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新技術企業在遼寧雖然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卻存在著核心競爭力不足,自主知識產權擁有數量太少的問題。為提高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正確建立知識產權戰略。結合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發展現狀,指出在新形勢下遼寧高新技術企業遭遇的知識產權困境,給出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總體目標及戰略實施對策。
[關鍵詞]遼寧 高新技術企業 知產權戰略
自主知識產權的擁有量已成為衡量高新技術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自主知識產權對于企業來說已經逐步上升到核心競爭力的地位,對于高新技術企業起來說更是如此。振興東北,千頭萬緒:東北振興,一果多因。但在一個日益國際化、市場化與知識產權化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實現振興,沒有自主知識產權是根本不可能的。隨著全球一體化經濟的迅猛發展,知識產權日益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法寶之一。遼寧高新技術企業在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方面存在很多問題,為全面提升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加快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建設國家新型產業基地和創新型遼寧,尤其是“五點一線”沿海開發戰略的實施過程中,知識產權的保護問題被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迫切需要全面調整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的知識產權戰略。
一、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現狀及困境分析
1.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的知識產權發展概況
經過20多年的發展,遼寧省知識產權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知識產權擁有量快速增長,截止2007年底,遼寧省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大連除外)共有1096家,初步形成了先進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的產業群體。但是,科技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財政部2010年聯合下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使一些曾經為高新技術的企業,特別是那些不重視創新,不重視知識產權培育和擁有的企業被淘汰。在這次重新認定中只有304家企業符合申報條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時的知識產權“門檻”使遼寧省一些過去被冠為高新技術的企業止步在高新技術企業門檻之外。到2011年初,從已評定的企業名單看,為數相當多的原高新技術企業,基本條件均具備,因缺少自主知識產權,最后放棄申報或未能最終走進新高新技術企業初審名單。
2.遼寧高新技術企業在新形勢下遭遇的知識產權困境
面對高新技術企業新的認定辦法和企業自身發展形勢,與擁有自主創新要求的知識產權工作先進省份相比,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的知識產權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差距,主要表現為:
(1)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
遼寧的高新技術企業的迅速發展,使得企業管理者更多地強調有形資產的運作和管理,對知識產權保護等不夠重視,意識薄弱。尋求維權救濟能力不強。許多企業對知識產權認識不到位,經營思路還停留在“賺錢”的低級層次,只要能掙錢,要不要知識產權都無所謂,甚至有些企業根本不知道知識產權為何物。
(2)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知識產權
遼寧省高新技術企業自主知識產權擁有量和水平尚不能體現遼寧省自主創新的能力,且不能滿足遼寧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對于一些高新技術企業經營者而言,更看重的是眼前的效益,熱衷于購買成形技術,自主研發動力不足,結果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引進”,核心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缺乏,導致了遼寧省高新技術企業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3)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和配套服務政策不完善
許多高新技術企業沒有把知識產權管理作為日常管理的一部分,在明確產權歸屬、知識產權運營等方面存在不足,缺乏有效調動知識發明人積極性的激勵機制。還有一些高新技術企業使知識產權管理流于形式,不能依法保護自身知識產權,不能靈活運用知識產權戰略來促進企業的發展。同時,不連續創新成果及其獎酬等方面缺乏完善的配套政策也阻礙遼寧高新技術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開發與運用。
(4)運用知識產權信息方面存在不對稱現象
遼寧高新技術企業在研究與開發過程中運用知識產權能力不強,突出表現就企業申請專利不多,專利技術的應用轉化尚有一定差距;企業科技人員在選擇和設計科研項目前,由于沒有通過專業專利檢索平臺的相關文獻檢索,導致重復研究,浪費資源,交易成本很大,制約企業研究與開發水平。有的高新技術企業未注冊商標,外貿出口中的名牌產品過少,外向型經濟中缺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與產品,受制于人。
二、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目標及對策
1.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目標
