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謠是讓我們每個人都十分難忘的童年記憶之一,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國家,童謠的寓意、形式等等,也都大有不同。在國內,有傳統童謠和新童謠、方言童謠和普通話童謠之分,章謠被譽為“為兒,童作的短詩”;一般串謠分為大致幾種固定形式,如搖籃曲、游戲歌、數數歌、問答歌、連鎖調、拗口令、顛倒歌、字頭歌和謎語歌。表現手法也有比喻、擬人、夸張、起興、摹狀、反復、及設問等等。
小時候的聽到的童謠,你現在還能記住幾首?有那么幾首,是大家“生下來就會唱”的童謠,你還記得嗎?
其實,不少外國的童謠也是我們不論哪代人都從小就耳濡目染的,像是日本童謠《櫻花》、《紅蜻蜓》,還有美劇里總能聽到的《輕聲,寶貝》。常看韓劇的媽媽們,也一定都記得《浪漫滿屋》里宋慧喬常唱的那首《三只熊》吧,那就是一首經典的韓國兒歌呢!
不過在這些之外,有個獨樹一幟的童謠國家一一英國。英國童謠素以黑暗血腥著稱,最出名的應該就當屬《鵝媽媽童謠集》(Mother Goose)了。它是一部著名的英國童謠集,自17世紀末問世以來已經有過多種版本,現在既被當作父母念給兒女聽的最佳英語讀物之一,也是文化研究者的重要研究對象。關于真正的《鵝媽媽童謠集》究竟應該包含哪些歌謠,歷來說法不一,事實上也不可能有一個真正的定論,因為隨著歷史的推進,《鵝媽媽童謠集》的版本也不斷改變。一部分考證認為,《鵝媽媽童謠集》最早并不是英國人的作品。1697年,一位法國作家出版了一本由8個民間故事組成的小冊子,并將它命名為《Contes de ma mere I'oye》(Tales of Mother Goose)。這些故事于1729年被翻譯成英文。在這之后,一個英國人約翰·紐柏瑞(John Newbery)發現出版類似的面向兒童市場的小冊子利潤可觀,于是他和同伴決定合作整理并出版一本民間流傳的童謠合輯。
即使黑暗恐怖,《鵝媽媽童謠集》中的每首歌都有著其深遠的寓意,多數是借著歌詞來反諷當時的政治及社會風氣,也同時告訴人們一個精準的事實——所有事情都是有雙面性的,看似好的未必真的好,看似壞的不一定真的壞。
死了一個男子
死了一個男子,
個沒出息的男子,
懶得動手把他埋在墳墓里
頭滾落在床下,
四肢散亂的在房間里
麗茲玻頓拿起斧頭
麗茲玻頓拿起斧頭,
砍了爸爸四十下
當她意識到她做了什么,
她砍她媽媽四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