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枝欲孽》到《宮心計》,從《宮》到《步步驚心》,這種將“三個女人一臺戲”無限擴大化的影視劇作品,不但沒有走向下坡路,反而在近幾年呈現出如火如荼且大家爭相追捧的趨勢。至于為什么,在筆者經過深思熟慮的整理后,得出如下結論:女人斗智斗勇永遠比男人來得更爽快。
曾經有人說,《潛伏》重新引發了諜戰劇的收視熱潮,筆者認為這樣說極不準確。因為自《潛伏》之后沒有一部劇超越其所達到的“萬人空巷”效應,并不是說《潛伏》的劇本到了一個無懈可擊的地步,也不是說孫紅雷的表演到了無法超越的地步。真正的原因是,由男性為主導所引發、展開的故事,不具備重復觀賞性。簡單一點說,如果《潛伏》當時選擇張嘉譯來飾演余則成,那么就算孫紅雷出演《潛伏2》一樣無法超越。因為男人有太多的共同性,男性易結拜,愛稱兄道弟,雖然每個人的氣量各不相同,但是在角色需要的時候完全能夠體現出相同的氣場。說實在的看著幾個大老爺們天天搞陰謀算詭計真不如看他們光著膀子去泥地里掐一架來得爽快。當然,筆者并不是說男性不適合演智斗,只是就事論事地說他們不適合“老演”這一題材。
但是女性就大不一樣了,表面和顏悅色,心底各懷“鬼胎”。同樣是合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同樣是甩單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調;同樣是后宮,每個班底陣容所表現出的氣場都大不相同,這主要源自女性的所謂“人格魅力”,白話翻譯就是:“小肚雞腸,鉤心斗角,嫉妒生恨等等諸如此類人類與生俱來的不和諧一面在女性身上表現得比較經常和徹底。”筆者作為女性在這里絕對沒有詆毀女性同胞的意思,相信諸位女同胞應該更能深刻體會。從小到大,身邊經歷過的人和事,過電影似的快速瀏覽一下,綜上所述應該是屢見不鮮了吧。
那么回到今天的正題,“女斗”之所以更爽快的“點”在哪里?有了親身體會就更能夠理解和體諒劇中角色的心境與苦衷,所以就算同一段歷史,甚至比較接近的人物關系,也能讓《宮》大火一把之后《步步驚心》仍然耀眼奪目。那么作為觀眾的另一半,男性觀眾癡迷的原因何在?說“親者痛,仇者快”筆者怕被男同事圍堵,只能說讓男人看男人表演鉤心斗角、陰謀算計,當新鮮感過后就是直線下降的視覺疲勞,再好看的劇情,如果演員已經被pass,那由誰來詮釋?而且,相信作為男演員也肯定不愿意每天在觀眾面前展示自己的陰險計謀有多高深,當然如果那是007還配著邦女郎和高科技就另當別論了。
所以諸如此類的影視劇作品,一定是“女斗”的天下,這也正是為何今天的影視劇市場可以讓“女斗”這個已經被拍爛的主題仍然爭相開拍,仍然收視率節節攀升,仍然有觀眾樂此不疲地對比“四爺”與“八哥”到底誰更適合女主角。最為要命的是這類題材的劇集不受打雷、海嘯、火車追尾、橋梁倒塌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別的劇種高潮期它當仁不讓,低潮期它依然堅挺。各位精明的商家,如果你們也像筆者一樣明晰這個市場,那就義無反顧將“女斗”進行到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