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條昏暗的偏僻的鄉間小道上,一個推銷員的汽車爆胎了。他想換上備用輪胎,但發現沒有帶千斤頂。這時,他看見路邊不遠的一家農舍有燈光。他大喜,馬上向農舍走去。但是很快,他就思緒翻滾:“如果人家不開門……”,“如果他們沒有千斤頂……”,“即使這個家伙有千斤頂,但他不借給我,那又怎么辦?”他想得越多,就越焦慮不安。然后,頗具戲劇性的一幕上演了:當農民打開門的時候,這個推銷員竟直接給了農民一拳,吼叫道:“把你那破千斤頂收起來!”
聽了這個故事,你也許會哈哈大笑,因為它嘲笑了典型的“自我挫敗主義者”的作風。
下面的這兩個人也一樣。
弗蘭是某公司廣告部經理的秘書,一個令許多人羨慕的職位。但弗蘭并不這樣認為,他總是在心里一個勁地告訴自己:“我不過是個秘書罷了”。
馬克是某大型購物中心的售貨員,月薪有3000美元,收入不算低,但他也老是這樣提醒自己:“我只是個售貨員而已”。他們都沒有意識到,采用“不過”、“只是”這樣的詞匯,實際上是在貶低自己的工作,進而言之,也貶低了自己。
如果你遠離消極詞匯,你就遠離了自我傷害。對于弗蘭和馬克來說,把那些自我傷害的“罪魁禍首”的詞語去除之后,這樣說就不會令人覺得消極了:“我是個售貨員”或者“我是個秘書”。而且,這兩種說法潛伏著積極的后續語,比如,“我正在踏上更高的階梯。”
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導航儀,指引著你在人生的大海上前行。如果你的思想悲觀消極,那么你必然走向憂郁和失敗,因為自我貶低的言語將打擊你的自信,無法給你支持和鼓勵。所以,我們要遠離消極詞匯,扼殺消極念頭。
控制了你的思想,你就掌控了一切。正如英國大詩人約翰#8226;米爾頓所寫的:你的心態能讓地獄變為天堂,也能讓天堂變為地獄。
(水觀音摘自《諷刺與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