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對寧波市中小企業進行實際調研的基礎上,了解寧波市中小企業及其融資現狀,闡述了小額貸款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方面的作用,同時分析了限制其發揮作用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建議,以期促進寧波市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額貸款 中小企業 融資影響
一、引言
寧波市中小企業占到全市企業總數的八成以上,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推動寧波市經濟發展、緩解就業壓力、促進財政增收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長期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融資難問題更加突出。在金融危機影響還未消退的大背景下,中小企業不可避免的陷入困境,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先天性缺陷”,使企業發展步履彌艱。
近兩年,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我市加大了對小額貸款的扶持監管力度。2008年7月23日出臺的《浙江省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登記管理暫行辦法》,就小額貸款企業的經營范圍、區域性質、注冊資本、股權結構等做出具體規定。緊接著,寧波市也出臺了《寧波市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管理暫行辦法》。同年8月18日,央行、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手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改進小額擔保貸款管理積極推動創業促就業的通知》中提出的信用擔保將有助于解決中小企業部分資金缺口。
將研究對象重點放在了中小企業聚集的寧波,從其特殊的經濟發展模式結合信貸政策分析,以達到見微知著的效果。以調研分析的方式,試圖探索發現小額貸款對中小企業融資的作用及制約因素,并結合寧波自身實際情況以及所處國內外環境,提出小額貸款在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方面的相關建議,以促進寧波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寧波市中小企業及其融資現狀
1.中小企業現狀
寧波市中小企業數量重多,在促進經濟增長、保障充分就業等方面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寧波經濟的主體。據寧波市統計局提供的最新數據,2009年寧波市規模以上中小型工業企業數為12031萬家,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99.7%:實現工業總產值67955991元、利稅6362068元,分別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89.7%和73.4%;從業人員達1545987人,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總數的91.7%。這種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經濟結構特點,決定了政府在制定經濟政策時,應考慮中小企業的經濟利益。
2.融資現狀
在資金構成方面,與國內外大多數中小企業一樣,寧波市中小企業對自有資金存在很大依賴性,借貸和親友入股也是中小企業重要的資金來源。而不同資金來源的相對重要性則因企業規模不同而異,一般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自有資金難以滿足企業資金需求,內部資金的重要性隨之下降,而對金融機構貸款和民間借貸的需求則上升。從外部融資結構看,根據2006年寧波市科技局對寧波中小企業的抽樣調研數據顯示,主要來源是銀行貸款,從表2-1中可以看出,企業規模越大,銀行貸款的比重越高;民間借貸資金所占的比重正好相反,即企業規模越小其比重越高。
3.存在問題
雖然寧波市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有所緩解,但并未能根本解決。去年以來,我市轄內銀行積極轉變經營理念,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做出積極貢獻。今年前五個月我市銀行機構共對3.5萬家小企業新發放貸款241億元,小企業貸款余額達2283億元。但調查顯示。仍有34.7%的中小企業經常存在資金短缺情況。資金不足始終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尤其是初始資金不足的初創小企業。由于經營風險高,資信低,缺少抵押物或擔保單位等原因,融資途徑受到很大限制。
三、小額貸款對中小企業融資作用
小額貸款理論最早是由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他進行了小額貸款實驗,并在此基礎上于1983年創立了孟加拉鄉村銀行(也稱格萊珉銀行),主要從事面向貧困農民的小額貸款服務。
按照國際通行的定義,小額貸款是一種以金融弱勢群體為服務對象的小額度、持續性和制度性的貸款服務方式。每筆貸款的數額都很小,是其基本特征,也是它得名的原因。小額貸款可以由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正規金融機構提供。也可以由專門的小額貸款機構(或組織)提供。
中小企業作為企業界的“貧困人口”,小額貸款也可用于中小企業融資,從而進一步擴大小額貸款的運作范圍。并且,調查顯示,43%的中小企業對小額貸款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可見,小額貸,款確實可用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
小額貸款對中小企業融資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解決中小企業流動資金不足
調查顯示(如表2),流動資金不足以25.71%的比例成為既擴大生產資金不足之后中小企業資金鏈中最重要的缺口。由于流動資金循環與生產經營周期具有一致性,流動資金的周轉是企業盈余的直接創造者。一般來說,中小企業由于規模限制生產經營不穩定,市場波動和一些季節性、臨時性因素都會影響企業的經營活動,故其貸款結構側重于流動資金貸款和短期。
調查顯示。在償還期限方面,小額貸款約九成為一年以下的中短期貸款。而在小額貸款利率方面,77.78%為基準利率的1-2倍,11.11%為基準利率的2-3倍,3.70%為基準利率的3-4倍,無低于基準利率的情況。
可見,小額貸款一般貸款期限較短、利率較高、額度較小,所以貸款門檻低、放款快,具有周期短、周轉快、貸款易的特點,正好適用于解決中小企業短期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小額貸款的出現。無疑對中小企業補足流動資金具有重要意義。
2.規范民間資本服務中小企業
民間資本是指國資和外資以外的資本,一類是民營企業的錢,一類是普通百姓口袋里的錢。保守估計寧波市民間資本至少在800億以上。但豐厚的民間資本卻沒有良好的投資渠道,民間借貸和炒房現象嚴重,擾亂金融秩序,促使房地產泡沫產生。
而小額貸款的出現則為大量民間資本提供了新的投資流向。《寧波市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管理暫行辦法》的出臺,不但促使私人錢莊、典當行等非法借貸組織通過重組和金融改制向正規小額貸款公司轉型,而且拓寬了中小企業貸款渠道,大大增加了企業可貸款總額。并且,轉向小額貸款的民間資本同時保留了民間借貸的靈活性、創新性和便捷性,易于被中小企業接受。
四、制約因素
為促進中小企業融資,我市積極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據人行寧波市中心支行統計。2009年寧波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投放貸款204612億元,比年初增加417.7億元,新增中小企業貸款占全市新增企業貸款的37.35%,較上年末提高10.38個百分比。截至2 009年12月末,寧波市12家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余額22.9億元,受益客戶6400余戶。但是,這樣的支持力度卻未能得到中小企業的滿意。調查顯示,大多數企業對政府政策只表示基本滿意,68%的企業表示小額貸款難度持平或上升。那么,除了企業資金需求增速大于小額貸款貸款增速外,還有什么制約了小額貸款發揮其作用呢?
