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獸銘帶鏡
此銅鏡直徑15.7厘米。圓鈕,柿蒂紋鈕座。鏡背以斜立二重齒紋圈分為內外二區。內區布局“規矩配置”即由大方格和V紋分成四區,每區有一瑞獸,行走跳躍。外區為銘文帶一周。鏡背紋飾生動、有力,銹色自然,品相完好。年份為隋代。
玉觀音牌
正面浮雕觀音坐像,左上角有黃色石皮。觀音慈眉善目,胸前掛念珠,左手搭在膝蓋上,右手懷抱如意,坐于枯石之上。背面淺雕竹子和蝙蝠。此玉牌紋飾雕刻細膩、流暢,玉質溫潤、油膩,為現代和田仔料牌,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
博局鏡
此銅鏡直徑9.8厘米。圓鈕,柿蒂紋鈕座,座外有凹面方框。主區用T、L、V字符號將紋飾分成四方八區,其間有虎、熊、鳥等。主區外飾一周櫛齒紋。寬緣上飾一周鋸齒紋。鏡面紋飾精美,綠銹自然。年份為東漢。
花葉紋銅鏡
此銅鏡直徑11厘米。圓鈕,圓鈕座,鈕座外伸出四個肥大的葉紋,間有銘文一字,為“君宜高官”。其外飾內向八連弧紋,寬素緣。鏡面綠銹、紅斑自然。年份為東漢。
哥釉青花人物雙耳瓶
約鑒人:林麗祥
敞口,束頸,長鼓腹,圈足。通體施哥釉。瓶口、雙耳、脛部施鐵釉。瓶身繪福祿壽三星圖,人物繪法自然、生動,青花發色艷而不俗,釉面光潤。從照片看時代應為晚清。
汪大滄山水人物瓷板畫
約鑒人:林其岳
長方形,胎白而質堅硬,釉色白,彩繪山水人物畫面,畫面分為遠、近景。遠處群山環繞,山下房屋多座,黃色的小塔隱于其中,一座木橋橫跨小河,隱隱約約看見木橋上一人前行。近景河面寬廣而舒緩,岸上樹木高大而郁郁蔥蔥,岸邊泊一小舟。畫面上方留白處題:“野渡無人舟自橫 癸未冬 黟山嗤癲生大繪於景德鎮”。有方印章“大滄”紅彩款。山石皴法質樸,渲染較簡潔,繪畫有一定的藝術水平。瓷板表面有自然包漿,應屬汪大滄作品。
汪大滄(1888-1953年),字滄生,號一栗,別號“桃源老農”,是民國時期至建國初期繪瓷名家,經常參加“珠山八友”的月圓會活動。擅長粉彩與淺絳彩,重視寫生,尤善以禿筆作粉彩山水。
外銷廣彩碗
口徑18.5厘米,足徑8.6厘米,高8.1厘米。碗內沿一周繪團花紋。碗外錦底開光,內繪教子圖,人物刻畫細致,神態傳神。釉面無賊光,口沿所描的金彩已自然剝落,圖案豐滿緊湊,畫面顏色鮮艷諧調,富麗而不淫艷。時代為清乾隆。
粉彩花卉百蝶紋天球瓶
約鑒人:林麗祥
圓口,長頸,球形腹,圈足。瓶口繪如意云頭紋,近足處繪蓮瓣紋。瓶身通體繪百蝶、花朵、葡萄紋。圈足內有“汪永順造”四字印章款。粉彩發色艷麗,繪畫有一定的藝術水平。從照片看時代為民國時期。
青花石竹紋香爐
香爐口徑28厘米,高12厘米。斂口,腹下收,三個足,底不掛釉。腹部中間繪太湖石,左邊繪竹子紋,右邊繪蘭花紋。竹子為歲寒三友之一,歷寒冬而枝葉不凋,幽谷蘭花喻隱逸之君子。整體紋飾為文人雅士所喜愛。青花發色藍中泛灰,筆法流暢、自然,釉面光潤,胎質潔白、堅硬。此器為清早期德化窯所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