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01
摘要:提問,是引發幼兒產生心智活動并作回答反應的信號刺激,是促進幼兒思考發展的有效途徑。提問所涉及到的問題是教學內容的要點,是組織教學的開端,是教學進程中轉換的“關節”,是幼兒學習過程中思維活動重要的“激活”因素。為了實現有效教學和良好的課堂互動,教師在備課時必須“備問題”,即圍繞教學目標預設一些有效的問題和提問模式,使問題措詞正確、目標合宜。教師應在吃透教材和幼兒兩頭的基礎上,精心設計要提問的問題。要善于通過提問把個別孩子有價值的經驗呈現在全體孩子面前,經此來提升所有孩子的經驗,推動整個活動的發展。事實上,教師在提問時持積極的態度對孩子的思維能起促進作用,孩子能從教師愉悅的態度中,得到鼓勵和鼓舞,從而增強孩子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關鍵詞:提問 教學 理答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的責任非常重要,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以孩子的健康成長為重要,教育教學理論為基礎,讓他們在老師們的精心培養下慢慢柱狀。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教師提問是一種普遍存在且發生頻率很高的教學行為,它不是一種簡單的教學技能,而是由一系列可觀察可分解的技能組成。提問,是引發幼兒產生心智活動并作回答反應的信號刺激,是促進幼兒思考發展的有效途徑。提問所涉及到的問題是教學內容的要點,是組織教學的開端,是教學進程中轉換的“關節”,是幼兒學習過程中思維活動重要的“激活”因素。從某種程度上說,教學的本質就是交流,教師和幼兒、幼兒和幼兒之間的交流,而提問是構成教學活動語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組成部分,教師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提問的有效性,提問是教學成功的基礎。
在一次有我們幼兒園向全體教職工準備的一節關于教育活動中的有效提問的培訓之后我感想到了很多東西,也明白怎樣上好一節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明白的教學活動的道理,主要分為四個重點。
一、幼兒年齡段和發展水平
我覺得小班的小朋友應該用描述性來回答問題。比如:“爸爸的手大不大”之類的,應為他們的年齡比較小對一些事物也有所不知,但他們用老師的一些簡單的描述后會有所感知能夠回答出問題的答案來。而中班的小朋友應該用假設性來回答問題,應為這樣可以即發幼兒的想象力讓他們完整的回答出該回答的問題來。關于大班他們學到的東西也多看到的東西也多所以他們可以用選擇性來回答問題,應為他們可以從幾種結論進行取舍,比如:“你認為在這幾種看法當中那一種最好”他們可以想象一下回答出來。在孩子們的漸漸成長當中我們會發現他們有很大的潛力,也會發現他們有無比的想象里來回答出比我們想象意外的回答。
二、結合幼兒實際生活經驗
現在的社會飛快的改新當中,孩子們的生活方式也非常好,在我們鄂爾多斯這樣美麗富有的城市中,我們孩子們看到的東西多,知道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了。不能以前相比,他們在爸媽的家庭培養下也學到了很多,所以我們的實際問題都是有幼兒的實際生活來打基礎,把他們在生活當中經常看到的一些事來當提問,所以不管什么問題都要先考慮孩子們的實際生活。
三、教師把握提問的技巧
幼兒的教學應該包含各認知層次的問題,往往需要通過一些低層次認知的問題來發展幼兒的知識廣度,幼兒在回憶故事情節的時候老師先打好基礎上分析故事內容,概括,創造,可造,想象才能回答。
四、遵守提問的開放性,實效性
教師的提問數量減少了將近很多。反映出在活動中教師留給孩子的機會多了,提問能引起孩子共鳴,激發他們的興趣了。
在教師進行活動后,筆者更加意識到提問在教育活動中的重要性,良好的提問指向教育內容,引起孩子的思考,探究,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幫助孩子把握重點,擴展思維,達成教育目標。沒有良好的提問就沒有教學的藝術,精彩的提問時教學有聲有色。
教師在提問時持積極的態度對孩子的思維能起很大的作用,孩子從教師愉悅的態度中,得到鼓勵和鼓舞,能增強孩子解決總是的自信心。如果教師提問時能表現出不耐煩,訓斥,難的態度,則會使孩子產生懼怕回避,抵觸的阻礙問題的解決。
當然,在注意問題的開放性的同時,還要注意問題的適宜性,問題的提出既是開放的,又是適合幼兒認識水平的,對于挑戰性的問題是幼兒跳一跳能夠解決的,過高過難的問題,不理用幼兒思維的發展,還打擊幼兒積極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在一次戶外活動中,我們發現了有一個地方有很多螞蟻,幼兒活動重心轉移,我把活動的內容及時轉移到幼兒的關注點上,向幼兒發出提問:“你們認不認識這位小朋友?”,“它叫什么?”幼兒連忙投入到螞蟻的身上,看螞蟻的長相和它的一切行動,當有小朋友有什么發現的時候,我的提問是:“你們發現了什么?”“它的樣子是什么樣的?”“它是不是叫螞蟻?”等。
活動結束時我給幼兒留一個思考的問題“螞蟻對我們有哪些好處?”以后的幾天里,我把抓到螞蟻放到放在一個空間大的瓶子里后放在自然角里觀察和研究,孩子們說螞蟻,對螞蟻的生活饒有興趣。
正是教師的及時關注和支持,讓幼兒體驗成功,獲得自信,愿意下次再去探究去研究,去創造,感受參與活動的成功和快樂,對幼兒情緒的健康發展有利。
在提問時,對于幼兒語言的發展是參透的,隨即的引導,啟發幼兒積極的思維,積極想象和探討,達到活動的目標,幼兒得到發展是重要的。
以上是我在工作中的粗淺體會還不成熟,需要我們考慮的問題很多,教師要明確自己提出的問題,事先預測幼兒有哪些可能性的回答,還有,有效問題作用的發揮不僅僅在教學活動中,特別關注幼兒的有效生成足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和提高。教師與幼兒、幼兒和幼兒之間的交流是有效教學的重要保證,因為交流是教學的本質,而提問又是課堂交流的必要的組成部分,它創生一系列令人滿意的效果。因此把握適當的度,以啟發幼兒思維,提高教學效益。只有那些優化了的課堂提問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我們要善于從教學的實際出發,因情而異,隨機而變,才能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