面對如此困境與挑戰,遼寧高新技術企業要發展壯大,不能僅僅依靠資源的優勢和勞動力的優勢,必須在知識產權戰略層面上進行運作,必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或者技術,搶占市場制高點,求得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十二五”這個時期,面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契機,遼寧高新技術企業需要從長遠與全局的利益角度出發,確立基于知識產權戰略的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的自主創新的戰略保障體系,加強自主創新和持續創新,培育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力爭早日進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行列,最終將遼寧省高新技術企業建設成為富有競爭力的優勢經濟增長點。
2.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對策
如今,知識產權戰略對遼寧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因此,為了提升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實施知識產權戰略:
(1)依靠科技創新,加大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的知識產權開發力度
知識產權戰略是權利人利用知識產權而取得競爭優勢的策略和一系列措施,其核心是知識產權的開發。首先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遼寧高新技術企業應建立屬于自己的研發中心。充分運用自身資金、技術、人才等優勢開發創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爭取在技術水平上通過不連續創新領先國內乃至國際同仁,提高其核心競爭力。其次,企業針對自有技術應及時申請專利,將新技術轉化為知識產權,以取得在市場上的專有權??傊?,開發與創造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一個系統工程,依靠科技創新,使企業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是知識產權開發的關鍵。
(2)擴大知識產權許可與轉讓范圍,構建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的知識產權運營體系
有效的運營才能體現知識產權的價值。在知識產權許可方面,知識產權所有權人通過許可他人使用其專利產品或者技術,可以迅速進入原來企業并不占優勢的區域領域,從而擴大企業的影響,并且知識產權所有權人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產品或技術的發展演化,最重要的是通過許可或交叉許可,企業可以組成高新技術創新聯盟,實現市場壟斷。在知識產權轉讓方面,遼寧高新技術企業可以與投資者通力合作,通過組建擁有知識產權資產的合資公司,進行技術授權,或是出售某一部分知識產權資產,獲得了巨額的收益。在知識產權融資方面,擁有一定的知識產權企業根據法律相關規定,高新技術企業可以將自身的知識產權質押給銀行獲取貸款,從而取得一定的投資資金,從而支持企業自身的進一步發展。
(3)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使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戰略走上制度化
知識產權是高新技術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遼寧高新技術企業要切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既要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也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隨著新技術、新知識的不斷涌現,結合遼寧省的產業結構特征,高新技術企業要把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不斷擴大,從傳統的專利、商標、版權擴展到包括計算機軟件、集成電路、植物品種、商業秘密、生物技術、中藥技術等在內的多元對象。另外,要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的作用,充分保護知識創造者和擁有者的合法權益,一旦發生侵權糾紛,可以選擇法律訴訟的方式來解決,也可以選擇協商解決的方式來解決,或者以法律仲裁方式解決,或者請求相關行政主管部門來解決,這樣,才能充分保護知識創造者和擁有者的合法權益,維持市場公平有序的原則。
三、結論
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是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宏觀戰略之一,也是提升遼寧高新技術產業整體創新能力的具體措施之一。可見。提升遼寧高新技術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知識產權戰略工作任重道遠,企業不僅要設立專門知識產權管理機構,明確的知識產權管理分工,分管領導,配備專職人員,將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化,同時還應加強專利、品牌等信息的應用以及維權工作,形成企業生產運作與知識產權經營管理并重的局面。從而全面提升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的開發、經營、保護戰略的運用和管理能力,推動遼寧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戰略的驅動力從資源優勢、比較優勢向知識產權優勢轉變,使知識產權戰略成為遼寧省企業、產業發展的新動力,凝聚和形成區域經濟競爭力,使遼寧高新技術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裴宏,閆文鋒,姚文平,知識產權考量遼寧企業[J],中國發明與專利,2004(03):44-47
[2]王永彬,龔世友,加快推進遼寧全面振興張文岳代表: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J],科枝與經濟畫報,2009(04):56-58
[3]錢文勝,實施新的認定標準遼寧高新技術企業大“洗牌”[N],東北新聞網,2008-10-07,
[4]胡嫚,知識產權提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門檻[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8-5-15
[5]柳卸林,不連續創新的第四代研究開發一兼論跨越發展[J],中國工業經濟,2000(9):53-58
[6]魏江,馮軍政,國外不連續創新研究現狀評介與研究框架構建[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0(6):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