀的男嘉賓,還要選出最不心儀的;節目沒有亮燈滅燈的選擇方式,而是采用翻牌的形式,不過幾期看下來有些形式大于內容了。《誰能百里挑一》和《百里挑一》越來越容易被搞混,兩個節目經歷數次改版、更換主持人,現在變成一個男選女,一個女選男,就連男主持都同樣選擇駱新。不細心的觀眾看不到“誰能”兩個字,真會以為是一檔節目。兩檔節目同樣采用50位現場觀眾和50位在線網友的這種“一百的組合”。然而這些都不是最讓觀眾摸不著頭腦的,《誰能百里挑一》曾經一度上演了20位女嘉賓與幾十位男嘉賓現場大辯論的戲碼,才最叫絕。男女雙方你來我往驢唇不對馬嘴,答非所問,目的只有打擊對方,女人訴苦、男人抱怨,一位女嘉賓說她的前男友愛她時推著200多斤的機車陪她壓馬路,半年后說不愛了就馬上失去聯系,男嘉賓不指責男人水性楊花,反而攻擊女生是自作自受,不知道他是從哪得出的結論,作為觀眾常常為嘉賓觀點感到氣憤不已,而最終總是沒有結果的不了了之。可以說該節目一直沒有找到自己想要表達的主題,沒有找到自己的特色,單純靠男女嘉賓的個人秀是很難立足于現在的熒屏的。最具大將之風《非誠勿擾》
《非誠勿擾》自開播以來就一直是相親節目的領軍人物。自開播以來,節目的收視率穩步上升,近一年來一直保持在4左右,證明了它的江湖老大地位不可動搖。雖然也受到不少質疑和非議,但是觀眾的口碑可以證明一切,同學、朋友聚會都會或多或少提到這個節目,晚上遛彎大媽聚在一起討論的都是近期節目的嘉賓,有時小編外出采訪,問到最喜歡的節目,很多觀眾都會第一反應《非誠勿擾》。節目擁有廣泛的觀眾群,不僅是大爺大媽愛看,很多白領也喜歡,還有不少海外華人關注這個節目。最難能可貴的是節目自開播至今,環節設置幾乎沒有什么變化,除了黃菡是后來加入,可以說《非誠勿擾》是一成不變的。這在動輒就改版的相親節目中,可以算是另類,就連《我們約會吧》也會男選女、女選男換著來。在廣電總局的“限制令”下達之后,眾多相親節目紛紛下馬,但是《非誠勿擾》不但堅持做下來還越做越好。在《達人秀》狂卷收視率的時候,《非誠勿擾》也受到過沖擊,但是他們沒有因此改變自己,果然在《達人秀》第二季播出后不久,就將收視率反超。《非誠勿擾》以不變應萬變,漸漸成為觀眾周末的一種收視習慣。在超女時代,選秀節目多是季播,一年也就占領熒屏兩三個月,像《非誠勿擾》這樣周周都出場,一周兩期,收視率依然穩定,相信是很多人沒有預料到的。另外,節目還打造出了孟非和樂嘉這對最佳搭檔,他們倆在節目上或一唱一和或互揭老底,配合得十分默契,不但成就了主持人的“光頭風”,同時這種主持人加情感專家的模式也成為其他節目的效仿對象。在嘉賓的選擇上,《非誠勿擾》的“話題嘉賓”也是層出不窮,但是在爭議的背后,卻有很多積極的意義和引人深思的東西。比如來自美國的華人博士安田,側臥電梯,吐著舌頭,坐著出場,還沒等眾人反應過來,他又慢跑幾步現場跳起了雷人舞蹈,令孟非大吃一驚道:“這人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瘋子!”當其心動女生出現時,他意外放棄,理由為希望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為人民服務”的女生。一個在美國長大的人說出這幾句中國人再熟悉不過的“口號”,那種感覺“熟悉又怪異”。節目播出后很多人都對他的選擇表示疑惑,甚至有人質疑是節目故意為之,但其實在國外這種“服務社會”的意識并不是那么“新鮮”,為什么要懷疑安田是作秀,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究竟問題出在誰身上?