1.銀行類金融機構手續繁、門檻高
銀行類金融機構相關保障體系和法制健全,有安全的貸款保障,加之貸款利率相對非銀行類金融機構低,出于對成本(包括機會成本和資金成本)的控制,企業往往更傾向于向銀行貸款。
但是中小企業普遍能力不足、資金薄弱、還貸能力低,商業銀行經營的原則是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然而中小企業的高倒閉率和高違約率使銀行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難以實現。因此金融機構在制定發放貸款時多傾向于還貸能力強、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型國有企業。而對中小企業進行手續繁瑣的資產、風險評估和資料審核等程序,而中小企業對銀行信貸政策的不熟悉往往使手續更加繁瑣,,另外過長的申請周期又易使中小企業錯過資金使用的黃金期。
2.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利率高、風險大
調查顯示,近年在銀行貸款占企業資金來源基本持平或略有增加的情況下,同期小額貸款公司借貸的比例有所上升。但與之相隨的是借貸的高利率。
有關部門規定。小額貸款公司利率上限為央行法定利率的4倍,即以貸款期限為一年計算,年利率可高達29.88%。另外,目前非銀行類金融機構發展尚處于萌芽階段,其相關體系與制度仍不完善,尚不成型的非銀行類金融機構體系逐漸暴露出諸多問題與潛在風險,使中小企業在高利率的同時還需承擔一定風險。
3.金融秩序混亂及“人情關”障礙
經過1993年下半年全國性的大規模治理整頓金融秩序后,各地金融運行平穩。金融秩序趨于好轉,金融違規活動得到了明顯的收斂。然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縱深發展,金融秩序混亂的狀況又再度出現。調查顯示,中小企業普遍反映金融機構“人情關”障礙不小。雖然國家銀監會以及金融機構先后出臺了規范信貸人員行為的有關規定,但是,貸款,“講人情、重關系”等不正之風屢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業融資成本。
4.民間資本的“相對優勢”
如前文所述,寧波民間資本豐厚并大量投資于借貸。借貸以短期流動資金借款為主。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內,主要用于短期頭寸周轉,但一般只要按時支付利息就可獲得展期。因此資金性質實際為不定期,比較靈活。民間借貸手續簡便、快捷。借貸一般發生在親戚、熟人朋友之間居多,無需抵押、擔保手續,最多一張借條即可,有的僅僅是口頭約定,相對于金融機構復雜的借款手續來說顯得十分地簡便快捷。因此,許多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都樂意通過民間借貸籌集資金。
五、政策建議
1.改善企業內部環境
(1)企業負責人要培養信用意識,提升企業自身信用等級。
中小企業強化內部管理,規范財務制度,增加企業財務透明度,并主動加強與金融部門合作,積極聘請金融專家顧問,主動對接信貸產業政策,積極構建銀企對接融資載體。
(2)聯合擔保
依據格萊珉銀行創建的聯合擔保組織形式,將經濟、社會背景與目的相似的企業組成“支持小組”,并建立起相應的激勵機制,通過這些機制保證支持小組成員之間建立起良好的相互支持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形成更大的聯盟——“中心”,從而形成“小組+中心+銀行工作人員”的貸款程序,將來自銀行的外部監督轉化為來自成員自身的內部監督,有效降低銀行的監管成本,降低企業貸款難度。
2.改善企業外部環境
(1)搭建銀企溝通平臺
我市政府部門要充分發揮橋梁作用,多渠道搭建信息服務平臺,引導銀企互動交流合作,多舉辦中小企業銀企洽談會,為中小企業和銀行提供直接互相了解溝通的渠道。
(2)正確引導民間資本向中小企業流動
積極推進民間金融規范化。引導民間資本為中小企業服務。通過改革金融體制,使非正規金融正規化,對信譽、資產質量和管理水平較好的民間金融機構,通過重組、改制,形成針對中小企業的商業銀行、投資公司或擔保機構。
(3)加強金融創新支持中小企業
在傳統金融服務基礎上,加大金融創新力度,根據不同企業在不同階段資金的多樣化需求,推出服務到位、成本合理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力度,除對市場銷路好、資金回籠快,信譽好的中小企業給予大力支持外,對成長型、潛力型、創業型的中小企業也要給予積極的扶持。
參考文獻:
[1]郭斌,劉曼璐,民間金融與中小企業發展:對溫州的實證分析,經濟研究2002年第10期:45
[2]我市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fEB/OL],http://gtob.ningbo.gov.cn/art/2010/7/14/art_3249_450282.html,2010-07-14,
[3]賈文斌,小額貸款可持續發展與制度創新研究,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4]李莉,龍曉燕,楊茜,小額貸款:中小型企業融資的新途徑,農村經濟2009年第1期:59
[5]基于資本結構視角的浙江省中小企業融資策略,http://wendian.com/1045-60847Page=2
[6]周靜,各方聯手破解小企業融資難題,東南商報2010年4月14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