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上購物的迅猛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群加入網絡創業行業,特別是網上開店成為許多創業者的首選。為何他們會選擇網絡創業形式,是什么因素導致其做出這一決策,現有研究并未給出系統闡述。基于此,本研究試圖探討網絡創業者創業決策行為的影響因素。
[關鍵詞] 網絡創業 創業決策 影響因素
一、引言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創業重要性凸顯,并日益得到人們關注,而國內關于創業問題的研究才剛起步。Davidsson(2001)指出創業研究存在個體、企業、產業或人口、地區、國家等不同分析層次,創業活動也可在不同層次進行。目前國內研究,多集中于企業或公司層面,且主要針對創業團隊和中小企業等實體創業研究。
隨著網絡走進人們的生活,網上購物成為一種發展趨勢;再加上就業壓力的增加,而網絡創業門檻較低、投入較少,為不少待業人群提供就業機會。網絡創業有四種形式:網絡技術創業、網上開店、建立自己的門戶網站和網上自由職業者創業。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上創業,尤其網上開店成為許多創業者建立新事業的第一步(葛寶山、王侃,2010)。目前,國內對網店的研究,多是關于網絡購物的消費者行為與購買意向,或網店創業者的經營策略等(黃鎮平,2008)。而創業者為何選擇網絡創業方式,影響其做出創業決策的因素等并未給出進一步說明。
二、創業與網絡創業研究
1.概念界定
(1)創業
學術界對創業未形成統一的完整概念(朱仁宏,2004),但大致都是從創業者特征、機會識別與獲取、新企業建立三方面界定。Gartner主張“創業是新企業創建的過程”,強調創業具有不同屬性,如創新、獨特性、組織創建、價值創造、自主雇傭等(張玉利,2010)。
經濟學家柯茲納在1979年發表的《知覺、機會和利潤:創業理論研究》一文中首次指出創業是一個機會發現活動,且創業者對機會往往保持高度警覺性(苗青,2006)。Stevenson等(1985、1994)把創業看作是不拘泥于當前資源條件限制的機會追尋,是將不同資源組合起來以利用和開發機會并創造價值的過程。創業就是個體或團隊搜尋、評價及開發市場機會進而創立新組織的行為過程(王玉帥,2008)。本文借鑒了機會學派的觀點,將創業定義為發現、評價和利用機會創造價值的決策過程。
(2)網絡創業
網絡創業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創業形式,是指創業者在互聯網環境中,利用各種資源,發現機會、努力創新、不斷創造價值的過程;作為一種新興創業方式,從經營方式看,網絡創業/網上創業屬于電子商務范疇(周常青,2007)。網絡創業實質就是通過互聯網途徑發現商機和創造價值的過程。
2.創業決策研究現狀
關于創業決策,國內外已有研究聚焦于創業者特質、風險投資、創業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從個性心理與行為理論、文化情境、倫理背景和環境觀等不同視角考察創業決策的影響因素,如John W.Mullins和David Forlani(2000)認為,新企業決策角色框架包括風險感知、預期的創業回報、決策者的個體特征、環境因素等。陳震紅和董俊武(2005)指出創業決策影響因素主要包括風險傾向、風險感知、創業者稟賦、預期回報及環境因素等。
關于創業決策的研究對象,主要關注于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家、一般管理者及學生群體等。如Phillip(2002)和Stein(2004)以學生群體為對象進行創業意向研究。李自如、黃教文(2002)以臺灣中小企業為對象探討其創業決策的關鍵因素。范巍、王重鳴(2006)以民營企業家、一般管理者及MBA學員為調查對象;苗青(2009)以企業為樣本;馬昆姝、覃蓉芳(2010)以企業創業者、管理者及部分大四和碩士學生為研究對象等,考察了創業決策相關問題。
由于不同類型創業者具有不同的認知行為,即使是同一類型創業者也會因其個人經歷及個性特征等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為何網絡創業會迅速發展,以往研究結論是否同樣適用于網絡創業者,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雖然有學者以網店創業者為調查對象,研究了個體特質及個人網絡對創業意向的影響(葛寶山、王侃,2010)。但是目前關于網絡創業決策相關研究仍然比較少,值得進一步探討。