最“有緣”節目《愛情連連看》
《愛情連連看》的女嘉賓每期都有50人,不同于《誰能百里挑一》中的50位現場觀眾只負責投票,參與節目的女嘉賓都是來相親的,節目的選擇是50:1,這樣一來不論是否能提高成功率,至少增加了節目的不確定性和可看性。節目同樣有自己的特色環節“夫妻相”,通過電腦比對,挑選出50位女嘉賓中與男嘉賓長得最像的“有緣人”,不過他們是否能走到一起還真要看“老天的安排”了,因為在此之后,嘉賓要在為自己留燈的幾位女嘉賓中隨機選出十位,只有這十位幸運兒才能最終參與到與男嘉賓交流、選擇的環節中。而這十位女生先不露面,只憑剪影由男嘉賓選擇“心動女生”,這節目真是處處體現“緣分天注定”這句話。
最溫暖節目《婚姻保衛戰》
《婚姻保衛戰》三次改版后,現在由戴軍、王芳主持,戴軍有著多年訪談節目的經驗,王芳不但做過多檔情感類節目的主持人、制片人,同時也是相親節目《選擇》的主持人,所以在《婚姻保衛戰》節目中,他們與男女嘉賓交流起來十分自然,也賦予了節目更多的情感元素。該節目為離異的男女嘉賓提供交流的平臺,通過VCR和嘉賓的現場講述將婚姻中的一些現實問題展現出來,這也是節目與其他偏娛樂、綜藝的相親節目最大的不同,整體的氛圍更像是一檔情感類節目。節目的第一段VCR也是借鑒情感類節目常出現的“情景再現”模式,請演員重演女嘉賓上段婚姻中的問題。節目中最有趣的設置要算心動指數的測量,男嘉賓戴上一個專業測量工具,在女嘉賓摘下面具的一刻,是否有怦然心動、一見鐘情的感覺呢?——用數字給你答案。這樣一來也使得面具的設置有了意義,比起其他節目動輒戴個面具,只為增加神秘感的做法,實在是棋高一著。該節目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擁有六人的后援團,不同于節目本身已有的情感專家,每位來節目的女嘉賓,都會帶著自己的親戚、朋友共同參與節目,他們作為女嘉賓的“娘家人”,在節目上給予她更多支持與鼓勵。
最強大后援團《稱心如意》
在帶著爸媽來相親這件事上,《稱心如意》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卻是其中做的比較出色的。節目引入父母、家庭的角色和話題,將婚戀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矛盾暴露在舞臺上。已為人母的李湘主持這樣一檔相親節目當然更有發言權,這也是李湘復出后的首檔節目。作為湖南衛視的第二檔相親節目,《稱心如意》顯然更具特色,在節目中,媽媽們成了主角,其實這也符合當今的婚戀現狀,你看各種相親大會上,參加的都是上歲數的人,是他們找老伴?不是,都是為剩著的兒女操心。年輕人在愛情上往往憑感覺,而且常常會因為父母的反對導致有情人不能在一起,帶著媽媽相親,不但能夠用他們的經驗去幫助兒女選擇更合適的另一半,也解決了過父母關的問題。媽媽們似乎都有一雙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哪個姑娘勤快,哪個小伙子靠得住,但是矛盾也不少,正好可以借這個機會兩代人多溝通溝通。
最年輕節目《幸福來敲門》
今年5月才開播的《幸福來敲門》,無疑是最年輕的相親節目,新節目就要有新氣象,一開始,就獨辟蹊徑,打了個時間差,將節目安排在每周六下午5:30,對電視臺來說,每天下午時段的收視率并不好,但該節目播出后,屢次拿下同時段的收視冠軍。有了一定的群眾基礎,借著這股熱乎勁,山東衛視方才大膽將節目移到晚間黃金檔播出,正面對壘其他衛視的相親節目。作為試水婚戀類欄目的開山之作,不僅邀請到劉儀偉由“做菜”跨界改“相親”,同時打出“最復雜”相親節目的噱頭,不僅有50位女嘉賓的“海量”陣容,還邀請到曾撮合1300對單身男女配對成功的紅娘大媽現場把關,幫助選手做最終選擇。首期出場的四位嘉賓中就有三位配對成功,成功率極高。而首次嘗試相親節目的劉儀偉在成就感之余表示,自己很喜歡何炅的主持風格,欲向他“看齊”。
最漁翁得利交友網站
相親節目的火爆帶動了交友網站的繁榮,如今乘坐公交車人們時常能看見“樂嘉向您推薦的珍愛網”,可以說節目和網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目前,最為觀眾熟悉的三大交友網站為世紀佳緣、百合、珍愛網,像《百里挑一》一檔節目就與這三家網站合作。不過,隨著相親節目的火爆,各家衛視為了收視率你爭我奪,在這場激烈的戰爭背后,交友網站卻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贏家。據內幕人士透露,在雙方合作的初期是免費的,他們是“海量嘉賓”的供貨商,電視臺是銷售商,只有廣告客戶才是消費者。隨著相親節目越來越火爆,同類網站越來越多,自然就出現了錢多者上的市場潛規則。雖然如今在相親節目中露出招牌的網站,多多少少都需要向節目組交合作費,但是如果沒有這些相親節目的“扶持”,誰會知道這些網站的存在呢?與一期動輒就要上百萬的節目冠名費相比,交友網站的這筆廣告投入可是太值了。不僅如此,網站收到的不僅是實打實的廣告效果,還有真金白銀的進賬,很多交友網站的會員資格是要收費的,特別是想要參加節目的話,必須是鉆石級別,一年下來一位會員的會費從幾百到上千元不等,而且就算你成為鉆石會員,也不一定保證就有機會到節目上去尋找真愛。
最烏龍事件幫忙抓獲在逃犯
相親節目遍地開花,參加節目的人也是來自各行各業,似乎每個人身邊都會有幾個熟人上過這類節目,參與的人多了,帶來各種新鮮話題,但是誰能想到連在逃犯都難敵相親的魅力,想通過節目成名呢?今年5月中旬的一天,吉林市公安局船營分局突然接到一個匿名電話,稱在2010年11月14日黑龍江衛視播出的《快樂大聯盟》相親節目中,2號男嘉賓疑似殺人逃犯吳剛,電視上化名為劉浩。接到舉報后,警方立即調取了當期電視節目和當年的案卷。民警發現節目里2號男嘉賓能歌善舞,并最終成功牽手2號女嘉賓。通過對2號男嘉賓劉浩的相貌、年齡、工作特點等方面進行對比后判定,該男子就是吳剛。6月9日中午,在逃多年的吳剛最終落網。這吳剛原是吉林市一家知名的舞廳演藝人員,在當時吉林市演藝圈也小有名氣。1998年2月6日,吳剛和被害人孫軍等演藝圈內的幾名朋友一起吃飯,發生;中突之后,吳剛將孫軍殺死,吳剛倉皇逃走。幾年后,依然對成名這事念念不忘的他,在機緣巧合之下,最終因此得到了應有的法律制裁。拋開法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層不談,但就相親節目的火爆從而能夠帶來的眾多“副產品”這一點來說,不知道以后是不是能通過這類節目去開發尋人的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