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筆,我猶豫,不知該如何讓我的文字充滿文學氣息,我怕我的筆描不好老師的形象,怕我的文字寫不出他的幽默……但是,我想,最真摯的感情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最真摯的心不需要過分地修飾,用最樸素的文字足矣!
高一,第一課
隨著高一那一聲“上課”,我抬頭看到了我的語文老師,第一個浮現在我的腦海里的就是“古典”二字。他五十來歲,瘦瘦的身材,厚厚的眼鏡,胳膊下夾著教科書,像極了古代私塾里的教書先生,后來我還看到過他騎著一輛28圈的加重自行車。噴噴,很古典吧!
第一節課除了自我介紹外,他還詮釋了高中語文學習的意義:既爭高考一日之短長,更爭人生一世之受用。提出了高中語文學習的目標:一張鐵嘴、一支妙筆、一手好字、一肚子詩文、一種風格,這讓我對他產生了無限的敬仰,對高中語文學習充滿了期待。
高一至高三,飽滿的回憶
逐漸地,我發現老師雖然外表古典,內里卻十分潮,網絡上的新詞新語經常從他口中跳出來,諸如“高考作文誰寫的不好,誰可就‘杯具’了”“這句話很‘給力’”等讓人忍俊不禁。
他是個認真的人。每次作文本發下來,里面有很多地方都是用紅筆仔細修改過的,包括句子、錯別字,甚至是標點符號。不知誰說了一句:現在除了我們語文老師,還會有哪個語文老師這么認真地批改作文呢!
我心里突然一動,頓時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通過作文,語文老師還給了我許多啟發和鼓勵。我寫過一篇作文,文中用憂傷的句子消極地詮釋著生活。老師的評語是:你還是個十六七歲的孩子,心態應該積極向上,應該寫些如陽光般燦爛的文章。我的另一篇作文是《給媽媽的一封信》,文中寫了我的叛逆、對媽媽的傷害以及現在的悔悟。老師的評語是:孩子,我知道你的悔悟是發自內心的,既然明白了,就照你說的去做吧,我相信你!
短短幾句,就讓我眼里噙滿淚水,他讀懂了我的心。
高三,離別的氣息
時光荏苒,轉眼間已兩年半了。臨近高考,老師說:“同學們,我們相處快三年了,這是我第11次帶高三,也許是最后一次了。你們從2008年9月到2011年,跨越了4個年頭,分別是:鼠、牛、虎、兔。下面我用4句話做個總結。08鼠年你們蹦蹦跳跳;09牛年你們腳踏實地;10虎年你們虎虎生威;11兔年,我希望你們蟾宮折桂、玉兔報喜。祝你們高考勝利!”在他說這些話的時候,我感覺到鼻頭酸酸的,眼睛濕濕的,心里熱熱的……他說:“我以前的學生中,有把我修改過的作文裝訂成冊的,還跟我說,要保存一輩子。可我說,我不求多,只要你們保存高中三年就行了。”
可他不知道,我們要把他精心批改后的作文作為永遠的紀念,珍存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