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徽宗趙佶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始鑄,面文以篆、行、真三體價值為高,書法變化多樣,鑄工精美。小平錢徑2.5厘米,重4克左右。小平錢中佳品迭現(xiàn),書法造詣高超。篆書書法自然流暢,秀麗端莊;行書結構柔中有剛,圓處見方,代表了北宋“蘇、黃、米、蔡”四家尚意多勁的書風。折二錢錢徑約3厘米,重約8克,較為珍貴的品種是真書面文長字版,亦稱“長點宋”,充分顯示出瘦金書體秀逸、舒朗的特點。
折二長字版“圣宋”的錢文可屬御書錢。徽宗朝鑄幣,宋史有載的瘦金體錢為“崇寧”、“大觀”、“宣和”年號錢,然“圣宋”乃屬國號,其錢文的書者諸史無記。從錢文辨析,折二長字的寫法是行帶楷意,“圣宋”繁體“耳”部末筆可謂神來之筆,橫作提寫,此橫猶長與“寶”字牽引顧盼,顯示出“首字管帶”深厚的章法功底。“宋”與“寶”二字隔穿平行,“宋”字末筆點作長點出鋒接輪;“寶”字末筆點落鋒作點駐筆,似用側鋒向左扭鋒收筆,筆意向輪。此兩點,不同然意同也,和諧與對稱之美令人神往。“元”字抑上揚下,下部開張,筆畫雖少但寫得圓滿秀麗,四字的中宮內斂,與徽宗早期瘦金書風骨如出一轍。或許有人疑之,“崇寧通寶”的“寶”足多并足,然多數泉友認為符合宋徽宗書法之規(guī)。一是認同《宋錢大觀》對所議之幣的幣值定性,可屬折二;二是折二長字“圣宋元寶”的錢文書者系趙佶;三是華光譜中的長字、長點宋版錢文皆屬御書錢范疇。
筆者珍藏的這枚折二長字版“圣宋元寶”,徑2.7厘米,重8克,青銅質,制作精良。其字口深峻,筆劃挺拔,尚存雕刻痕跡,拔模斜度明顯。“宋”字末筆與外廓內緣相連,用二十倍以上放大鏡可見字刀雕痕跡,十分清晰。縱觀錢體,錢文雋秀流暢,字型勻稱飽滿,字口、穿口、錢面、底章、背平整光潔,包漿自然,錢體銹色斑駁絢爛,是一枚傳世的老生坑母錢。一管之見,誠請方家雅正。
(責編: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