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戰略預警分析是建筑企業在戰略管理會計中必不可少的分析方法,它對戰略信息的反饋、戰略控制與修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企業管理上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以預警為導向來建立企業經營戰略框架,通過深入分析以提升戰略管理系統的功能和效率。
[關鍵詞]預警分析 戰略管理會計 戰略成本
戰略管理會計是管理會計向戰略管理領域的延伸和滲透,目的就是將戰略管理導入管理會計中,同時給企業的正常運營帶來積極的作用。戰略預警分析是對企業戰略管理會計實施的進一步解釋和研究,提出戰略預警信息以抑制戰略態勢的不良發展,為企業管理當局進一步的戰略決策和行動實施提供支持。
一、預警分析在戰略管理會計應用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1.戰略尚未達到預期的目標
戰略預警分析是以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為起點,了解現實與目標的差距,以此來制定企業的戰略,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為企業進一步的持續經營帶來更多的理論與實踐基礎,同時在已有評價結論的基礎上展開進一步的分析,以得出更有戰略意義的結論。
2.預警指標的選擇和計量缺乏準確性
在預警分析中預警指標的選取是進行預警分析的重要步驟。因為預警指標是建立預警分析方法的基礎,選擇合理的指標可為預警分析提供全面準確的信息,提高預警分析的準確性、可靠性。不少建筑企業對預警指標選擇不準確,選擇無效的指標,這樣提供的信息會造成預警分析的延遲、誤判從而增加預警分析的成本和風險。
3.成本控制不合理造成建筑企業行業競爭劣勢
我國建筑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關鍵在于企業能否為社會提供質量高、工期短、造價低的建筑產品。很多建筑業不重視成本的控制,在同行業中也就不具備成本優勢,不能合理有效的控制企業的低成本就不能與本行業的其它企業持續競爭下去。不利于企業的持續發展。
4.戰略運行的趨勢偏離預期目標
由于管理層對未來內外部環境變化不能準確預期,導致戰略目標制定及戰略方案策劃的非客觀性,戰略實施過程中也可能出現偏差,這種因戰略的選擇和實施中存在的偏差導致實際結果偏離預定目標。要從戰略預警分析的角度來側重通過分析相關指標的異常變化揭示背后隱藏的經營風險或財務風險,提出預警信息。及時糾正偏差。
二、預警分析在戰略管理會計中實施的措施
1.根據企業戰略特點來選擇預警分析的層次和內容
預警分析框架涉及企業內部和外部的、縱向和橫向的業績比較分析。根據企業戰略特點來選擇預警分析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對財務業績進行綜合評價與分析。反映企業戰略運行狀態的財務方面;第二層是對財務業績的專項評價與分析,反映盈利能力;第三層從競爭優勢、發展趨勢的角度分析競爭實力的強弱。這三部分預警信息最后反饋到戰略管理部門,組成一個綜合性的戰略分析框架。
2.在企業戰略態勢及發展趨勢上選擇有效的指標
要真正及時、有效地反映企業戰略態勢及其發展趨勢。指標的選擇至關重要。分析框架在不同層面分別選擇了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來進行預警分析,實踐中企業應考慮到生命周期、所采取的基本競爭戰略等權變因素,不同類型的企業,預警指標體系應是不同的,要選擇重點預警指標和敏感性較高的指標,以便預警指標體系能真正、全面地反映企業內外環境的變化。
3.確定有效的預警分析方法以控制企業的成本
戰略成本分析作為一種較為先進的成本分析和管理方法,更需要企業發展實踐的檢驗和完善。定量預警分析法可以將實際值與目標值進行對比,根據不同程度的預警信息,或通過相應的數據圖表分析來判斷一些定量指標的變動趨勢;定性預警分析法則通過實踐調查來獲取相關評價性指標,或者根據風險因素出現的概率來發出警報,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定量預警分析法的不足,但最終要使用何種預警分析方法都要依據企業的自身情況來衡定。
4.確定預警分析的具體執行機構
只有當預警分析工作的執行有相應的組織機構作為保障時,預警分析功能才能得到正常、充分的發揮。預警機構應獨立開展工作,不干涉企業的經營過程,只對最高管理層負責,其中預警組織可以是由企業財會人員、經營管理人員、營銷人員及技術人員等兼職組成的臨時機構,也可以固定由一個部門如財務部門承擔預警分析的主要職能,其他相關部門輔助其工作。
參考文獻:
[1]周陽敏,企業戰略預警管理的實證調查,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l(7)
[2]李燦,戰略業績評價模型的應用與實證研究,系統工程,2005(12)
[3]陳艷張海君,上市公司財務預警模型的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7(06)
[4]王積田,儀秀琴,管理會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