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提出,物流市場環境顯現活躍現象,這使得物流行業顯井噴式發展,隨著實力雄厚的龍頭物流企業進入福建物流市場,給福建民營物流企業帶來了機遇與挑戰。對當前福建民營物流企業的發展與面臨的困境進行淺析,對促進福建民營物流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福建 民營物流 發展 對策
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物流在社會和人們的生活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福建地處中國東南沿海,與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比鄰,與寶島臺灣隔海相望,隨著福建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正式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福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可忽視,這給從事物流行業的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拒統計,福建物流企業有數千家,當中民營企業占大多數。這幾年,隨著物流市場的擴大化,國外實力雄厚的物流企業也開始進入這個分餅的行動中來。面對國有物流企業與國外大中型物流企業的兩面夾擊,福建民營物流企業該何去何從呢?
一、福建民營企業面臨的發展機遇
1.海峽西岸經濟區和平潭綜合實驗區的整體輻射效應為福建民營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海峽西岸經濟區,主要指臺灣海峽西岸,以福建為主體包括周邊地區,南北與珠三角、長三角兩個經濟區銜接,東與臺灣島、西與江西的廣大內陸腹地貫通,具有對臺工作、統一祖國,并進一步帶動全國經濟走向世界的特點和獨特優勢的地域經濟綜合體。
海西經濟聯系網覆蓋閩粵贛浙20個城市,分別為福建的福州、廈門、泉州、漳州、莆田、寧德、南平、三明、龍巖、浙江的溫州、麗水,衢州,廣東的梅州、汕頭、潮州、揭陽,江西的鷹潭、上饒、贛州、撫州市。從2006年全國“兩會”把福建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納入國家“十一五”規劃去,這為福建民營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與臺經貿和各項交流項目的不斷擴大,福建成為兩岸經貿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地區,截至2009年底,大陸累計批準臺資項目79743個,實際利用臺資492.8億美元。其中在閩落戶的臺資投資項目共計10091項,累計吸引臺資216.36億美元,占比43.9%。兩岸貿易的蓬勃發展,使得物流需求顯直線上升形式,這位民營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而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位于福州市東南部海域。東臨臺灣海峽,距臺灣新竹港僅68海里,是祖國大陸距臺灣最近的縣份;北面、西面和南面分別與長樂市、福清市和莆田市秀嶼區隔海相望。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重點推進六大區域建設:產業發展區、國際旅游發展區、商貿合作區、現代物流港區、科技文化產業區、城市發展區。
平潭綜合實驗區設立有利于加強全方位招商引資、建立新的產業鏈條區域、加強兩岸商貿合作區,使其形式“產業做強、規模做大、功能做優、環境做美”的要求,提升人口和經濟的聚集度,使之成為拓展海西沿海城市話格局的新增長點,為其經濟的發展添磚加瓦。
2.福建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為民營物流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由于經濟快速發展,近年來福建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快構建銜接順暢、便捷高效、綠色和諧的海西高速公路網;鐵路已形成4條進出省通道,加快建設快速干線鐵路。溫福鐵路通車、福廈、龍廈、廈深、向莆等快速鐵路的建設。依托福州港務集團、湄洲灣港口開發公司、廈門港務控股集團三大主體,分別加大力度,開發福州、湄洲灣、廈門三大港,打通港口集疏運通道,改善港口和內河航道通航條件。機場建設取得新進展,現代綜合交通網絡不斷完善。交通設施和條件的不斷推進,福建民營物流企業在發展上具備了強有力的基礎做支持。
3.跨國物流企業的進入促進了福建民營物流企業向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轉變
目前,以FedEx、UPS、TNT、DHL這四大跨國物流企業巨頭靜靜盯住中國這個市場。跨國物流企業資金雄厚、規模大、業務能力強,突出特點是業務附加值高,能提供高質量的綜合物流服務。這些大型國外物流企業的進入促進福建民營物流企業改變其原有方式,提高其服務水平。在激烈的競爭中,只有轉變起經營方式才能在優勝劣汰中站穩腳跟。
4.福建省政策扶持為福建民營物流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臺
近幾年,福建省政府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和《福建省“十一五”現代物流發展專項規劃》。在其規劃中,明確指出保障物流用地、確保物流通暢、拓寬融資渠道。一直以來,福建民營物流企業面臨著用地困難、車輛流通過程中收費過高、資金周轉困難。政府的優惠政策給相關物流企業吃了定心丸,讓他們能夠向規模量化、產業質化、服務優化轉變。
二、當前福建民營物流企業發展面臨的困境
1.物流專業人才匱乏,物流發展受限