三、網絡創業研究
1.網絡創業——網上開店
對采用網上開店模式的商家來說,由于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及創建網絡商店(簡稱“網店”)門檻較低,網店成為許多創業者發展新事業的第一步,尤其是成為大學生創業的首選(葛寶山、王侃,2010)。網上銷售沒有庫存壓力、經營成本低、經營規模不受場地及空間限制等特點,使其經營風險明顯降低;網上開店顯示了很強的生命力。
2.網絡創業研究
根據機會派對創業的定義可知,網絡創業就是利用網絡環境不斷發現、識別和評價創業機會的過程。關于網絡創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網店創業者的經營策略(黃鎮平,2008)、網絡創業者的個體因素、網絡創業特征、 網絡創業成功與否的因素探討(武峰,2006)及優劣勢分析等,對于個體為何選擇網絡創業、怎樣識別出這一機會及影響其做出網絡創業決策的因素沒有太多研究。
2008年,致富中國網中提到網上創業成敗關鍵在于心態。也就是說個人心理特征等主觀認知會影響網上創業的成敗,即會影響網上創業行為。應光黎(2009)對C2C模式下的大學生網上創業的機會與風險問題進行探討,指出大學生群體要網上創業需具備的條件有:正確的心態和一定的營銷技巧等個體條件,產品供應能力、市場定位等微觀基礎;并且強調網絡創業者不可忽視對經驗的積累、網絡資源及網絡外資源的積累。武峰(2006)探討了個人網商創業成功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因素(如法規制度、完善的網絡平臺等)和內部因素(如網店信譽、貨源渠道、網絡營銷方法、計算機技能、網絡學習能力、成功的信心)。端木凡義、王芳(2009)指出,影響網絡領域創業者成功的因素主要有外在環境因素(如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個人因素(如捕捉機會的能力、學習和創新能力等)。除對網商創業成功因素的探討外,還有學者如葛寶山、王侃(2010)以網絡創業者為對象,探討了網店創業者個體特征及個人網絡對其創業意向的影響。
以上研究雖然從宏觀和微觀角度對網上創業進行研究,但比較籠統、不系統;尤其是對這些因素如何影響網絡創業決策,在機會發現及識別過程中起到怎樣的作用并未給出進一步說明。
四、網絡創業決策影響因素
目前,對網絡創業決策的影響因素研究較少,且多從成功創業者角度去分析,同時指出創業行為除受國家、地方給予的政策、法律、文化、信息技術等條件支持的影響外,更多的取決于創業者個體。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礎上,將其影響因素總結如下,主要包括環境因素和個體因素兩方面。
1.環境因素
(1)政策支持。國家對電子商務的支持,推動了連鎖經營及物流配送等現代化流通方式的發展,為網上創業(如網上開店)提供了外部條件。
(2)法律支持。通過出臺網絡安全法規,提高了電子合同、在線支付及產品交付等的安全性,對交易者隱私的保護程度也有所提高。
(3)信息技術環境。各種信息技術,如搜索引擎、電子郵件、及時通訊工具等的發展,方便了網上營銷的進行。
(4)文化環境。個體周邊的文化氛圍會影響其創業傾向。
(5)經濟條件。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對創業會有很大影響,尤其是計算機的發展運用,經濟發達地區的人可能比邊遠地區的接觸更多,對網絡環境相對熟悉。
2.個體因素
(1)心態。創業者心態影響其創業目標的制定。擺正心態后,還需具備積極的、樂觀、不斷學習的心態(應光黎,2009)。Ardichvili和Cardozo(2003)指出樂觀性等會影響企業家對創業機會的發現。陳巍(2010)將這種積極、樂觀、不斷學習的主動性視為內控制源的表現特性。內控制源就是創業者的一種心理特征,即相信自己的努力,而不相信創業的成功取決于命運、運氣等外界力量。
(2)經驗和資源。通過大型BBS交易網站等,為網絡創業者提供創業成功案例,實現創業信息資源共享。網絡創業者還需積累網絡資源,特別是社會網絡資本等。此外,還需具備一定的營銷技能、營銷渠道、融資支持等資本條件。Shane(1999)指出先驗知識對創業機會識別很關鍵;Hills(1997)強調了創業者的網絡對機會識別的重要性。錢永紅(2007)指出,個體資源水平除了包括是否已經具備創業所需的管理知識、運營團隊、市場渠道、社會關系網絡及融資支持等,還涉及到個體對創業所需資源的可獲得性。本文將經驗和資源統一為資源水平,包括個體的社會資本、營銷網絡、創業資金及管理知識等和改變這些資源現狀的能力。
