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審計文化的研究,是審計工作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和改進審計工作機制,由粗放式審計向集約化審計、由外延審計向內涵審計轉變的重要途徑。本文通過對審計文化建設宗旨分析,進一步對審計文化建設的措施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審計文化動因分析 宗旨 步驟 舉措
一、前言
事實證明,一只具有優良傳統的隊伍,往往具有培養人才的土壤,而優秀人才的出現,往往是由集體形式出現而不是由個體形式出現,理由很簡單,他們受到同樣文化的影響,養成了同樣的性格和氣質。任何一個企業、一個組織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傳統,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種性格,是一種氣質,這種氣質和性格是由這個組織的使命所決定,必須經過所有成員努力,日積月累、共同磨礪而成,它給這支隊伍注入了靈魂,不管歲月流逝,人員更迭,這只隊伍的靈魂永在!
二、審計文化創建工作中,必須牢記審計工作的歷
史使命,認清審計文化創建的目的,緊扣服務企業發展的宗旨
審計文化創建的根本目的是為審計工作服務,因此審計文化建設必須積極適應審計工作的變化。而當下我們的內部審計工作也正在隨著電力市場的變化及企業發展的推進而轉型。因此,建設適應企業發展的內部審計文化,必須緊扣企業發展的脈搏,把握企業發展對審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認清內部審計工作服務企業的使命。緊扣企業發展的脈搏。
1.電力企業民主政治及文化的發展促進了內部審計工作的轉型
民主政治及文化發展極大地推動了企業內部審計創新.突出表現在思維創新、組織模式創新和制度創新三方面。在思維創新上,企業管理層愈加重視和支持內部審計工作,審計人員形成了追求提升內部審計價值的核心理念,被審計單位對內部審計工作更加理解和信任,為內部審計的發展創造了和諧的環境;在組織模式創新上,從縣級審計機構的撤銷,到集約化管理的全面實施,可以有效地整合審計資源和更好地發揮審計合力作用,也是公司文化發展在內部審計的體現;在制度創新上,配合公司強化干部監督,促進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設的需要,公司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實現了重大突破,從離任審計到屆滿審計,以及推行屆中審計。形成了全面的、系統的任期審計體系,對推動和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民主政治建設及文化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電力市場的壯大為審計事業的發展提供巨大能量
內部審計是隨著電力市場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壯大的。近些年來電力市場蓬勃發展,電力企業無論是企業資產還是經營規模都實現了跨越式增長。而對于審計工作來說,經營規模越大、經濟活動越頻繁,審計工作量就更飽滿。對審計服務的要求也就越高。審計事業從電力市場的壯大中取得了巨大能量,這些年來.內部審計隊伍逐步發展壯大并形成了自己的審計文化;內部審計領域逐步拓展,從單一的財務收支審計發展到任期審計、營銷審計、工程審計、預算審計等多元審計體系;內部審計制度逐步完善,建立了一系列系統的、科學的審計制度;內部審計技術方法不斷創新,從查錯防弊向制度基礎審計和以風險為導向審計的轉型,從傳統的手工審計向利用審計軟件審計轉型,從事后審計向全過程審計轉型。
3.電力企業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對內部審計工作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
現代企業制度下的企業是一個產權明晰、管理科學、追求效益的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電力企業必然的選擇,推動企業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是內部審計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促進公司產權明晰方面,公司內部審計始終關注企業的合法、合規經營,關注企業經營中面臨的種種風險,關注,為推動現代企業治理體系發揮了積極作用發展;在促進管理科學方面,公司全面開展了管理審計和內控審計,促進了公司制度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提高了公司內控力;在追求效益方面,內部審計及時轉型,從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向效益審計轉變,樹立風險意識和探索風險導向審計,通過提供增值服務為凸顯內審價值,為推動公司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審計支撐。
三、審計文化建設的具體舉措
1.制度化是審計文化建設的根本保障
文化也好、價值觀也好,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如果沒有制度化的規定,員工對審計文化本身不夠敏感,對審計工作的價值觀、核心理念、企業宗旨等文化元素不能建立起直觀的認識,不能夠深切體驗到文化的潛移默化的作用。這種情況需要管理者用制度來彰現,努力推行一種主流文化。需要有文化底蘊的制度來團結、凝聚和激勵員工。而不至于因文化在制度上的模糊性使文化和制度流于形式。所以說制度是企業文化落地的前奏。企業文化如果只是寫在紙上,掛在嘴上,缺乏制度支持,只是依靠人的素質和覺悟去執行,必然會打折扣。審計文化理念只有制度化了,才能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審計組織的核心價值理念能否最終落實到日常上去,而不是停留在紙上或貼在墻上成為口號與標語,關鍵在于核心價值觀的審計文化制度設計,使核心價值觀有制度,有措施,可規范,可考核。
2.以人為本,加強審計隊伍建設是審計文化建設的基礎
注重以人為本的理念.為審計工作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生辦量。建立審計人才準入標準,可以采用目前對審計業務能力評價的統一標準和權威性的論證辦法,例如注冊內部審計師(CIA)考試等,對審計從業人員業務水平進行科學定位并制定嚴格的準入制度,從而大幅度提高審計隊伍素質。
3.以提升審計工作質量為抓手
樹立打造“精品項目”意識,展現審計部門良好的外在形象。要樹立審計部門外在形象,還需要從自身入手,以抓工作質量為突破口。因為審計工作成果本身就是最直接的展示載體,只有高質量的審計成果才能對體現審計自身對于企業的價值,才能取得被審計單位的信服和認可,獲得平級之間的信任和尊重。怎樣才是高質量的審計成果?我想至少有兩個直接的評價標準。首先是能幫助企業提高經營水平,不僅僅幫被審計單位找出問題,更應該站在審計的角度,站在企業經營管理的高度對這些漏洞給企業帶來的風險進行深層次的揭示,幫助企業提高管理水品、完善管理制度。其次是能帶給企業實實在在的效益,不僅僅是簡單的審減多少資金、幫助企業節省了多少資金,能否從資金利用效率的角度進行分析,幫助企業提高投資決策水平,增加企業資金的利用效益。審計不僅僅停留在查問題,促整改的層次,而是能幫助被審計單位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還能帶來真正的效益,這樣的審計工作才能被對方接受,才能展現審計服務與企業的價值。而工作被肯定、成果被接受是審計工作能塑造的最好的外部形象。
4.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歸屬感
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是展現隊伍風貌、增強員工體質、活躍業余生活、激發審計人員挑戰性、提升隊伍凝聚力,增進審計文化建設工作的有效載體,也是審計人員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審計系統應大力開展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員工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例如開展審計演講比賽、業務知識競賽、提合理化建議等企業文化專題活動;開展諸如創建“優秀審計單位”、
“先進審計人員”等創先爭優活動;此外,還可以通過建立“審計人員流動書屋”、為審計人員定期開展各種體育競賽等形式的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審計人員的精神文化生活,用豐富多彩的各種創建活動,使審計人員在潛移默化中獲得職業的歸屬感,從而進一步加深對審計文化的認可。
參考文獻:
[1]李金華《中國審計史》中國時代出版社2003.6
[2]霍桂桓《論文化的境界和層次》云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一期
[3]馮均科《中國審計體系研究》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7 p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