在物流業快速發展的今天,物流專業人才奇缺成為制約我國物流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物流專業人才已被列為我國12類緊缺人才之一。物流業跨越性的發展隨之需要一大批高層次、高技能、創新型、復合型和領軍的物流人才及其人才儲備。雖然各高校緊跟社會變化設置物流專業,但在客觀上只是杯水車薪,初級的物流人才缺乏實踐性,中高級人才發展有限,制約了物流業的發展。如何利用有限的教育資源實現物流人才實踐性、理論性、創新性的培養成為發展物流教育的一大難題。物流人才職業發展的提高、實現機械化,薪酬的配比性成為企業儲備物流人才所必須考慮到的問題。
2.資金短缺,融資困難
民營企業起步晚,普遍存在規模小、運輸布點少、運營成本偏高、固定資產少,抗風險能力低的問題。首先在民營物流企業中,大多數企業沒有機械化的裝卸設備,基本靠人力裝卸搬運,這樣造成成本過高,企業本身現金流就有限,在沒有配套的專業化管理下,導致服務質量差,形成付出多收益少的局面。而要改變其現狀就需要大筆資金的投入。二是現資金來源最主要是向銀行進行貸款,由于國家對銀行貸款考核嚴格并且隨著這幾年利率的不斷攀升,給自身基礎就薄弱的民營物流企業增加了融資的困難。福建省眾多物流企業希望在融資上能給他們一個寬松、平等的環境。三是民營物流企業未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資金管理制度,資金在循環上不能做到良性運轉。
3.規模小、專業化程度不高,物流信息技術普及率偏低
首先,福建省民營物流企業普遍存在專業化程度低,無法形成物流一體化和現代化。“散、小、弱、差”是福建省民營物流企業突出的弱點,民營物流企業在組建過程中,骨干企業和龍頭企業屈指可數。除了少數知名的企業外,大部分企業服務能力和品質都偏低,導致顧客反饋差,使得民營物流企業在市場上口碑下降,無形中與國際物流企業形成鮮明的對比,造成惡性循環。使得近幾年國際物流企業進軍福建市場時,出現收購民營物流企業現象,輕松占據本有的市場份額,使得本國的競爭力下降。二是物理信息化較弱,其中存在大量問題,如觀念、管理、標準化問題等。觀念問題:認為建立信息化是浪費資金,是趕“時髦”,除非萬不得已,不會用物流信息系統。管理問題:民營物流企業組織結構建立在專業分工的基礎上,業務流程不清晰,管理模式和組織形式無法適應現代化管理需要,規則存在很大的人為性和隨意性。在對企業內部物流信息系統總體規劃上沒能形成整體性。福建省很多民營物流企業,沒有配備配套的信息化管理,建立自己的信息平臺,與外界進行溝通的工具還是停留在初期的電話、傳真上,使得物流服務效率低下,準確率不好,沒有形成良好的信息憑證。標準化:企業管理人員認為標準化會降低生產效率,多頭管理導致物流行業標準化矛盾突出,部門之間、地區之間、企業之間信息格式不統一,接口不統一,阻礙了物流信息化市場的發展。
4.民營物流企業價格競爭激烈
競爭力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企業明白進行物流外包能給其帶來空間利潤,使得自己能夠更專注于產品的研發和創新。大量業務的進入使得物流企業的市場活躍起來,從事物流業務的人員增多,品種也多樣,從單一的運輸到報關、代收費等增值業務的擴展。民營物流企業想在市場這塊肥餐中分得一份羹,各民營物流企業用降低成本來迅速占領這個市場,降低成本帶來了服務低下,破壞了市場本有的競爭機制。市場占有率固然重要,但犧牲服務質量來提高占有率是不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三、福建民營物流企業發展對策
1.培養物流人才
物流行業如火如荼地發展,人才需求量驟增,而福建在物流人才上缺口重大。首先,福建省需要引進一批物流專業的中高級人才,滿足物流企業中綜合能力人才缺乏的現象。二是在福建省高等院校開設物流專業,培養物流專業人才。由于物流專業在實訓環節投入巨大,使得很多高校更愿意投入成本低、收益高的專業,使得物流專業的開展受阻,政府應加大在其模塊教育的投入。三是加強高校與企業的合作,形成“產、學、研”機制,培養實操能力強、適應力高、能吃苦的物流從業人才,而非在教育中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育,在溫室中培養花朵,應與企業聯合辦學,并在校企合作中完成崗前培訓。
2.創造良好的內外部金融環境,加大對民營物流企業的扶持力度
首先,保證資金的使用安全,加速周轉和增值,在內部建立財務管理制度,財務人員應參與物資購銷合同的審核;資產的分配、使用應嚴格按照資金計劃繼續,并且進行嚴格的各項資金審核制度;資金回籠,財務人員必須自始至終進行監控,避免產生壞賬。建立資金定額管理;搞好資金籌劃,提高資金使用率。二是進一步強化物流產業的地位,將其納入各級政府的長期發展規劃中,并為其提供體制、政策和法規保障。政府應每年都撥出專項資金作為國家、省扶持物流項目建設的地方配套資金,配套資金應按財政體系分級負擔,支持物流項目的建設,給民營物流企業建立良好的外部環境。三是政府與金融機構簽訂合同,對于合格企業應放寬貸款額度,加速民營物流企業貸款難的問題。
3.提高專業度,物流信息化
首先,建立起標準化、國際化服務理念,加快自有傳統模式的轉型步伐,同時改變其人海戰術,投入自動化設備,達到節約成本,提高其服務質量和效率。二是應提升民營物流企業的管理理念。讓民營物流企業管理者認識到物流專業化和信息化對效率提高的好處,并且積極投入到建設中去。三是對于民營物流企業來說,應優化其管理模式,建立起健全的、規范的績效評估體系,并根據具體自身情況進行優化。對福建民營物流企業來說,物流的信息化的建立需要企業自身立足長遠,明確發展方向和目標,堅持走信息化道路,構建屬于自己特色的物理信息系統。并且加強與政府部門、信息化設計商的溝通和協調。
4.建立公平健全的價格競爭機制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物流的需求顯井噴式發展,服務業競爭激烈,市場必須建立在一個良好的競爭機制下,抑制價格戰、壟斷現象的出現。民營物流企業間的低價競爭路線會隨著各種成本的上漲,進入兩難境界,民營物流企業應走差異話路線,走好自己特色的服務。相關政府部門應出臺一個指導價格,企業可以上下浮動,但不能超過一定范圍,用良好的機制來規范市場。
參考文獻:
[1]黃小晶:《2010年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
[2]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總體思路
[3]鄭穎:當前福建民營物流企業的發展探析[J].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2)