(3)風險感知。網絡創業所需資金少,經營風險小,影響著創業者的創業機會認知。Palich和Bagby(1995)指出創業者需要更高的風險傾向,以面對創業固有的風險;該觀點暗含著個人對風險的感知,他們之所以著手創建企業,可能是因為感知到的風險小(陳震紅、董俊武,2007)。
(4)網絡知識。網絡創業的特殊性,要求其創業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計算機知識,熟悉網絡運行環境和掌握一定網絡信息技術。對此,本文提出個體因素的新維度——網絡知識。有網絡購物經歷的個體可能更了解網絡經營的特點,更有可能引發創業行為。因此,本文的網絡知識不僅包括計算機知識、信息技術知識,還包括個體的有無網購經歷。
(5)創業回饋。網上創業投資少,回報快,可以鍛煉個人能力和積累經營經驗;還能夠帶給創業者一種職業控制感,不同于受雇于人。這也是許多人選擇網上創業的原因之一。創業者在做出創業決策之前會考慮創業行為帶來的預期收益(門萍,2009)。
(6)創業動機。Shanea(2003)把創業動機看作是個體的一種意愿和自發性,認為在發現創業機會、評價創業機會和尋求資源開發機會的過程中都需要這種意愿,即創業動機。王玉帥(2008)認為,創業動機是激發和維持個體進行創業活動,并導致創業活動向某一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動力。許多人進行網上創業是為擺脫就業困境,滿足生存需求;還有一些人特別是職場白領選擇網上創業則是基于成就需求。
綜上,本文將網絡創業者的創業決策個體因素歸納為:內控制源、風險感知、資源水平、網絡知識、創業回饋和創業動機。
五、研究不足與展望
目前,以網上開店為創業模式的群體主要是大學生、下崗職工、加工型企業職工、網下有實體店鋪的店主、剛起步的小公司職員等(戴維.金 等,2007)。研究對象多以大學生群體為主,如胡桂蘭(2009)探討了大學生網絡創業的現狀、原因、策略等問題;耿耀敬(2007)指出大學生網上創業的特點、形式及存在的問題。還有學者關注于職場白領的網上開店行為。
顯然,針對網上創業研究對象仍較窄,忽略了其他群體的參與。那些職場人員及非高學歷人群為何會投入到網絡創業中,值得我們思考。
除研究對象欠缺外,現有研究多是從理論上指出網絡創業者創業決策的影響因素,而對這些因素如何影響創業決策并未給出更進一步的分析,缺乏實證研究。這也正是本文的局限之一。今后研究可以考慮從實證角度探討網絡創業決策相關問題。
參考文獻:
[1] 張玉利,楊俊.創業研究經典文獻述評[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
[2] 苗青.基于規則聚焦的公司創業機會識別與決策機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3] 王玉帥.創業動機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以江西創業者為例[D].南昌:南昌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4] 周常青.大學生網上創業的機會與風險分析[J]科技創業月刊,2007,20(8):40-41.
[5] 葛寶山,王侃.個人特質與個人網絡對創業意向的影響——基于網店創業者的調查[J].管理學報,2010,7(12):1819-1824、1830.
[6] 李自如,黃教文.臺灣中小企業創業決策關鍵因素[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8(2):154-158.
[7] 錢永紅.創業意向影響因素研究[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37(4):144-152.
[8] 武峰.個體網商創業成功的因素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9,(3):78-79.
[9] 端木凡義,王芳.影響大學生在網絡領域創業的成功因素——以邵亦波和丁磊為案例分析[J].內江科技,2009,30(2):65.
[10] 王若蕙.C2C電子商務創業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11] 陳震紅,董俊武.中國創業者的風險感知與創業決策——以武漢“中國光谷”的創業者為例[J].當代財經,2007,{9}:10-16.
[12] 胡桂蘭.基于淘寶網C2C平臺的大學生網上創業問題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3(4):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